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在云南之曲靖記 15—火腿飄香

走?在云南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和兒子沒有先去賓館,而是徑直去了一家叫作“怡味源”的宣威菜館。中午沒有吃正餐,現在已經是晚上八點半,準備打包幾個菜,回到賓館慢慢享受。我事先已經和兒子商定要什么菜,小炒肉,黃豆腐,都是宣威著名的菜品,當然最著名的是宣威火腿。等菜的間隙,店里一位和我年齡相仿的男人主動過來聊天。20分鐘內談得很熱鬧,讓我體會到宣威人的熱情。出店之后,老板娘跟著我道歉,說她那個朋友喝多了,怕言語不當冒犯了我。我說沒有啊,我們談得很好,一見如故呢。對細心的老板娘很是敬佩。</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頓飯吃得格外香甜,兒子本來不吃肥肉,但對火腿里的肥肉大加贊賞,說不但不膩,反面入口即化。厲害,他竟然一下子說出了宣威火腿的主要特點。酒足飯飽之后,盡管雙腿有些酸痛,但奔波了一天,這一覺也睡得格外香甜。次日睡到自然醒,和兒子收拾停當,退了房。外面果然陰雨,氣溫大幅下降。到了浦在廷故居,停好車,先不參觀,到旁邊商圈,找了家小店,點上一份米線,一份火腿燜飯,這頓早餐又吃得格外香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參觀之前,在一家特產店,買了一袋黃豆腐、一袋干酸菜、兩個血豆腐,火腿就不需買了,我家還存著幾塊五年的老宣威火腿,可以生食那種極品。來到浦在廷故居,開始參觀這個院落不大、但歷史厚重、充滿傳奇的名人舊居,探索宣威火腿興旺發達、香飄萬里的往事。</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浦在廷老先生,生于1871年,逝于1950年,宣威人,云南民族工商業杰出代表,宣威火腿傳播者和代言人。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老先生還有一個極其特殊的身份,他是新中國締造者之一、第一代領導集體重要成員、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偉人鄧公小平的岳父,他的三女兒浦瓊英,就是鄧公夫人卓琳。</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卓琳女士是云南第一位考上北京大學的學子,這得益于浦家良好的家教。她的爺爺在清代考取功名,后來在鄉里辦學教書育人。浦家書香傳家,后輩多在學業上有所建樹,唯獨浦在廷先生是個例外。本來書讀得好好的,但14歲那年,他卻作出了一個讓家人驚詫不已的決定—— 綴學,跟隨馬幫去經商。我看著身邊剛好14歲的兒子,盡管身高已經超過一米七,但仍然一臉稚氣,如果他這時候和我說不想再念書,而去工地搬磚,我該是什么反應!</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這個決定,成就了一位商界大佬。這個轉變,是浦在廷用20多年馬幫生涯打下的基礎。我在游歷紅河縣迤薩古鎮時,曾經詳細地記錄過馬幫生活(</span><a href="http://www.xsjgww.com/4zrexbez"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20px;">紅河記 26—遠去的馬幫</a><span style="font-size:20px;">)。依靠走馬的艱辛,浦在廷逐漸積累起大量財富,在晚清即將走向末路、資本主義開始萌芽之際,他萌生了創辦公司走實業的想法。1909年,浦在廷與人合伙,創辦宣和火腿股份有限公司,家鄉特產宣威火腿借此揚名天下。</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實早在雍正時代,定名宣威州之后,宣威火腿即形成定名。宣威地處云南東北部,山高林密,氣候濕潤,適宜畜牧養殖。當地盛產的黑豬,肉質緊實、脂肪均勻,為腌制火腿提供了優質原料。但在《新纂云南通志》《宣威縣志》等史書中,對宣威火腿并未有詳細記載。大概是因為火腿腌制太過平民大眾化,家家可以生產,所以司空見慣的緣故。</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浦在廷建立公司,以火腿為原料,讓宣威這一重要特產形成品牌效應,帶起百余家宣威火腿商號。但由于軍閥混戰,官府盤剝,加上交通壅塞,公司運作幾年即告倒閉。但是浦在廷并未氣餒,多年馬幫生活養成的不服輸的性格,讓他東山再起,建立“兄弟食品罐頭公司”,命名商號為“大有恒”。1915年,浦家“雙豬”牌火腿罐頭榮獲巴拿馬博覽會金獎,云南這一特產進打入國際市場。剛剛取得辛亥革命勝利、在廣州品嘗宣威火腿的孫中山,欣然題詞“飲和食德”。</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浦先生通過經營火腿,與孫中山結緣,擁戴“三民主義”,出資捐建黃埔軍校,出任軍需局長,并被國民政府授予少將軍銜,參與平定陳炯明兵變。上月底我在中山大學學習,校園里有中山先生曾寓居過的一座小樓,外墻上還留有陳炯明炮擊的彈坑。后來中山先生去世,擁護廖仲愷政府的浦先生,被叛亂的云南軍閥楊希閔投入監牢,被救出后發現公司已被洗劫一空。</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經歷兩次經商失敗,已近暮年的浦先生依然倔強。回鄉之后,繼續帶領兒孫辦廠。他把生意交給兒孫打理,自己則醉心于社會事務。他支援紅軍,修橋補路,參加抗戰,向當時省主席龍云求情,為鄉里百姓減免稅費……1950年12月,80歲的浦在廷先生走完了傳奇的一生,駕鶴西去。其兒女孫輩,在朝陽初升的新中國,開始了不同道路的新奮斗。他的孫子中有位浦江先生,是當代傳奇人物,他在瓦良格航母進入中國、伊拉克戰爭中解救華僑、抓捕湄公河慘案元兇糯康這三件震驚世界的大事件中,作出杰出貢獻,為宣威浦家增添了無上榮光。</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經過浦家半個世紀的經營,宣威火腿這張深山里的名片,終被擦亮。之后,一家名叫“德和”的罐頭公司,以浦家為榜樣和超越對象,在省城昆明建立起來,一直做到今天,以宣威火腿為主料的云腿食品,得到發揚光大。德和,并非源自孫中山先生為浦家的題詞,其創始人也并非來自浦氏家族,但德和至今將浦在廷先生,視為行業的鼻祖、尊崇的楷模。</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宣威火腿早已蜚聲中外。它與浙江金華火腿、江蘇如皋火腿并稱中華三大名腿,并分別被稱為云腿、南腿和北腿。2023年,宣威火腿年產量已近7萬噸,產值110億元,市場占有率達37%,多年穩居中國火腿行業前茅,成為宣威之寶、云南之福。而浦在廷先生及其家族,把醇香的美食帶給世人,更把傳奇的經歷和優秀的人格傳遍天下,與美味的火腿一樣,四處流芳。</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蒙蒙細雨中,我們離開宣威城,前往昆明。四月了,烏蒙山下正是一派早春景象。田壟剛剛翻過,草樹剛剛萌出新綠,村莊在微雨中飛快地閃過。一小時后,已進入會澤縣境。北面直線距離不到50公里處,就是我和兒子半年多前去過的雨碌大地縫。最近兩次帶他出行,都是偏遠的山區,都很考驗體力和毅力。這次對宣威浦家事跡的挖掘,讓我多了些感觸。像我們這樣再平凡不過的人家,幾無可能轟轟烈烈打遍天下,但至少可以瀟瀟灑灑走遍天下,唯其如此,方得不誤此生。</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屏县| 兴和县| 闽清县| 余江县| 松桃| 安宁市| 化隆| 郁南县| 射阳县| 小金县| 玉溪市| 嘉善县| 和静县| 无棣县| 庆安县| 榆林市| 襄樊市| 龙江县| 通城县| 延庆县| 遂宁市| 合水县| 丹棱县| 大余县| 平昌县| 南靖县| 凤城市| 井冈山市| 区。| 噶尔县| 房产| 延庆县| 麻栗坡县| 嘉荫县| 营山县| 蒙阴县| 富顺县| 阜南县| 洱源县| 和林格尔县| 玛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