<p class="ql-block">第十二站:阿爾斯費爾德</p><p class="ql-block"> 位于黑森州的阿爾斯費爾德,是家喻戶曉的《格林童話》人物“小紅帽”的家鄉,格林兄弟年輕時曾在這里求學。中世紀風貌的集市廣場,環繞在四周的都是古意盎然的木框架式建筑和具有原始風格的小巷。</p> <p class="ql-block"> 市政廳是廣場上最耀眼的存在。這座采用中世紀R?hmbau風格木框架結構的建筑,是德國最重要的半木結構市政廳之一。它的上層是木制結構,底層用石頭建造,彰顯著獨特的建筑魅力。</p> <p class="ql-block"> 街道兩旁錯落有致的半木結構房屋,建于16世紀。房與房之間,不同的是木框架的圖案和顏色,相同的是白色的外墻。彩色的木框架與白色的墻面相互映襯,好似夢幻中積木城堡。</p> <p class="ql-block"> 德國的很多城市,都有這樣一個銅制的微縮模型,借此,游人對城市的概貌和布局一目了然,仿佛擁有了“上帝視角”。</p> <p class="ql-block"> 下午,前往同樣位于黑森州的馬爾堡。伯爵城堡是這個小城的中心,也是最高點。</p> <p class="ql-block"> 有人說:馬爾堡是一個臺階比街道更多的城市。從廣場前往城堡的石板路,一路上坡。離城堡越近,坡度也越大,最后考驗人的干脆是又高又陡的臺階。</p> <p class="ql-block"> 好在途中有灰姑娘的鏡子和高跟鞋??作為調劑,讓登山的過程不至于那么單調,那么乏味。</p> <p class="ql-block"> 城堡雄踞于山坡之上,主建筑塔樓林立,配有一個巨大的圓柱形碉堡。</p> <p class="ql-block">(上圖來自網上,我們沒有從這條路登山)</p> <p class="ql-block"> 登上伯爵城堡俯瞰,山谷中的馬爾堡,除了高聳教堂之外,并無其他高大建筑。綿延的紅瓦、灰瓦房屋,保留著中世紀原貌,與周圍的一片綠意一起,共同構成了浪漫鮮活的中世紀山城景觀。</p> <p class="ql-block"> 圣伊麗莎白教堂的尖塔怎么咋看都有些歪呢?不是我一個人產生這樣的疑問。</p> <p class="ql-block">第十三站:科隆</p><p class="ql-block"> 本次旅游的另一個重頭戲是參觀科隆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這座天主教教堂是科隆市的標志性建筑。與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羅馬圣彼得大教堂并稱為歐洲三大宗教建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教堂從開始修建到完工,耗時623年。在修建科隆大教堂的七個世紀中,一代代建筑師們秉承著相同的信念,做到了絕對忠實于最初的設計方案和圖紙,并未因不同建造者的個人意志隨意變更。因此,科隆大教堂得以完好地保留了最初的風貌。</p><p class="ql-block"> 大教堂建好后,就是一撥接一撥的修整,沒完沒了,據說全年365天,沒有一天不在修整,因此也被稱為“永久性建筑工地”。我們看到的,仍有一塊白色的部分,那是腳手架+塑料布。</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為哥特式建筑,暗黑系,類似素描畫。兩座尖塔高達157.38米,就像兩把鋒利的寶劍,直插云霄。這兩座塔樓高,曾經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直到今天,它們仍然是科隆市天際線的標志性元素。</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主體結構的建筑材料是砂巖。原本是淺卡其色的,因為氣候和空氣污染的原因,使它變得越來越黑。德國人在教堂外墻的開辟一處,清理得干干凈凈,專門給世人看看它原來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 科隆大教堂的外觀融合了哥特式建筑的極致垂直感、繁復雕刻與結構創新,其深色巨體仿佛一座“石制的交響樂”,既是宗教精神的具象化表達,也是人類建筑技藝的巔峰之作。</p><p class="ql-block"> 仰望大教堂,終于明白了一句話:“繁復到極致便是一種奢侈!”</p> <p class="ql-block"> 外立面覆蓋著數以千計的雕塑,包括圣經人物、圣徒、天使、神話生物以及中世紀工匠的創作,細節極其精致。</p> <p class="ql-block"> 塔身上裝飾著1.1萬座小尖塔,每座塔高約3米,精致華麗,仿佛是一雙雙渴望觸摸天堂的手。</p> <p class="ql-block"> 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6000平方米,東西長144.55米,南北寬86.25米,中央大禮拜堂穹頂高43米,中廳部跨度為15.5米,四壁窗戶總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有十個禮拜堂……類似的數字還能說出很多很多,總之一個字:大!</p> <p class="ql-block"> 教堂有三個尖卷型的門,中間的大一點,兩邊的則小一點,都是五層結構。每一層都布滿雕刻,其中有圣像,也有故事。</p> <p class="ql-block"> 教堂中廳高43米,是現存最高的哥特式中廳之一,垂直線條延伸至穹頂,營造出升騰至天國的視覺效果。</p> <p class="ql-block"> 二戰時,有70多顆炸彈命中教堂,但是,第一,它的結構非常結實,所以沒有完全倒塌;第二,它很多的細節,包括雕像、家具、彩色玻璃等大藝術品,在戰爭期間內被人提前拆下藏了起來,存放在科隆以外的偏遠地區;不能拆除的固定的藝術品在現場用沙袋和覆層保護,才得以保留。</p> <p class="ql-block"> 衡量一個教堂的價值,不是只看它有多老,有多大,有多高,關鍵看它內部有沒有“圣物”,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p><p class="ql-block"> 科隆大教堂的“圣物”就是從東方去朝拜初生耶穌的“東方三圣王”的尸骨。尸骨被放在一個很大的金雕匣里,安放在圣壇上。</p> <p class="ql-block"> 教堂內到處都是精美的雕塑、壁畫和油畫,題材多為宗教故事和圣經人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神態逼真。</p> <p class="ql-block"> 地板上馬賽克,總面積達到1350平米,覆蓋了唱詩班席位區、周圍廊道及十字翼中心區等大片區域。從圖案上看,呈現出豐富多樣的宗教主題。與教堂的拱頂、石柱、窗戶等建筑元素相互呼應,共同營造出一種和諧統一的美感,使教堂內部空間更顯莊重與神圣。因為來來往往的人太多,我們等了半天,才拍到一幅完整的圖案。</p> <p class="ql-block"> 信徒們點燃蠟燭(每只€2),借此與神進行溝通。</p> <p class="ql-block"> 紅衣人(原以為是大主教,后來發現連門口驗票的都身著紅袍)在整理蠟燭。</p> <p class="ql-block"> 有個詞叫“月朗星稀”。科隆大教堂猶如皓月當空,在它的照耀之下,科隆市的其他建筑(羅馬博物館、羅馬時代地下廣場、市政廳、科隆美術館、安托尼特教堂和巧克力博物館等)都黯然失色。</p><p class="ql-block">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橫跨萊茵河兩岸的霍亨索倫大橋(Hohenzollernbrücke),它也是科隆的地標之一。</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座古老而又浪漫的大橋。說它古老,因為它有100多年的歷史;說它浪漫,因為橋上的柵欄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愛情鎖”。</p> <p class="ql-block"> 科隆人相信在霍亨索倫橋上掛上一個鎖,然后把鑰匙丟進萊茵河里,愛情就可以天長地久,很多情侶慕名而來在這里掛上一個鎖,祈福愛情甜蜜綿長。橋的柵欄上掛滿了五彩斑斕、密密麻麻的各式銅鎖,形成了萊茵河畔一道獨特的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 我四處尋覓,不見賣鎖的店鋪或攤位,便猜想,鎖,可能是主人從家里帶來的,所以款式才會五花八門,顏色才會五彩繽紛。</p> <p class="ql-block"> 鎖太多了,鎖不下了,便會定期被清除。導游說:“清除的方法不是去掉鎖頭,而是拆下整個欄桿。”</p> <p class="ql-block"> 路邊的建筑、行人和雕塑,誰能說它們不是城市的一景呢?</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滋市|
中阳县|
大连市|
普定县|
应用必备|
榆中县|
巴林左旗|
南充市|
泰和县|
舟曲县|
永川市|
安乡县|
景泰县|
安西县|
肥东县|
富顺县|
吉木乃县|
静安区|
耒阳市|
丘北县|
道孚县|
清镇市|
乌兰县|
武安市|
乌拉特后旗|
都江堰市|
新竹县|
莫力|
乌兰县|
晴隆县|
易门县|
威信县|
汉寿县|
利辛县|
铜鼓县|
分宜县|
长汀县|
遂昌县|
隆化县|
临夏县|
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