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丹吉爾是摩洛哥最接近歐洲的城市,距西班牙塔里法只有半小時的船程。它既扼守著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直布羅陀海峽,又起著連接非洲大陸和歐亞大陸的跳板作用。正由于它的地理位置特性,最讓人愛的,就是丹吉爾的海風(fēng)。所以我們在丹吉爾的行程不安排進(jìn)城,主要是去海角體驗海風(fēng),看海水的藍(lán)。</p> <p class="ql-block"> 從哈法咖啡館享受完夕陽下溫柔的海風(fēng)后歸來,又遇酒店穆斯林開齋,耐心等待吧。于是走到酒店前的廣場上,望著遠(yuǎn)處燈光下安靜的城市發(fā)發(fā)呆,一天奔波后的心也在夜幕中靜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 入住的酒店前就是海邊,我們早晨起來在沙灘上散散步,這么純凈的空氣和溫和的環(huán)境真的是久違了。</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被告知我們的車子出故障了,導(dǎo)游在聯(lián)系解決方案。我們站在路邊繼續(xù)發(fā)呆,望著過往的出租車過去一輛,又過去一輛。。。不能再耽誤時間了,經(jīng)過溝通,同意我們包三輛出租車先去景點,地接社的車子到時候去景點接我們。</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丹吉爾的斯帕特爾海角,這塊分界牌上寫著:左邊大西洋,右邊地中海。而我們的前方就是直布羅陀海峽。</p> <p class="ql-block"> 我們站在指示牌旁,聽碧浪拍岸,遙想摩洛哥的人文歷史:公元7世紀(jì),阿拉伯人為傳播伊斯蘭教,開始了沿著地中海古道的西征運動。公元709年,穆薩.本.努賽爾率領(lǐng)阿拉伯大軍攻下丹吉爾。公元711年,塔力格.本.齊亞德率領(lǐng)柏柏爾人越過直布羅陀海峽進(jìn)軍伊比利亞半島。之后的8個世紀(jì)里,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兩片海看似涇渭分明,割不斷的卻是多元文化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這是海角上的燈塔,1864年第一次點燈運行。周圍樹木郁郁蔥蔥。</p> <p class="ql-block"> 從斯帕特爾海角向南4公里,就到了赫拉克勒斯洞。因為洞口形狀像非洲地圖,游客都稱其為非洲洞。</p> <p class="ql-block"> 大西洋日積月累的海浪侵蝕締造了這處自然奇觀,面向大海的洞孔使得光線和海浪可以進(jìn)入洞穴。介紹說洞穴前的洞窟中設(shè)有許多希臘神話雕像,我轉(zhuǎn)了一圈沒找到,或許光線太暗了?</p> <p class="ql-block">海角上的貓,陽光下好享受。</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車子修好了,于是上車出發(fā)去下一個城市得土安。</p> <p class="ql-block">一路車拍,向丹吉爾告別。</p> <p class="ql-block"> 得土安是一座位于丹吉爾東南方向約60公里的小城鎮(zhèn)。從公元8世紀(jì)伊斯蘭王朝統(tǒng)治時期起,它就是連接摩洛哥和西班牙安達(dá)盧西亞的主要通道。在1492年格拉納達(dá)陷落之時,大量穆斯林逃亡到這里,20世紀(jì)前半葉得土安曾作為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建筑風(fēng)格深受安達(dá)盧西亞的影響。</p><p class="ql-block"> 一個小時后我們就在得土安下了車,眼前就是穆萊.梅迪廣場。</p> <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是地接導(dǎo)游拍的,這個黃色教堂的名字是圣女莫尼卡還是圣方濟還是圣母無原罪教堂到現(xiàn)在我也沒弄明白,知道的朋友最好給我一個準(zhǔn)確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 接著我們就沿穆哈默德五世路行走,街道兩旁帶有鐵框窗欞和欄桿陽臺的白色西班牙建筑下,都是頭戴披巾的阿拉伯婦女。走街串巷間讓人有一種從現(xiàn)代穿越到中世紀(jì)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得土安的麥地那老城也叫“締頭萬城”(Tiawin)興建于公元670年,F(xiàn)edden Park是最好的打卡位置。</p> <p class="ql-block">老城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兼具摩爾風(fēng)格和安達(dá)盧西亞風(fēng)格的白色房屋一層層地蔓延在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到哈桑二世廣場,廣場大部分被繩索隔開,身穿不同顏色軍服的士兵在廣場周邊守護(hù)。</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新藝術(shù)風(fēng)格的照明燈塔是高迪的學(xué)生設(shè)計。</p> <p class="ql-block">這個融合西班牙和伊斯蘭藝術(shù)風(fēng)格的建筑就是王宮。</p> <p class="ql-block">廣場對面墻上的大型裝飾是抽象的“法蒂瑪之手”,一個用來擋住“惡魔之眼”的通用符號。手的上方是摩洛哥國徽圖案。</p> <p class="ql-block">廣場周圍建筑也是西班牙風(fēng)格,多為政府機構(gòu)。其中政府大樓上的自由銅像尤為奪目。</p> <p class="ql-block"> 王宮廣場的東側(cè)就進(jìn)入老城。老城集市人流熙熙攘攘,傳統(tǒng)生活的圖景和聲音無處不在,我的眼里都是頭巾包著圓腦袋,不管是人還是模特兒,一個風(fēng)格。我們在她們中間穿梭,顯得格格不入。</p> <p class="ql-block">一塊面包上的蒼蠅吸引了我,走近一看原來都是蜜蜂。后來在非斯老城也看到叮滿蜜蜂的面點,品嘗后真的非常美味。</p> <p class="ql-block">老城街巷密集而狹窄,高矮不一的小樓統(tǒng)一刷著白墻,街巷的每處轉(zhuǎn)角門框都是拱形的。我們穿過一個個門框,就像走迷宮。</p> <p class="ql-block">終于在迷宮里停下了腳步,原來到了吃午餐的地方了。感覺來到了阿拉伯庭院,滿心歡喜地坐下來。</p> <p class="ql-block">午餐是庫斯庫斯,就是小米飯上面鋪了一些菜。小米飯又干又淡,菜的汁水也滲透不了這些小米,沒吃幾口就容易噎住的感覺。一鍋都吃不下還給了兩鍋,哎。。。</p> <p class="ql-block">對付了幾口就離開迷宮,從這個歐克拉門走出了老城。之前逛街道的好心情被這個庫斯庫斯搞得蕩然無存。</p> <p class="ql-block"> 其實得土安給我的感覺挺好的,它集西班牙文化和摩爾文化于一身,這一特色在全摩洛哥是獨一無二的。</p> <p class="ql-block"> 我們上車?yán)^續(xù)趕路,前往摩洛哥藍(lán)色的舍夫沙萬。</p> <p class="ql-block"> 好多游客都是在網(wǎng)絡(luò)上看到一張張有著藍(lán)色別致街巷和房子的圖片開始向往摩洛哥的,也因此記住了舍夫沙萬這個名字。1470年穆萊.阿里.本.拉希德建造了這座城市,1492年以后從西班牙逃到這里的穆斯林?jǐn)U充了這里的人口。直到1920年西班牙占領(lǐng)這座城市之前,這里一直作為伊斯蘭圣域之城不允許非穆斯林進(jìn)入。至今在這里依然可以感受到濃厚的秘境氛圍。</p> <p class="ql-block"> 我們到達(dá)舍夫沙萬后直接上山,山上的西班牙清真寺是的極好的觀景地。一眼望去老城依山而建,一片藍(lán)色映入眼簾。</p> <p class="ql-block">我們和貓咪一起,等待著太陽落山。</p> <p class="ql-block"> 太陽剛落下,清真寺的喇叭就響起了呼喚穆斯林做禮拜的聲音,我們沉浸在信仰的魔力之中。</p> <p class="ql-block">夜色降臨,小城安靜下來了,星星燈火中的藍(lán)色顯得格外動人。</p> <p class="ql-block">我們住的民宿也是藍(lán)色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民宿的餐廳</p> <p class="ql-block">晚餐吃到了牛肉塔吉鍋,牛肉的肉香加上可口的調(diào)料,讓我忘記了對塔吉鍋的抵觸。</p> <p class="ql-block"> 明天我們將進(jìn)入舍夫沙萬小鎮(zhèn)游覽,今夜會不會做個藍(lán)色的美夢呢?</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乐县|
琼海市|
达州市|
贵州省|
利津县|
河津市|
民权县|
凭祥市|
仲巴县|
新乐市|
汪清县|
瑞昌市|
鄂州市|
大竹县|
义马市|
城口县|
贡觉县|
鄯善县|
鞍山市|
稷山县|
吴旗县|
清流县|
方正县|
繁峙县|
张家川|
新河县|
额敏县|
和硕县|
高台县|
天峨县|
林州市|
大庆市|
桃园市|
都江堰市|
岳普湖县|
西乡县|
德安县|
尼勒克县|
凤庆县|
佛山市|
通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