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此文不投稿,不參加《精選》評定,只作為紀念收藏。)</p><p class="ql-block"> 雙江,瀾滄江縱流于東,小黑江橫亙于南,因兩江交匯于縣境東南而得名雙江(上集已介紹過)。</p> <p class="ql-block"> 北回歸線穿境而過,被譽為“太陽轉身的地方”,“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p> <p class="ql-block">何謂“太陽轉身的地方”呢?</p><p class="ql-block"> 回歸線指的是地球上南、北緯23°26′的兩條緯度圈,是太陽每年在地球上直射來回移動的分界線。</p><p class="ql-block"> 北緯23°26′稱為北回歸線,是陽光在地球上直射點的最北界線。</p><p class="ql-block"> 南緯23°26′稱為南回歸線,是陽光在地球上直射點的最南界線。</p><p class="ql-block"> 當太陽直射點從赤道逐漸向北移動,到達最北的位置北回歸線后,就會轉身向南移動,到達最南的南回歸線后,又轉身,向北移動,太陽就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循環 。</p><p class="ql-block"> 所以,南北回歸線被稱為“太陽轉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何謂 “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p><p class="ql-block"> 首先,南北回歸線地帶陽光最為充沛,稱為熱帶,而北回歸線至北緯66·5°地帶稱為北溫帶,再往北就是北寒帶了。</p><p class="ql-block"> 南回歸線至南緯66·5°地帶稱為南溫帶,再往南就是南寒帶。</p> <p class="ql-block"> 其次,這條36800千米的北回歸線,經過地球上16個國家和地區,多屬沙漠和草原地帶,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沙漠,印度巴基斯坦的塔爾沙漠,北美的墨西哥沙漠等等,出現所謂“回歸沙漠帶”。</p><p class="ql-block"> 大自然就是這樣的神奇,唯有經過中國云南、廣西、廣東、福建(海域)、臺灣等幾個地方,卻是另一番景象。</p><p class="ql-block"> 這一帶林木繁茂,郁郁蔥蔥,雨量充沛,物產豐富,被人們稱之為“神奇的回歸綠帶”。</p> <p class="ql-block"> 在我國,這條神奇的線自東向西穿越了臺灣山脈、珠江三角洲平原和云貴高原。</p><p class="ql-block"> 它在云南境內涉及5個地州16個縣,橫跨文山、紅河、玉溪、普洱和臨滄。</p><p class="ql-block"> 在臨滄,它穿越雙江,耿馬,孟定,滄源。</p><p class="ql-block"> 為這些地區帶來了充足的陽光和豐沛的雨水。</p> <p class="ql-block"> 處在北回歸線帶的雙江縣,氣候溫和濕潤,植被茂盛繁多,河道縱橫其中,為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環境。</p><p class="ql-block"> 這片土地上,各種生物和諧共生,生機勃勃,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共同構成了一幅生動逼真的生態畫卷。</p><p class="ql-block"> 這就和國外同緯度的那些干旱炎熱的不毛之地強烈反差,簡直就是一個綠色大氧吧。</p><p class="ql-block"> 有“草經冬而不枯,花非春亦不謝”之說,所以,雙江縣被稱為“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p> <p class="ql-block"> 這是雙江縣城附近的沙河鄉陳家線路邊的村子景觀。</p> <p class="ql-block"> 這哪里像貧困縣,簡直就是天上跌落下來的一顆藍寶石。</p><p class="ql-block"> 難怪了,早在2019年4月30日,雙江縣就將貧困縣的帽子甩到九霄云外了。</p> <p class="ql-block"> 黃橙橙的稻穗正在泛著青綠的稻桿和婆娑的葉條上點頭微笑,一眼望去,就如一道青底黃花的稻簾子。</p> <p class="ql-block"> 拉開這道稻簾子,那寶石般的藍一下子灌到了眼睛里,藍得晶瑩,藍得灑脫,藍得純粹,藍得磊落。</p> <p class="ql-block"> 稻簾的最遠處,這個大舞臺的背景,如同一幅水黑畫。</p><p class="ql-block"> 淡紫色的天空廣闊浩瀚。此時,高壯的群山竟然呈現出它慈愛綿綿的一面,蜿蜒起伏地環繞在周邊,淡淡的紫,薄薄的煙,軟軟的風。</p> <p class="ql-block"> 來不及思索這幅圖畫出自哪位大師之手筆,就被這些個綠色、黃色、藍色、淡紫色……爭先恐后地占領了整個眼球,眨巴眨巴眼睛,這些耀眼的顏色如用雕刻刀深深地鐫刻在大腦當中,留下永恒的印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雙江境內,西北方向的勐庫大雪山最高海拔3233米,東南方的雙江渡口(上集已介紹過)最低海拔670米,地貌高差懸殊,立體氣候特征明顯。</span></p><p class="ql-block"> 地形地貌上,雙江的地貌形似桑葉,主山呈階梯狀層疊,層上峰巒櫛立。這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中部為河谷地帶,形成了獨特的田園風光。</p><p class="ql-block"> 上集中介紹的景亢村就是壩區,甘蔗的主產區就在壩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農耕生產與地理氣候資源息息相關,優越的地理氣候資源是誕生農耕文明的重要條件。</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大自然賦予了植物生長的最佳條件,古老的農耕文化孕育出了最優質的農作產物。</p><p class="ql-block"> 除了種植水稻等糧食作物,還有大量可口的水果,同時,還發展了特色經濟作物,如甘蔗、茶葉等。</p> <p class="ql-block"> 茶葉,這可是雙江的特產,享譽盛名的“冰島茶”就產自邦馬山脈。</p><p class="ql-block"> 勐庫大雪山是邦馬山脈的主峰,也是雙江縣的地標性山峰。</p><p class="ql-block"> 這里不僅以其高海拔著稱,還因其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生態環境而聞名。</p><p class="ql-block"> 這里原始森林茂密,人跡罕至,卻在山腰一帶,孕育著目前發現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千年野生古茶樹群落,這里就是勐庫大葉種茶的發源地,承載著豐富的自然歷史。</p><p class="ql-block"> 被稱為“茶樹基因庫”。</p> <p class="ql-block"> 來到雙江,無論你喜歡不喜歡喝普洱茶,“冰島茶”山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否則就不算到過雙江。</p><p class="ql-block"> 我們從雙江縣城向冰島老寨出發,小德(高德導航)告知,沿214國道和林勐線行30公里,先到達第一個景點:神農祠。</p> <p class="ql-block"> 神農祠位于雙江自治縣勐庫鎮北部南勐河上游,勐庫大雪山萬畝野生古茶樹群落山腳的古茶谷中心地帶。</p><p class="ql-block"> 祠內塑有一尊采用雪花白石雕制而成的炎帝神農塑像,高9.5米,基座9米,寬4米。</p><p class="ql-block"> 整尊雕塑由“山鷹遮蔭鹿喂奶”“神農嘗百草”“耒耜之利”“神農創五谷”等美好傳說故事構成。</p><p class="ql-block"> 塑像基座四周及中心廣場共鋪貼大理青石板530.9平方米,從神農祠牌坊至炎帝神農塑像共有69級臺階。</p> <p class="ql-block"> 對稱建有兩間傳統民族風格房屋。</p><p class="ql-block"> 左為茶展館(以茶之源、茶之魂、茶之歌三個方面用54張圖片展示雙江勐庫大葉茶原生地形象和茶葉產業發展情況)。</p><p class="ql-block"> 右為茶藝館(在墻體上精心制作一幅反映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飲茶習俗為主的壁畫,高2米,長13.8米)。</p> <p class="ql-block"> 《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的荼,即為茶。</p><p class="ql-block"> “茶圣”陸羽在其著作《茶經》中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周魯公。”</p> <p class="ql-block"> 繼女媧伏羲之后,不知隔了若干年代,又出現了一個太陽神炎帝。他和獸身人臉的火神祝融共同治理著南方一萬二千里的地方,是南方的天帝。</p><p class="ql-block"> 太陽神炎帝是一位極慈祥的大神,當他出現在世間的時候,大地上的人類已經生育繁多,自然界出產的食物不夠吃了,慈愛的炎帝教人如何播種五谷,用勞力來換取生活的資源。</p><p class="ql-block"> 炎帝又叫太陽發出足夠的光和熱來,使五谷孕育生長。從此,人類便不愁衣食。</p><p class="ql-block"> 大家感念他的功德,便稱他為“神農”。</p> <p class="ql-block"> 中國茶,源自神農。</p><p class="ql-block"> 神農的肚子是透明的,能看到腸胃和吃進去的東西。</p><p class="ql-block"> 為了知道各種草本的性質,神農就親口品嘗,然后仔細觀察它們在肚子中的變化,這就是“神農嘗百草”。</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神農吃到一種樹葉,這種葉子吃進肚子里后,在里面走來走去,像是士兵在進行搜查,不一會兒,整個腸胃便像洗過一樣干凈清爽,感覺非常舒服。</p><p class="ql-block"> 神農記住了這種葉子,給他起了個名字,叫"茶"。</p><p class="ql-block"> 以后每當吃進有毒的東西,便立即吃點茶,把毒物消滅掉。</p> <p class="ql-block"> 茶文化是炎帝文化的深沉積淀,是中華文化的瑰寶。</p><p class="ql-block">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炎帝神農被中國茶界尊稱為“茶祖”。</p><p class="ql-block"> 每年春茶時節,雙江縣茶農都會在勐庫神農祠舉行祭茶祖先儀式,祭奠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祈愿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愿先祖護千年茶山,百業興旺。</p> <p class="ql-block"> 告別了神農炎帝,我們繼續趕路,大概行了5公里左右,到達第二個景點“冰島湖”。</p><p class="ql-block"> 雙江是水城,水資源豐富,有大小河流106條,屬瀾滄江水系。</p><p class="ql-block"> 除了小黑江和瀾滄江水穿流過境外,還有一條橫穿縣城的母親河——南勐河。</p> <p class="ql-block"> 南勐河發源于臨翔區南美鄉南楞田分水嶺,自北向南流經雙江勐庫、勐勐兩壩,橫穿雙江縣城,先交于小黑江再匯入瀾滄江。</p><p class="ql-block"> 南勐河全長80公里,雙江境內長61公里,匯集60余條支流,多年平均徑流量13.18億立方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南勐河是雙江壩區最主要的干流水源。</span></p><p class="ql-block"> 在南勐河的哺育下,雙江各族兒女得以在雙江這塊沃土上生存和發展,創造了豐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財富,名副其實的“母親河”。</p> <p class="ql-block"> 位于南勐河上游的冰島湖,原稱“南等水庫”,因毗鄰聞名遐邇的古茶村落“冰島”而改名冰島湖。</p><p class="ql-block"> 這是雙江縣已建成的唯一的中型水利工程,呈南北狹長形狀,全長6.2公里,水面面積2502畝。</p> <p class="ql-block"> 這是大門口,正對面就是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 這是大門口的兩根雕塑立柱,左邊的圖藤雕塑代表拉祜族和佤族,右邊的雕塑是代表布朗族和傣族的圖藤。</p> <p class="ql-block"> 冰島湖免費參觀,玻璃棧道觀景臺也是免費的,還可以付費乘坐游船欣賞湖景,感受山水之大美。</p><p class="ql-block"> 迫不及待地沖到玻璃棧道上,瞬間迷醉于眼前這怡人的景色之中。</p> <p class="ql-block"> 盤古撐起的天是在上,需要仰視的呀,咋的了,這天怎就掉水里了呢?</p> <p class="ql-block"> 那些個潔白的云朵,如一群白絨絨的羊羔,悠悠然地在清澈的水中休閑慢游。</p> <p class="ql-block"> 這水,剛才還是清凌凌藍瑩瑩的,一轉身,咋又變成清汪汪綠絲絲的了?</p> <p class="ql-block"> 怎能冷落了岸邊的小野花呢,這不,它們婀娜雅致的身姿如同繡娘用針線繪制在這片天然水面上妙曼的國風古韻。</p> <p class="ql-block"> 手持一把團扇,輕輕掩面,那模樣真是婉約極了,仿佛宋詞中的佳人。</p> <p class="ql-block"> 急忙順著臺階往下走,多想近距離接觸到佳人。</p><p class="ql-block"> 未靠近,就嗅覺一陣淡淡的香,仔細品來,野花嗎,還是羊羔乳香?水霧嗎,還是水草清香?</p><p class="ql-block"> 咋就沒有脂粉氣味呢?</p> <p class="ql-block"> 宋詞佳人哪去了?</p><p class="ql-block"> 眼前這位是從詩經中走出來的啊!</p> <p class="ql-block">“野有蔓草,零露漙兮。</p><p class="ql-block">有美一人,清揚婉兮。</p><p class="ql-block">邂逅相遇,適我愿兮。”</p> <p class="ql-block">“野有蔓草,零露瀼瀼。</p><p class="ql-block">有美一人,婉如清揚。</p><p class="ql-block">邂逅相遇,與子偕臧。”</p> <p class="ql-block"> “婉如清揚”!</p><p class="ql-block"> 清揚婉兒!怎不叫人魂牽夢縈,不忍離去。</p> <p class="ql-block"> 但還得繼續趕路。</p><p class="ql-block"> 小德(高德導航)告知,距離冰島老寨還有2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 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婉兒”,沿林勐線繼續行馳。</p><p class="ql-block"> 本以為見不到“婉兒”了,哪不知,這段林勐線是沿著南勐河一直向北而修的,所以,一路的風景更是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 “婉兒”一直伴隨著我們一路前行,再見她時,又不同于之前了。只見:</p><p class="ql-block">“忽聞水上琵琶聲,</p><p class="ql-block">猶抱琵琶半遮面。”</p> <p class="ql-block">“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p><p class="ql-block">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p> <p class="ql-block">“春江花朝秋月夜</p><p class="ql-block">如聽仙樂耳暫明。”</p> <p class="ql-block"> 琵琶的聲音一直縈繞在耳邊,久久回不過神來。</p><p class="ql-block"> 轉一個彎是一個景,曲兒婉轉悠揚;再轉一個彎,又是另一個景,曲兒變得鏗鏘激昂。</p><p class="ql-block"> 就這樣,轉一個彎停下來觀賞一番,再轉一個彎又停下來看上一看,走走停停,這十來公里的路大約走了一小時。</p><p class="ql-block"> 總覺得還沒過足癮,意猶未盡,戀戀不舍。</p> <p class="ql-block"> 這次是真的與“婉兒”告別了。</p><p class="ql-block"> 道路從山腳向山上爬行,大約行了四五公里左右,就到冰島老寨了。</p><p class="ql-block"> 路上遇見一個寨子,仿佛又看見天上跌落下來的藍寶石,只不過這顆藍寶石藍得有些溫柔,有些靦腆,有些小心翼翼,有些含蓄和內斂。</p> <p class="ql-block"> 一打聽,才知道這就是新的“冰島村”。</p><p class="ql-block"> 冰島老寨,有許多大茶樹,寨子的路旁到寨子的后山處處可見。</p><p class="ql-block"> 之前,這些茶樹大都集中于茶農家的房前屋后,采茶不必走遠路,有的茶樹被派上了拴繩曬衣、拴家畜的公干。</p><p class="ql-block"> 后來,為保護古茶樹,冰島老寨所有的茶農戶都搬遷至新的村,這就是新的“冰島村”。</p><p class="ql-block"> 現在的“冰島村”可是富甲一方,不乏藏著腰纏萬貫,堆金積玉的“茶農”,就連四大銀行都在這里安營扎寨。</p><p class="ql-block"> 回過頭來再看這“冰島村”,腦袋中跳出來的是:富不露相,財不露白,光而不耀,低調謙遜。</p> <p class="ql-block"> 勐庫鎮,兩山夾一壩,中間一條河。</p><p class="ql-block">兩山:邦馬大雪山,馬鞍山</p><p class="ql-block">一壩:勐庫壩</p><p class="ql-block">一條河:南勐河。</p><p class="ql-block"> 南勐河將勐庫分成東半山和西半山,有名的“勐庫十八寨”就是分布在這兩個半山上。</p><p class="ql-block"> 東半山有8個寨子:忙蚌、壩糯、那焦、邦讀、那賽、東來、忙那和城子。</p><p class="ql-block"> 西半山有10個寨子:冰島、壩卡、懂過、大戶賽、公弄、邦改、丙山、護東、大雪山和小戶賽。</p> <p class="ql-block">“勐庫十八寨,寨寨出好茶”。</p><p class="ql-block">東半山:陽光下的茶香</p><p class="ql-block"> 東半山的茶樹因為日照時間較長,茶葉條索挺秀緊結,香氣特別強烈持久,滋味飽滿,口感豐富,生津回甘非常強勁。</p><p class="ql-block">西半山:陰柔之美</p><p class="ql-block"> 西半山的茶樹則顯得陰柔一些,雖然有些苦澀,但化得很快,茶湯香甜滑柔,茶質厚重,回甘醇柔,喉韻非常舒適,耐泡度高。</p> <p class="ql-block">冰島五寨:冰島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勐庫十八寨,寨寨有好茶不假,但是,隨著冰島茶的崛起,一躍成為普洱茶界數一數二的茶區,<span style="font-size:18px;">迅速帶動了冰島老寨周邊四個村寨茶葉的發展,其余寨子相對冰島要弱許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于是有了“冰島五寨”的概念。</span></p><p class="ql-block"> 狹義上的冰島指的是冰島老寨核心產區。</p><p class="ql-block"> 冰島五寨包括冰島、南迫、糯伍、壩歪和地界這五個村民小組。</p> <p class="ql-block"> 雙江作為縣名其實只有80多年的歷史,是個漢化名。</p> <p class="ql-block"> 在此之前,雙江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勐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傣族未進雙江之前,雙江稱濮滿地,有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居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358年,傣族進入勐勐后至1904年,傣族土司曾經統轄過雙江(勐勐),雙江的歷史與傣族不可分割。</p> <p class="ql-block"> 冰島老寨位于勐庫鎮最北部,是勐庫地區海拔最高的傣族寨,也是勐庫地區唯一一個高山上的傣族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冰島”是傣語音譯,1904年以前是傣族村寨,傣語音類似“扁島”,“丙島”,現統一為“冰島”,意為長滿青苔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傣族土司罕廷發于1485年派傣人去西雙版納取茶種在扁島(冰島)栽種,并領導推動勐勐山區種植茶,是雙江茶業的首位規劃者、奠基人。</p><p class="ql-block"> “扁島茶”一直是傣族土司的特供茶。</p> <p class="ql-block"> 如果說1904年以前對雙江(勐勐)茶業最有貢獻的推動者、倡導者、領導者是罕廷發,那么1904年至1950年雙江茶業最大的推動者倡導者,最有貢獻的人應該是彭錕。</p> <p class="ql-block"> 彭錕是云貴總督任命的駐防勐勐的管帶官,彭錕攝政雙江,堅定不移地推行改土歸流,逐步增加各民族的相互往來和平共處,并在山區大力發展茶葉種植培育加工銷售產業,二十年后,雙江就成為云南聲名很高的產茶大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勐庫茶至少在1925年左右已開始在云南引領潮頭,強勢亮相。</p> <p class="ql-block"> 有史料可查,彭錕執掌雙江時,從1908年至1923年,先后有順寧(鳳慶)、緬寧(臨滄)、鎮康、云縣、保山、騰沖的官方和紳民到勐庫引過茶種。</p> <p class="ql-block"> 勐庫在民國初期成為云南最大的茶籽引種地,勐庫茶在民國初年享譽省內外,彭錕功不可沒。</p><p class="ql-block"> 雙江1936年產茶已超過1萬擔,</p> <p class="ql-block"> 我們真幸運,來到冰島老寨大門口,遇到一個小姑娘,她熱情地接待我們,自告奮勇帶我們參觀茶山,邊看邊講解,就如遇上了一個當地導游一般,十分感謝她。</p> <p class="ql-block"> 走在古老的茶樹下,如同來到了一群遠古時代的老者中間,聆聽他們用古老的語言談天說地,時而低聲細語,時而侃侃而談,談到高興處,放聲大笑,好不自在!</p> <p class="ql-block"> 小姑娘只有17歲,現在臨滄職業學院茶葉生產與加工技術專業學習。</p><p class="ql-block"> 利用寒假,回自家茶山幫忙,同時也實地學習考查,掌握第一手資料。</p> <p class="ql-block"> 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坐落于雙江勐庫鎮西北的大雪山中上部,在海拔2200-2750米的范圍內錯落分布,面積達12700多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古茶樹群落于1997年才被發現,2002年12月5日至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多單位聯合組成專家組,對該群落進行了現場考察。</p> <p class="ql-block"> 考察發現,古茶樹整個群落是原生的自然植被,保存完好,自然更新力強,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p> <p class="ql-block"> 專家充分論證了勐庫大雪山野生古茶樹群落是目前國內外已發現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茶種群落,它對進步論證茶樹原產于我國云南以及研究茶樹的起源、演變、分類和種質創新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它表明雙江是茶樹起源中心之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國大葉種茶的王冠最終落歸雙江勐庫。</p> <p class="ql-block"> 勐庫大葉茶最高級別的代表就是冰島茶,冰島茶享譽茶界,聲名遠播,被譽為普洱茶“王后”。</p> <p class="ql-block"> 我不喝茶,這次來冰島茶山,完全是慕名而來。再說吧,作為云南人,也應該了解一些茶的歷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據說,冰島茶葉肥厚、芽峰顯豪、蜜香顯著、滋味濃郁、回甘悠遠、內含物質豐富、水浸出物高,持久耐泡。</p> <p class="ql-block"> 據說,冰島普洱茶長大葉,墨綠色,葉質肥厚柔軟,葉背隆起,葉脈明顯。</p><p class="ql-block"> 毛茶外形粗老,黑條白芽。</p><p class="ql-block"> 春茶湯色金黃透亮,香氣柔和,掛杯持久而不張揚,以花果香為主。</p><p class="ql-block"> 生津快速,口腔內回甘部位較深。</p> <p class="ql-block"> 冰島老寨天然村有4264棵大茶樹,一年真正能夠上市的冰島茶只有5噸左右,非常貴重。</p><p class="ql-block"> 物以稀為貴。</p><p class="ql-block"> 2010年,冰島茶的最高價格就接近了1000元\公斤,以后價格節節攀升,到現在每公斤幾萬元了。</p> <p class="ql-block"> 正因為真正的冰島茶產量極有限。所以每年不是收購鮮葉,而是拍賣樹的采摘權。價高者得之,量非常稀缺,往往在樹上就沒了,所以被稱為“下不了樹的冰島老寨”。</p> <p class="ql-block"> 小姑娘帶領我們來到26號茶樹王,并告訴我們,去年這棵茶樹的采摘權拍買成交價格是188萬。</p><p class="ql-block"> 這簡直就是天價啊!</p> <p class="ql-block"> 躺在古茶樹下,寬厚的茶葉密密匝匝地蓋住天空,陽光只能從縫隙中漏下來,并且被這些葉子折成無數長短不一的射線,竟然變成一個又一個不規則的小亮片,投射到我們身上。</p> <p class="ql-block">光影婆娑,如夢如幻。</p> <p class="ql-block"> 仿佛身上披上了一件掛著亮片的披肩。</p><p class="ql-block"> 一陣山風吹來,茶樹葉你推我拽地嬉笑打鬧起來,那些小亮片也隨之跳起舞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隨著“嘩嘩!啪啪!”的聲音,一陣茶葉的清香撲鼻而來,那是一種獨特的香型,一種融合了野香與蘭香的香氣,香氣直奔鼻腔到達咽喉,感覺微苦后回甘轉甜,沉雄而優雅。</p> <p class="ql-block"> 似乎喝到了一杯冰島老寨,甘甜、清涼、淳美、柔和、絲滑。</p><p class="ql-block"> 仿佛在品味大自然的饋贈。</p><p class="ql-block"> 令人難忘。</p> <p class="ql-block"> 他們說,如果說老班章是霸氣代表,那么冰島老寨就是冰糖般甘甜了。</p> <p class="ql-block"> 今天,雙江全縣共有25萬畝優質生態茶園,茶產業綜合產值42億元,工農業產值19億元,13萬的茶農人均收入5800元。</p><p class="ql-block"> 雙江已成為全國茶產業百強縣、全省茶產業十強縣……</p><p class="ql-block"> 茶產業已成為雙江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茶文化已成為引領雙江推進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引擎,是雙江走向世界的一張重要名片。</p><p class="ql-block"> 愿這片驕傲的葉子讓雙江更加奪目生輝!</p><p class="ql-block"> 在此,再次感謝兩位小姑娘,謝謝!</p> <p class="ql-block"> 下圖是《景邁、臨滄、彌渡14天自駕游》行程圖。</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武县|
广河县|
湾仔区|
霍林郭勒市|
东方市|
罗甸县|
遂川县|
泾阳县|
上饶市|
和政县|
阿巴嘎旗|
大理市|
博野县|
瓦房店市|
武义县|
富顺县|
墨脱县|
乌拉特前旗|
清丰县|
咸丰县|
东光县|
黔西|
手游|
鸡泽县|
峨眉山市|
金溪县|
澜沧|
遂昌县|
和田市|
定安县|
涿鹿县|
沂水县|
东平县|
宝坻区|
井研县|
新巴尔虎右旗|
景德镇市|
竹北市|
布拖县|
徐水县|
胶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