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項王故里,又稱為“梧桐巷”,坐落于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梧桐巷、古黃河與京杭大運河之間,徐淮路東側,是西楚霸王項羽的出生地。項王故里占地面積786畝,總建筑面積近30余萬平方米(其中一、二期建筑總面積28.3萬平方米),擁有全國最大的西楚文化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項王故里以楚地漢風為主,兼具宮廷建筑和園林建筑建筑風格。清康熙四十年(1699年)立碑以為紀念。家鄉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既勇猛又豪爽的英雄,在其出生地立碑、建坊。項王故里為三進院落,整體布局前宮后院,建筑風格仿漢式。從石碑坊東下,走進子母闕,踏過石板道,迎面便是山門。山門橫匾“項王故居”四字為末代皇帝之弟溥杰手書。通過山門就來到故里的核心院落,主體建筑英風閣坐落其中。閣內尊置的項羽石雕像,身披戰袍、腰佩寶劍,東西山墻上鑲嵌著反映項羽生平重大事件的六幅壁畫。院內有鐫刻《項羽本紀》和頌揚項羽詩文的百米長廊。院中置霸王巨鼎,精辟地概括了項羽的一生。鼎四周草坪中分植槐樹、橡樹各兩棵,寓意懷念項羽。</p> <p class="ql-block">項王故里主體建筑為三進院落。前為高大的漢式石闕,象征項羽故居為帝王規格。第三進院為花園式庭院,正面為故居紀念室,室內有虞姬像,室外有系馬亭,亭內有石雕烏騅馬;亭外有拴馬槽。院內廣植松柏、梧桐,以及四時花卉。那株相傳為項羽當年手植古槐,雖經歷二千多年風風雨雨,但仍枝繁葉茂,被美國一位植物學家喻為“天下第一槐”。</p> <p class="ql-block">中院以英風閣為主體,閣內為項羽高大塑像。四面墻上嵌著反映項羽生平十二幅浮雕,如項羽舉鼎、吳中起兵、破釜沉舟、巨鹿救趙、鴻門設宴、垓下突圍等等。英風閣前面有霸王鼎,鼎上鑄銘文,記敘了項羽不朽的歷史功績。英風閣東西建有碑廊,東廊為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巨幅石刻,為著名書法家戚慶隆所書。西廊為當代知名書法家書寫的歷史名人歌頌項羽的詩作。</p> <p class="ql-block">項王故里占地面積786畝,總建筑面積近30余萬平方米(其中一、二期建筑總面積28.3萬平方米),擁有全國最大的西楚文化建筑群。景區建筑風格以楚地漢風為主,兼具宮廷建筑和園林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2011年底,宿遷市市委市政府啟動項里景區擴建,按照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標準規劃建設。2012年9月29日,項王故里景區正式開園。</p> <p class="ql-block">項王故里第三進院院內有株相傳為項羽當年手植古槐,史料記載為“項王手植槐”。據說這棵槐樹是當年西楚霸王項羽16歲時離開家鄉時親手栽種。省林業局有關人士向記者介紹稱,樹高12.5米,胸徑1.43米,冠幅15米。雖經歷二千多年風風雨雨,樹貌奇古,枝干蒼老,但仍枝繁葉茂,被美國一位植物學家喻為“天下第一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君县|
太湖县|
宝兴县|
丰台区|
左权县|
开远市|
石嘴山市|
西林县|
洞头县|
万山特区|
牡丹江市|
望城县|
肃北|
双城市|
昌乐县|
武冈市|
田阳县|
盱眙县|
石城县|
兰溪市|
静安区|
乌鲁木齐县|
宝坻区|
玛纳斯县|
丰原市|
刚察县|
扶风县|
高唐县|
青冈县|
长海县|
容城县|
灵武市|
子洲县|
祁阳县|
子长县|
曲阜市|
文山县|
金乡县|
连山|
渝中区|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