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小學生涯始于大連市育紅小學,小時候我記得它是在育英街上,但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它的地址變成了擁警街6號,這座承載著我童年記憶的校園,像一本泛黃的日記,記錄著時代浪潮與個人成長的交織。</p>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校是一所管理嚴格的學校,剛入學時,因為我是左撇子,習慣用左手寫字,總把橫撇豎捺扭成小蛇。班主任發(fā)現(xiàn)后,嚴肅地告訴我,學校要求學生必須用右手寫字。我有些困惑,也很不情愿,但老師的態(tài)度很堅決,還讓我回家練習,說等改好了才準回來上學。那段時間,我每天都在努力練習用右手寫字,雖然字寫得歪歪扭扭,但我沒有放棄。最終,我成功地學會了用右手寫字,盡管過程很苦,但也讓我明白,規(guī)則和紀律在這里是要被嚴格遵守的,而我也在這樣的要求下,慢慢學會了自律。</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有次她在課堂上提問,問的啥問題我已經(jīng)記不太清楚了,好像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中的“向”與“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向”意思是否一樣?她問了好幾個同學,回答都說不一樣,只是他們回答時都底氣不足,尤其是坐在離老師講臺最近的李文同學,聲音小得讓老師聽不清楚,以致要讓他再大聲重復一次。等老師提問到我時,我回答的聲音像只小喇叭:"是一樣的!",剛說完就發(fā)現(xiàn)好多同學在抿嘴笑,顯然,我的回答是錯誤的。沒想到老師在最后講解正確答案時,她沒有表揚答對的同學,反而重點表揚了我,說我站姿挺拔,回答問題的聲音洪亮,像個男子漢。那一刻,我心里暖暖的,雖然我沒有答對,但老師的鼓勵讓我充滿了自信,明白了努力和勇氣同樣值得被肯定,從此,我到哪說話都底氣十足。</p> <p class="ql-block"> 中國少年先鋒隊是中國少年兒童的群團組織,當時其實并不真正了解“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的偉大含義,只知道加入是件光榮的事。記得被老師表揚像男子漢不久,我就被批準加入少先隊了,入隊儀式很是莊重,全體人員整齊列隊,一旁還有西洋鼓隊,大鼓渾厚的轟鳴震得腳下地面微顫,小軍鼓細密的節(jié)奏像千萬顆心臟在同步跳動,在莊嚴的鼓樂聲中,少先隊隊旗由旗手和護旗手踏著鼓點護送入場,全體少先隊員齊唱隊歌,大隊輔導員宣讀新隊員名單,老隊員為新隊員佩戴紅領巾,接著新隊員在隊旗下莊嚴宣誓,表達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貢獻力量的決心,那一刻我感到無比自豪,覺得自己忽然長大了。</p> <p class="ql-block"> 未曾想,隨著中蘇兩國交惡,廣播里時常會傳來“提高警惕,保衛(wèi)祖國”的口號。戰(zhàn)爭的陰影悄然滲入日常。某日,輔導員宣布“少先隊”更名為“紅小兵”。課堂上,老師講述著蘇聯(lián)“社會帝國主義”的威脅,教室里張貼的解放軍宣傳畫,戰(zhàn)士們持槍守衛(wèi)冰封江面的畫面,讓我第一次觸摸到戰(zhàn)爭的輪廓。每周的防空演習成了固定課程,當防空警報響起時,同學們都要抱著書包有序撤離課室。自習課上,三角巾包扎術被反復操練——從頭部止血到手臂固定,白色的棉布在同學們手中翻飛如蝶。最難忘的是“防原子彈”演練:老師教我們怎么利用馬路牙子臥倒,怎么遮住眼、堵住耳、張開嘴,說“閃光比爆炸更快”,又叮囑遭遇輻射塵時要“逆風奔跑”。這些如今看來稚拙的知識,在當時卻讓我們覺得自己像戰(zhàn)士一樣肩負使命。</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記憶中,大連市育紅小學的文藝宣傳隊是很牛的,在當時的大連市乃至遼寧省都頗具名氣。1970年春節(jié)過后,我小學還沒有畢業(yè),就離開大連去廣州讀書了。很多年后聽說,曾獲格萊美主席榮譽大獎、中國流行歌曲榜最受歡迎男歌手孫楠,也是大連市育紅小學的學生,只是不知道他有沒有在學校的文藝宣傳隊里待過。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生理、心理與人格發(fā)展的奠基時期,一個人的終身成長的底色,就是在此塑造的。在大連市育紅小學的這幾年,我學會了自律,收獲了自信,感受到了成長的快樂。這里不僅有嚴格的管理,更有溫暖的關懷和鼓勵。它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也是我成長路上最重要的起點。只可惜隨著城市的發(fā)展,這所學校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存在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多县|
黄山市|
保定市|
淮北市|
兰州市|
南京市|
吉林省|
清远市|
霍林郭勒市|
广水市|
同心县|
牡丹江市|
尉犁县|
镇赉县|
新蔡县|
鲁甸县|
抚宁县|
武义县|
清丰县|
巩留县|
进贤县|
黎川县|
永川市|
永靖县|
陇西县|
九寨沟县|
乌兰县|
河池市|
盐池县|
东兰县|
颍上县|
寿阳县|
阳原县|
读书|
平顺县|
河津市|
剑阁县|
鹿邑县|
克山县|
二连浩特市|
吕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