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攝影 阿生&大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b>興化市</b>屬江蘇省轄縣級市,由<b>泰州市代管</b>,現在還沒通火車。</p> <p class="ql-block"> <b>興化</b>市古稱<b>昭陽</b>,又名<b>楚水</b>,境內人類生存史可追溯到距今約6000多年前,建縣始于公元920年(五代),1987年撤縣建市。</p> <p class="ql-block"> <b>興化市</b>被稱為“<b>板橋故里,水滸搖籃</b>”。因為這里是揚州八怪之首<b>鄭板橋</b>和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b>施耐庵</b>的<b>誕生地</b>,自南宋咸淳至清末光緒,有262人中舉,93人中進士,1人中狀元,還真是<b>人杰地靈</b>。</p> <p class="ql-block"> 興化市區最吸引人的景點應該是<b>鄭板橋故居</b>了,位于興化市東城外鄭家巷7-8號。</p> <p class="ql-block"> <b>鄭板橋</b>(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江蘇<b>興化人</b>。<b>清代書畫家、文學家</b>。曾任<b>縣令</b>,政績顯著,后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b>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b>。</p> <p class="ql-block"> <b>鄭板橋故居</b>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民居,是鄭板橋出生、成長、讀書和學習的地方。故居不大,庭院清雅,無論是建筑還是陳設都十分簡樸。“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這也是鄭板橋追求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 故居內陳列了<b>鄭板橋生活用具</b>及鄭板橋<b>書畫復制品</b>。參觀中,敬慕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鄭板橋受邀游歷,期間受到王員外的盛情款待,以當地名吃“糊涂菜”招待。品嘗后,鄭板橋大加贊賞,興致盎然,應王員外之請,欣然題下“<b>難得糊涂</b>”四個大字。這四個字是他對人生哲理的深刻領悟,也成了后人的處世警言。</p> <p class="ql-block"> 在故居的<b>長廊碑刻</b>上,有<b>歷代名人名家對鄭板橋的評價</b>,無論內容還是書法,都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b>金東門老街</b>是一條原汁原味的老街,沒有為打造旅游街區的商業開發,這里便是延續了數百年的生活樣貌,隨處看去都是歲月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 <b>上池齋藥店</b>始建于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間),店內設施齊全,中西合璧,鋪面以南為制藥作坊,明建清修,制藥工具齊全。上池齋藥店建筑風格涵蓋<b>明清至民國的特征</b>,是許多高校建筑學科教學研究實習基地。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建筑科學價值。第七批<b>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8px;">狀元坊</b>始建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生活在這條巷子的<b>李春芳</b>在這一年高中狀元。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b>李春芳</b>官至<b>禮部尚書</b>加<b>太子太保</b>兼<b>武英殿大學士</b>。</p> <p class="ql-block"> <b>趙海仙洋樓</b>又名<b>趙海仙故居</b>。是一處<b>中西合璧特色</b>的建筑。當年趙海仙一直在洋樓居住、行醫、研讀、著述。。</p> <p class="ql-block"> <b>趙海仙</b>(1830—1904)是<b>清末江淮名醫</b>,興化人。他自幼學醫,盡得家傳,對中醫典籍融會貫通,善治疑難雜癥,人稱“趙半仙”。</p> <p class="ql-block"> <b>成家大司馬府</b>始建于<b>明代永樂年</b>間,距今已有<b>600多年</b>的歷史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典型的</span><b style="font-size:18px;">明代風格府邸建筑</b><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是時任<b>吏部左侍郎</b>和<b>兵部尚書</b>的興化人<b>成琎</b>的宅邸,如今和<b>興化縣衙</b>合并為一處景點。</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代的<b>長安橋</b>與<b>中和橋</b>成“<b>八</b>”字形,故稱<b>八字橋</b>,原是<b>橋、亭、坊、廟合于一處</b>的<b>古橋梁。</b>2002年因舊城改造拆除,現在看到的是建于2009的與原貌實不相符的<b>紀念性橋梁</b>。</p> <p class="ql-block"> 現在這一帶是一處<b>休閑商業街區</b>。</p> <p class="ql-block"> 這面墻上是<b>興化歷代名人</b>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b>明城墻</b>是明洪武五年用磚重建的城墻,歷經戰火仍保留部分殘段。</p> <p class="ql-block"> <b>興化</b>是一座低調的<b>國家歷史文化名城</b>,來這里走走看看,一定不虛此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左旗|
海淀区|
甘德县|
江陵县|
台东县|
睢宁县|
赤城县|
邵阳市|
大理市|
塔河县|
勐海县|
尼勒克县|
桃园县|
和林格尔县|
舟曲县|
布尔津县|
苍溪县|
云南省|
凤台县|
卢湾区|
巴彦淖尔市|
玉林市|
衡东县|
崇文区|
洪江市|
龙岩市|
鸡西市|
建宁县|
阜宁县|
扶风县|
洪江市|
西藏|
会东县|
亳州市|
临泽县|
旬邑县|
富锦市|
临桂县|
海安县|
青河县|
云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