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火車站進出過很多次了,每次進站上車下車出站,幾乎沒有停留過。清明假期從北京返回呼市,因在一車廂且人多出站就慢下來,也因此有機會看到了介紹呼市交通發展變遷的宣傳欄。閱讀著欄目介紹的文字觀賞著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我想,這是一部呼和浩特的交通歷史,也可以說是呼和浩特城市發展史的重要寫照。</p> <p class="ql-block">出站后拍的呼和浩特站全景圖</p> <p class="ql-block">站前廣場的三羊小景。草雖然還是冬日的黃色,但三只羊形象生動可愛,很有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火車駛離后空曠的站臺</p> <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火車站夜景(Ai幫助制圖)</p> <p class="ql-block">“草原驛站 交通史話”專欄共七幅,以時間為脈絡,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青城呼和浩特交通發展歷史上六次重要變遷。</p> <p class="ql-block">序言部分簡要介紹了呼和浩特的來歷和欄目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圖中畫面主要描述了阿拉坦汗建城后的情景,畫面居中白馬上的人物就是阿拉坦汗。</p> <p class="ql-block">第二幅是介紹阿拉坦汗和明朝廷議和后建立呼和浩特城并由此開啟了呼和浩特作為草原絲路中心之一的邊貿發展歷程。</p> <p class="ql-block">畫面展現的是阿拉坦汗和明廷議和后的喜樂歡慶場面,阿拉坦汗右側身后的紅袍女子是其夫人——著名的“三娘子”。</p> <p class="ql-block">第三幅是介紹旅蒙行商從產生到發展壯大的歷史背景及對當地經濟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畫面背景為旅蒙商的代表“大盛魁”</p> <p class="ql-block">第四幅是介紹托克托河口鎮渡口產生背景及其影響的。至此,呼和浩特的交通開始水陸并行。</p> <p class="ql-block">這幅圖再現了昔日黃河渡口的繁忙景象。拉船的纖夫,載滿貨物的船只,滿載而歸的駝隊……</p> <p class="ql-block">第五幅是以走西口為背景的人口遷移帶來的呼和浩特蒙漢民族融合和晉商帶動下的經濟發展。</p> <p class="ql-block">圖中展示了歸化城蒙漢居民和諧相融的日常生活場景——車來人往,和平安寧,互市交易,其樂融融。</p> <p class="ql-block">第六幅介紹了平綏鐵路通車及之后的鐵路發展情況,從此,呼和浩特結束了無鐵路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圖中將修建鐵路???,熱動力綠皮火車和電氣火車等融合在一起,反映了呼和浩特的鐵路交通發展過程。</p> <p class="ql-block">第七幅以呼和浩特高鐵站通車運營為起點,展望美好未來。</p> <p class="ql-block">畫面以呼和浩特市為背景,廣場上身著民族服飾的群眾載歌載舞,高鐵,動車,貨車,高速公路等都在畫面里呈現,展現了呼和浩特交通發展經濟繁榮的新面貌,也預示著呼和浩特不斷前行向未來的廣闊之路。</p> <p class="ql-block">隨著內蒙古經濟的騰飛和首府經濟全方位快速發展,2006年9月10日,呼和浩特東站開工建設,于2011年2月28日正式運營,2016年8月,呼和浩特東站完成改造擴容。目前,呼和浩特東站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鐵路客運站,內蒙古首座南北雙廣場、雙站房、多通道的綜合性立體交通樞紐。</p><p class="ql-block">現在,呼和浩特站和呼和浩特東站都成為了提升首府形象和城市品位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為全區人民出行提供了更加舒適便捷的條件,同時也對提高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鐵路運輸能力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p> <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東站夜景圖(Ai參與制圖)</p> <p class="ql-block">祝愿呼和浩特的明天更加美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丰县|
当涂县|
吴川市|
新化县|
东山县|
泗阳县|
昭平县|
平泉县|
南平市|
会昌县|
涞源县|
浮梁县|
三台县|
静乐县|
建湖县|
会昌县|
广丰县|
泗阳县|
沁水县|
玉环县|
云和县|
辽阳县|
友谊县|
五河县|
北辰区|
左云县|
阿拉善盟|
天长市|
奉化市|
互助|
元朗区|
洛南县|
禄丰县|
长葛市|
嘉荫县|
太谷县|
海口市|
建宁县|
新源县|
兴安县|
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