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題記:當四十年前父親從東柳橋挑回第一擔“掛面”,扁擔吱呀的喘息聲與如今面館掃碼支付的叮咚聲,已在竹城的天際譜成時空交響;當藍白相間的大竹面招牌次遞點亮街巷,那些沉睡在淺黃紙包里的麥香記憶,正裹著肉丁雜醬的濃香,在新時代的晨光里舒展腰身。)</p><p class="ql-block">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大竹人,我也不妨聊聊近期火熱的大竹面……</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初,那時剛剛包產到戶,一家人辛勤勞動,終于解決了溫飽。老家田地少,為了增加糧食生產,父母親也種點冬小麥,來年總能收成幾百斤麥子。農閑時父親就邀上鄰里鄉親,把豐收的小麥挑到20多公里外的東柳橋“省倉庫”去“左面”。左回來的面大約2斤一把,有“寬刀”和“細刀”之別,用淺黃色紙包成圓柱形,上面赫然印著兩個紅色大字“掛面”。</p><p class="ql-block"> 左回來的面不是用來天天吃的,一般在農忙時節來不及做飯,或突然來客飯不夠吃時拿出來應急“當頓”。那個時代油鹽緊缺,更別說有各種佐料,最美味的吃法是到泡菜壇里抓一個酸蘿卜切成絲,煮成一碗酸湯面,那酸爽的感覺簡直“不擺了”。當趁熱喝完酸湯,定會讓人全身暖和毛毛汗,那還是兒時治療感冒的良方。若是家里來了客人,奶奶總喜歡單獨煮一碗面,悄咪咪地再炕一個雞蛋藏在碗底,那絕對是盛情款待了。</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最盼望的是跟著父母去趕場。記憶中90年代初,月華場半坡上有個九嶺飯店,里面有5角一碗的包面和3角一碗的切面。每次路過飯店門口,聞到店里飄出的面香,我就忍不住踮腳張望,饞得直吞口水。由于經濟有限,我在父母面前扭捏糾纏了很多次后,媽媽終于同意帶我去“殺館子”。為了省錢我們娘倆就只點了一碗切面,媽媽吃了一小口就說吃飽了,我卻狼吞虎咽連湯帶水一口氣吃了個精光。媽媽看著我舔嘴兒的樣子,打趣地笑道:“娃兒,好好讀書,長大了天天有面吃……”。這次“殺館子”讓我回味了大半年,常在小伙伴面前炫耀“殺館子”的美好感覺。</p><p class="ql-block"> 90年代末,我在大竹師范上學三年。每到周末我都忍不住要約幾個同學到和平老街的飯店里吃一碗面。記得當時的飯店主營炒菜吃飯,兼賣少量的包面和切面,鮮有專門煮賣面條的。而飯店里的切面只有干掛面,1元錢一大碗,除了蔥姜蒜椒和油辣子,很少有炸醬和一二兩之分,主打一個讓顧客管飽。若顧客專門要求加肉絲,就立馬現炒蓋澆。當然,價格要翻倍。</p><p class="ql-block"> 隨著竹城經濟發展和人口頻繁流動,吃面的人越來越多,店主們就紛紛開始創新食譜。有的把包面肉餡加各種佐料事先放進油鍋里炒炸成糊狀,有的加點碎咸菜,有的添點炒花生……在煮好的切面上蓋澆上一勺,頓時就更香飄四溢了。這就成了最初的“肉末炸醬”,后又俗稱“臊子”。</p><p class="ql-block"> 那幾年我每次到縣城辦事,都愛去吃一碗炸醬臊子面。這時竹城就已出現了一些單賣面條的面館,除了包面千篇一律外,煮的切面有了干掛面和堿水面之分。顧客一進店,大多數店主都會問一句:“您吃干面還是吃堿面?”對于從小吃慣了干掛面的我來說,好幾年我都不習慣吃堿面。</p><p class="ql-block"> 05年后,經濟發展更加迅猛,竹城規模迅速擴大,面館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各家面館為了吸引客人,紛紛在自家的面條上精益求精,各顯神通。他們把溫文爾雅的“肉末”變成了大快朵頤的“肉丁”,把切面的干堿雙備變成了對韭葉堿面的情有獨鐘,還把油炸的“炸醬”變成了包羅萬象的“雜醬”……竹城人也逐漸喜歡上了韭葉堿面的軟糯勁道,愛上了佐料雜燴的麻辣鮮香,更鐘情于方寸肉丁的濃郁醇厚。送女兒上幼兒園四年,一碗肉丁雜醬面幾乎是每天早上我們爺倆的標配。</p><p class="ql-block"> 近十多年來,大竹人對肉丁雜醬面,越來越愛得一塌糊涂,越來越愛得執迷不悟,不論晨昏,不分晝夜。深究原委,可作以下解讀:</p><p class="ql-block">(一)物質之味</p><p class="ql-block">“可當頓”物美價廉,</p><p class="ql-block">“麻辣咸”五味俱全,</p><p class="ql-block">“利落行”快捷方便,</p><p class="ql-block">“耿直爽”豁達樂觀!</p><p class="ql-block">(二)精神之味</p><p class="ql-block">"竹筷挑"筋道纏綿,</p><p class="ql-block">"椒魂燃"五味爭鮮,</p><p class="ql-block">"熱霧騰"晨昏相伴,</p><p class="ql-block">"家鄉味"一生掛牽!</p><p class="ql-block"> 若說這碗面吃的是市井煙火,嘗的更是千年竹城的氣韻精神。這也就不難理解,一個小小的大竹縣城如今竟有300多家面館百花齊放的精彩場面。據悉,2025年初,縣委縣政府已經把大竹肉丁面作為地方特色美食推廣,統一設計了藍白相間的大竹肉丁面招牌,統一制作了“大竹肉丁面,越吃越想念”的廣告宣傳語,相信我們的肉丁面將會成為大竹的新名片,在縣域經濟和文化發展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p><p class="ql-block"> 早晨7點,我送女兒上學時仍不忘叮囑一句:幺兒,記得在校門口吃一碗大竹肉丁面……</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新县|
普兰县|
南平市|
保靖县|
襄垣县|
阿鲁科尔沁旗|
信丰县|
勃利县|
珲春市|
英超|
天全县|
张家界市|
余江县|
体育|
定襄县|
合川市|
芜湖市|
浮梁县|
大英县|
乌恰县|
汝南县|
嵊泗县|
秦安县|
平顺县|
山东省|
莱州市|
高台县|
洪洞县|
潞城市|
拉萨市|
西充县|
富裕县|
清河县|
西乡县|
永宁县|
茶陵县|
潼南县|
绥中县|
荔浦县|
象山县|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