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5年3月15日,是福建自助游的第七天,我們前往以丹霞地貌見長的冠豸山游玩。</p><p class="ql-block">冠豸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其主峰遠觀似古代監察官員的獬豸帽而得名。它位</span>于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東郊,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是國家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遺產地和國家5A級景區。歷史上連城縣是客家人最早的集散地和最大的聚居地之一。客家人自中原南遷后,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體系,冠豸山成為這一文化的地理標志,故有“客家第一山”之稱。</p> <p class="ql-block">冠豸山景區面積較大,約123平方公里,核心游覽區也有42平方公里,為便于游覽,景區管理部門為游人規劃了兩條線路:A線和B線。A線游覽約需2-3個小時,B線游覽約需5個小時左右。A線省時省力,人文景觀較多;B線對體力要求較高、難度相對較大,自然景觀較多。權衡之下我們選擇了B線游覽。</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游客中心乘景交車到達石門湖換乘點后,又步行千米左右來到了石門湖碼頭,乘船開始了約20分鐘的湖光山色之旅:馬鞍寨、蓮花峰、翠島、生命之門等景觀依次掠過。湖水柔媚之風與冠豸山的陽剛之氣相映成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碧水丹山遮眼,感覺很是愜意。</p> <p class="ql-block">從香蘭亭碼頭下船后,沿著山間峽谷攀登前行約30分鐘就到達了鯉魚背。為了保存體力,我們沒有爬鯉魚背那200余石階,而是直接乘自動扶梯奔向長壽亭。這一路上奇峰、石刻、峭壁、怪石不時入眼:主要有三疊潭、偉人像、巷谷、藏靴洞、仙人谷、鱷魚上山等;民族英雄林則徐題寫的“冠豸山山色絕佳,石門湖湖光奇秀”摩崖石刻和現代著名書法家羅丹題寫的“人長壽”石刻分外醒目,不時有人駐足拍照。</p> <p class="ql-block">長壽亭為六角玲瓏結構,古樸典雅,站在亭上視野開闊,可以一覽群山。</p> <p class="ql-block">在長壽亭附近可以看到冠豸山的著名景觀-生命之根。</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根高約54米,在峽谷草木中拔地而起,頗有視覺沖擊力。它與石門湖的生命之門形成了冠豸山景觀“雙絕”,這一點可以與廣東韶關丹霞山的陽元石和陰元石相媲美。</p><p class="ql-block">過了長壽峰就是索橋了。索橋全長128米,是熱門網紅打卡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順著山腰棧道繼續前行數十分鐘,爬到孤山石墻峰巔,可看到兩片不大的水面,人稱“天池”。</p> <p class="ql-block">這兩個天池瞧著不起眼,卻有著神奇之處:看不見水流注入和流出,但始終清澈見底,雨季不溢,旱季不枯,水量基本保持不變,你說神奇不?</p><p class="ql-block">離開天池前往摩天嶺,路上可看到一些象形石,還有鵲橋和古寨遺址。</p> <p class="ql-block">據史料記載,竹安寨建于百余年前的太平天國時期,當地富豪為避戰亂,在此處建設房舍,并筑有寨門,后被太平軍攻破,建筑全被燒毀,僅余寨門。</p><p class="ql-block">摩天嶺是冠豸山景區最險峻之處,海拔雖然只有660米,但山形陡峭,峽谷幽深,在這里可以看到連城縣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我們邊走邊玩,不知不覺四個多小時過去了,該到了返程的時候,不得不跟客家第一山說一聲:再見了,冠豸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清县|
扬州市|
大安市|
平潭县|
蒙山县|
沾益县|
垫江县|
南城县|
察隅县|
温州市|
双柏县|
禹州市|
奇台县|
兖州市|
萝北县|
昌都县|
石狮市|
尼木县|
登封市|
福海县|
上饶市|
邻水|
辽源市|
子长县|
武义县|
普定县|
临猗县|
内乡县|
英山县|
瓮安县|
彝良县|
安西县|
承德市|
赤水市|
和政县|
桦川县|
东乡县|
滁州市|
牡丹江市|
黄山市|
武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