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陽西散頭咀海灘對水鳥的拍攝者而言,大多是沖著罕見的勺嘴鷸去的。但因為這里有幾千只水鳥在這里聚集,常出現一些不常見的鳥,給拍鳥者驚喜。</p><p class="ql-block"> 本月初來到散頭咀,心中盤算除了拍<span style="font-size:18px;">勺嘴鷸外,還希望能拍到這里時不時會出現的黃嘴白鷺。到達散頭咀的上午,站在沙灘上往海邊望去,水邊區,有不少移動的小鳥在覓食,淺水區有幾只星星點點的白點,較大的是大白鷺,自然被排除,其中有一只像小白鷺混在一群鸻鷸之中,它跟著鳥群移動,覓食期間,不忘向旁邊張望。我們拿600定加1.4增倍焦距鏡將它拍下,見有稀少飄動的羽毛,黃嘴,腳爪微黃,藍色眼先,符合黃嘴白鷺的特征。它移動我們也慢慢跟著移動,最后飛走了。</span></p> <p class="ql-block"> 黃嘴白鷺(lù) (英文名:Chinese Egret,學名:Egretta eulophotes),是鵜形目鷺科白鷺屬的鳥類。中型白色鷺類,以其亮藍色眼先、粉橙色喙和繁殖期的長飾羽著稱。分布于東亞,包括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半島、韓國和中國東部沿海,冬季遷徙至東南亞多地。</p><p class="ql-block">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ver3.1:</p><p class="ql-block">1994-1996年——瀕危(EN)。</p><p class="ql-block">2000-2012年——易危(VU)。</p><p class="ql-block">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生效年代:1996</p><p class="ql-block">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p><p class="ql-block">1989年1月14日版:二級。</p><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5日版:一級。</p> <p class="ql-block"> 成鳥身高約65-68厘米,體重390-540克,通體白色。繁殖期成鳥具有亮藍色眼先,粉橙色喙,以及頭部、頸部和背部的長飾羽。非繁殖期喙和腿呈黃綠色,飾羽消失。喙較厚實,腿比例較粗壯,區別于相似的白鷺。</p> <p class="ql-block"> 主要棲息于沿海地區,如河口、海灣、紅樹林、灘涂和淡水湖。遷徙性鳥類,春季返回繁殖地,秋季南遷至越冬地。以小魚、蝦、蟹為主食,偶爾捕食蛙和蚱蜢。活動范圍廣泛,常與其他鷺科鳥類共同覓食。</p> <p class="ql-block"> 繁殖期為4月至7月,成鳥在沿海島嶼或懸崖筑巢,巢由枯草莖葉構成,高離地面不超過1米。每窩產卵2-4枚,孵化期24-26天,雛鳥出生后由雙親共同照顧。</p> <p class="ql-block"> 繁殖于俄羅斯遠東、朝鮮半島、韓國及中國東部沿海。越冬于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越南等地。在中國大陸,分布于東北至海南島及臺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德县|
高青县|
宁强县|
宁安市|
罗甸县|
六盘水市|
游戏|
湘潭市|
教育|
平江县|
玉树县|
喜德县|
南京市|
凤凰县|
武功县|
高平市|
金华市|
鱼台县|
商南县|
体育|
原平市|
武陟县|
青神县|
曲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金秀|
依兰县|
霞浦县|
茶陵县|
贵港市|
萨嘎县|
玉田县|
恭城|
临泽县|
孟村|
星座|
曲靖市|
诸城市|
柘城县|
东方市|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