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完美麗的廈門,繼續沿海北上,就到了石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獅市,福建省轄縣級市,處于廈門經濟特區與泉州文化古城之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據介紹,石獅市始建于隋朝的鳳里庵,系石獅首座佛教道場,庵門口安放—對雕工古樸而神態威嚴的石獅雕像。庵門前有一條沿海地區通往內地的官道,鄉民往來,絡繹不絕。有時相約碰面,時常以鳳里庵前的“石獅仔”為標志,慢慢地“石獅”逐漸演變為地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現在的石獅市是商貿之都、服裝名城、港灣城市、著名僑鄉,還是全國文明城市、中國百強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石獅,有一座古老的寺廟,被譽為“海上佛國”,它就是洛伽寺。寺廟的具體位置選擇得極為巧妙,它坐落于一塊巨大的礁石之上,四周環海,在漲潮時,寺院彷佛漂浮在海上,從海底升上來的一個孤島。就像碧玉上鑲嵌了一塊黃色的寶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去的時候正好趕上落潮,可以看到洛伽寺的四周露出了一片<span style="font-size:18px;">與陸地相連</span>寬闊的沙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據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古代,這里曾是一片荒涼的海域,漁民們常因海難而失去生命。有一天,觀音菩薩化作一位漁女,來到這里,用自己的力量平息了風浪,救下了無數漁民。為了感謝觀音菩薩的救命之恩,漁民們便在礁石上修建了這座寺廟,取名洛伽寺,是觀音菩薩的道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洛伽寺的歷史文化悠久,寺廟供奉的主神是觀音菩薩。在寺廟內,你可以看到各種精美的佛像和壁畫,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洛伽寺的建筑風格也極具特色,既有古樸典雅的廟宇建筑,又有精美絕倫的雕刻藝術,充分展示了古代石獅人民的智慧和才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獅有還有一座600余年歷史的“永 <span style="font-size:18px;">寧古衛城</span>”,上過《美國國家地理》,入過《中國名鎮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據記載: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為沿海戌兵防倭,改永寧水寨為永寧衛。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永寧衛建城,至今有六百多年歷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永寧衛與天津衛、威海衛并稱為全國三大衛城。永寧鎮成為閩東南地的重要港口及海防重地,歷盡風雨滄桑。永寧多次倭寇攻陷及清軍屠城,抗日戰爭時期多次被日本艦機攻擊和日軍登陸燒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古衛城東門進入,直行到頭,映入眼簾的是東南第一財神廟,即“<span style="font-size:18px;">永寧財神廟</span>”。廟宇規模宏大,香火旺盛,建于1897年,幾乎跟永寧衛古城同年興建。在衛城內外東南一帶,小東門玄壇公財神廟滿足了民間百姓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故被民間尊稱為“東南第一財神廟”而流傳至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永寧城隍廟與衛城同齡,<span style="font-size:18px;">現存建筑多為清代。石雕、磚雕、木雕工藝非常精美,被稱為“三絕”。城隍廟</span>600多年來香火綿延不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永寧老街,有600多年歷史的街道。進入老街,紅瓦、紅墻,石墻、石窗,突現出閩南建筑的風格,更多的還夾雜著海外風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桓台县|
云霄县|
祁门县|
临高县|
大荔县|
正蓝旗|
湖州市|
中宁县|
阿勒泰市|
德保县|
苏州市|
陆良县|
松江区|
梁河县|
图们市|
临夏市|
巴林右旗|
宝应县|
东至县|
武定县|
明水县|
平邑县|
富源县|
兴安县|
蓝田县|
大名县|
松江区|
无极县|
连云港市|
昔阳县|
通州市|
辛集市|
建昌县|
通化县|
福清市|
神池县|
桑日县|
山丹县|
贡嘎县|
德州市|
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