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小作《難忘當年的老紅軍》 ,投稿到湯圓文學社專欄后被加精,并推薦發表到美篇首頁,受到眾多讀者的關注和好評。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b></p> <p class="ql-block"><b>↑老紅軍遺像和輝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中,老紅軍當地的讀者秦醫生在評論中寫到:“記得我在義和讀小學和初中時,每年老師在清明時節都要帶著全校學生為羅銀山老紅軍掃墓獻花,聽老支書講老紅軍的感人故事。幾十年過去了,而今老紅軍的墓前雜草叢生,連一條路也沒有了,看見這樣的慘景,讓人實在痛心,淚流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清明節,老紅軍的長女羅素瓊領著妹妹羅桂英回去給父母掃墓,眼前看到的正如秦醫生所寫:不僅墳前雜草叢生,荊棘擋道,連到墳前的路都沒有了,而且墓碑風化嚴重,字跡剝離,模糊不清,民眾和學生前往掃墓只能望而卻步,難怪“讓人痛心、淚流”而怨聲載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滿足當地民眾和學生為老紅軍掃墓的共同心愿,應其長女羅素瓊的委托,由我執筆向退役軍人事務局書寫了一份維護老紅軍公墓的《申請書》,全文如下:</b></p> <p class="ql-block"><b>↑老紅軍之女羅素瓊姐妹</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申 請 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資陽市雁江區退役軍人事務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叫羅素瓊,系眉山市保密局退休干部。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父親羅銀山,是原資陽縣僅有的兩位老紅軍之一。他老人家戎馬一生,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參加各種戰斗50次,負傷3次,立功受獎近十次,為抗擊日寇和民族解放做出巨大貢獻。1952年2月,經西南軍區第二野戰軍司令員賀龍、政委鄧小平批準退出現役,志愿回歸老家原丹山區義和鄉(后改為公社)四大隊六小隊務農為生。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60年1月,因其將國家給予的補貼和供應的糧油,無私救助無糧可食身患腫病的饑民而營養缺失,導致舊疾舊傷復發未能及時治療而逝世,享年59歲,安葬于丹山鎮楠木村5組的墳坪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遺孀我母親李素華遵照組織的安排,在老紅軍退役回到老家時與大自己三十多歲的父親組合成家庭,在父母結緣的8年中,生下一子兩女。老紅軍臨走時留下僅有6歲、3歲、1歲的骨肉和血脈。是母親孤身一人含辛茹苦把我們兄妹3人拉扯長大,去世后安葬在本組的一座山坡上,有三百來往米的泥土路難以通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兄長早逝無人打理的特殊情況下,父親的墳墓經歷60多年的蒼桑洗禮,墳上雜草叢生,石碑斑駁風化,一百多米的土路荊棘擋道,為前往緬懷祭奠先烈的民眾和學生帶來諸多不變以致望而卻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為了繼承先輩遺志,宏揚紅軍精神,激發愛國熱情,保護紅軍公墓,參照其他市縣的通常做法,懇請貴局撥出專項經費一并修通道路,整葺公墓,更換墓碑,以慰老紅軍夫婦在天之靈,以便民眾和學生前往祭奠英靈,以使丹山這處唯一的紅色教育基地得以長期保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特此申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申請人:羅素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4月1日</b></p> <p class="ql-block"><b>↑老紅軍夫人與三個子女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羅素瓊帶著這份沉甸甸的《申請書》,滿懷期待走進資陽市雁江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辦公室,受到田局長的熱情接待,當其看過《申請書》和老紅軍的相關證件及原始檔案復印件后,庚即責成劉副局長具體經辦落實此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剛過完清明節的三天休假,本月7日中午羅素瓊接到劉副局長的電話,告知已安排丹山鎮政府民政辦公室前往墓地實地考察,提出具體方案后再予研究實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軍人事務局是退役軍人共同的家,其腳踏實地雷厲風行、暖心服務傳遞關愛的工作作風,溫暖著老紅軍后人和民眾的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期待著,期待著老紅軍的公墓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讓前往掃墓的公眾一片坦途,虔誠而去,滿意而歸!</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龙陵县|
盐津县|
乌海市|
崇左市|
霍林郭勒市|
南和县|
开封市|
都江堰市|
甘德县|
漳浦县|
青州市|
蒲江县|
石屏县|
三原县|
安塞县|
丰顺县|
益阳市|
监利县|
台山市|
湘阴县|
汉川市|
临湘市|
克山县|
天祝|
民丰县|
若羌县|
五峰|
北碚区|
盐城市|
浑源县|
张家川|
湄潭县|
义马市|
永吉县|
玉龙|
大英县|
无棣县|
繁峙县|
石渠县|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