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明小長假,姑娘從北京來杭州看望我這旅居在杭州的媽媽和大姨。</p><p class="ql-block"> 4月5日吃完早餐,姑娘在杭州租了輛車,帶著我和大姐去莫干山景區游玩兒。驅車50多公里,途經六個隧道,一路風景盡收眼底。行程一個多小時,到達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境內的平原上,這里聳立著一座秀麗嫵媚的山峰,這就是聞名遐邇的避暑勝地——莫干山。</p><p class="ql-block"> 莫干山,屬天目山余脈,主峰塔山海拔720.20米。相傳2000多年前,春秋戰國時代的莫邪、干將鑄劍在此,莫干山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來到后塢集散中心購完票,還需花上65元人民幣,乘坐景區大巴車(含個景點的游覽車)行程35分鐘進入蔭山街換乘中心,下車后你就可以換乘游覽車按照自己選定的景點游玩兒了。</p> <p class="ql-block"> 景區內太大了,每個景點相距較遠,只有坐景區內游覽車一天才能游到(那還得是年輕人),一共有七個景點,我們有選擇地游了五個。</p> 蔭山街換乘中心——劍池 <p class="ql-block"> 進入檢票口,拾級而下。</p> <p class="ql-block">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莫干之美在劍池,劍池之美在飛瀑”。那讓我們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 腳踏青石板路,可以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歲月的滄桑??。幾經上下臺階,終于來到了“觀瀑亭”。</p> <p class="ql-block"> 觀瀑亭:這是一座紅頂的六角亭子,從上到下,可一覽無余。是觀賞劍池飛瀑的極佳處,還可以在此欣賞日出。</p> <p class="ql-block"> 石壁上銘刻有“劍池”兩個遒勁的大字。 “劍池”相傳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劍工干將和妻子莫邪鑄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劍魂”二字是為了紀念干將、莫邪鑄劍的精神與一段動人傳奇故事而刻寫的。?</p><p class="ql-block"> 春秋時期,吳王闔閭想要鑄就一把寶劍,召開一批工匠,其中就有干將和他的妻子莫邪。吳王要求工匠在三個月內鑄成2把寶劍,如果不能成功鑄劍,就要處死這批工匠。干將和莫邪就在山中鑄劍,可是用各種材料和配比,嘗試了好多次,始終沒能成功鑄成寶劍。眼看期限將至,莫邪焦慮地和丈夫討論,鐵汁一直熔不好,該怎么辦呢?干將說:“我的老師冶子鑄劍不鋒利,是把女人嫁給爐神才煉成的。”莫邪聽后,思考了一會兒,剪了自己的頭發和指甲投入熔爐,頓時爐中火光四濺,鐵塊熔化了,干將就用這些鐵水鑄成了兩把寶劍,<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便是莫邪用血肉鑄成的絕世雌雄兩劍。雄劍名為干將,雌劍名為莫邪,莫干山也因此得名。</span></p> <p class="ql-block"> 這是干將、莫邪夫婦鑄劍時的塑像。</p><p class="ql-block"> 干將、莫邪的故事在春秋時期廣為流傳。</p> <p class="ql-block"> 美麗端莊的莫邪持劍在前,身后體魄雄健的干將掄錘欲擊,生動地展現了傳說中的場景,仿佛將人們帶回了那個古老的時代。</p> <p class="ql-block"> 劍池上面有橫跨清溪之上的一頂小石橋,名阜溪橋,橋的石柱兩旁刻有詩句;“劍池飛瀑滌俗慮,塔山遠景足高歌”。這是陳毅《莫干山紀游詞》中的兩句。</p> <p class="ql-block"> 這石壁上??多處石刻。</p> <p class="ql-block"> “橫磨殲虜”???。是抗戰名將馬占山題字。</p><p class="ql-block"> 馬占山他在抗戰期間輾轉來到莫干山。在這里,春秋寶劍的傳說激發了他抵御外侮的決心,于是他刻石明志,題寫了“橫磨殲虜”四個大字,以示自己抗擊敵寇的堅定意志??1。</p> <p class="ql-block"> 這里立有一塊牌子,對64號別墅進行了簡單的介紹。</p><p class="ql-block"> 64號別墅位于奠干山景區蔭山洞的東南邊,劍池上方的溪水旁,原名余杭路。建于1904年,距今已有百年歷史,是莫干山眾多老別墅中保持原貌較好的建筑之一;經原始檔案及《莫干山志》考證,該房為美國基督教復臨安息總會之產業。該別墅是一幢坐南朝北、二層六間,古樸的石木結構,美式風格的老建筑。與著名作家木心先生居住的別墅相鄰,其靜心創作期間常常漫步于此。</p> <p class="ql-block"> 這里真是清凈。小長假期間旅游能覓到這樣一塊靜謐的寶地,是何等的幸福呀!</p><p class="ql-block"> 在這稍作休息,補充能量,繼續下一個景點。</p> 莫干山會議舊址(大教堂) <p class="ql-block"> 乘坐景區游覽車來到了“莫干山會議舊址”(大教堂)450號。</p><p class="ql-block"> 這座大教堂是由美國傳教士海依士所建,1923年7月15落成。是莫干山建筑群中典型的中世紀城堡式建筑。舊稱“聚會堂”,為耶穌教徒活動場所。上世紀五十年代后,改做大會堂,供大型會議、電影放映用,1984年9月12日“莫干山會議”曾在此召開,2018年莫干山管理局籌措資金進行修繕,重新對外進行開放。</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的建筑風格獨特,整幢別墅以石徹筑,包括石墻和石柱。內部設計精美,地上鋪有西式馬賽克地磚,窗戶和門上裝飾有彩色玻璃?。</p> <p class="ql-block"> 教堂共有三層,進門即為禮堂,可容納約六百人,舞臺設計使得所有觀眾都能清晰地看到演講者?。二樓現為咖啡廳,一樓則未對外開放,用作酒窖?。</p> <p class="ql-block"> 窗戶采用的是五彩琉璃玻璃,它不僅色彩豐富,寓意深遠,還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與歲月的滄桑,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 五彩琉璃玻璃外觀美麗、奢華,件件都是完美的藝術品??。</p> <p class="ql-block"> 這是二樓的咖啡??廳,早已坐滿了游客。</p> <p class="ql-block"> 莫干山會議 </p><p class="ql-block"> 1984年9月3日至10日,在莫干山召開第一次全國性的中青年經濟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史稱“莫干山會議”。會議由《經濟學周報》、《經濟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聯合發起。在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前夕,中國改革的關鍵時期,由中青年經濟學者自己發起、自己組織召開了這次學術討論會。</p><p class="ql-block"> 當年,用不講關系、不講學歷、不講職稱、不講職業、不講名氣,憑論文水平確認代表資格的方式,從全國各地選拔了124名中青年經濟學者上莫干山開會,探討中國改革的方向,集他們的思想精華,針對即將全面展開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提出一些具體的改革方案和思路供中央參考。會議分成八個專題小組展開討論,中心議題是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會后形成了《價格改革的兩種思路》等七個專題報告上報國務院。會議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一是會議提出的放調結合的價格雙軌制改革思路被國務院采納,標志著中國正式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也標志著以價格改革為中心的城市改革找到了一個比較務實的方案。二是會議使一批中青年經濟學者脫穎而出走上歷史舞臺,如當年參會的王岐山、馬凱、周小川、樓繼偉、李劍閣、周其仁、黃江南、田源、華生、張維迎、賈康、常修澤等。莫干山會議不僅為此后的改革開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也對當代中國經濟改革產生了重要影響,標志著中青年經濟學者作為一個有時代責任感的群體歷史性崛起,“中青年”成為了社會廣泛認可的改革時代的新名詞,也是中青年經濟工作者“第一次集體發聲”,被稱作“經濟改革思想史的開創性事件”,永載史冊。</p> <p class="ql-block"> 2012年中青年改革開放論壇(新莫干山會議)在此召開! </p><p class="ql-block"> 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黨的十八大召開前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我們在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的同時,也面臨日益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國際上,對我國將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甚至“經濟破產”的論調不絕于耳;國內也出現了觀念、利益和社會階層分化的趨勢,對于未來改革開放的路徑和重點更難達成共識。中國到了加快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關鍵時刻,有必要再一次發揮中青年學者的熱情和智慧,營造深化改革、推進開放的社會氛圍,務實探討下一步改革開放的對策,促進對未來中國發展戰略的整體謀劃。</p> <p class="ql-block"> “莫干山七劍客”?是指2012年參加莫干山會議(中青年改革開放論壇)的七位經濟學家,他們是1984年首屆莫干山會議的代表,因在改革討論中的突出貢獻而被媒體戲稱為“七劍客”。七人包括:</p><p class="ql-block">高尚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名譽會長)</p><p class="ql-block">賈康(財政專家)</p><p class="ql-block">華生(經濟學家,聚焦城市化問題)</p><p class="ql-block">王小魯(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p><p class="ql-block">常修澤(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教授)</p><p class="ql-block">李羅力</p><p class="ql-block">李曉西</p> <p class="ql-block"> 走出大教堂,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每每國家面臨危難之際,中青年經濟學者都脫穎而出,走向歷史舞臺,用他們的大智慧,解救國家于水火之中。感嘆……!</p> 走進“大坑”景區 <p class="ql-block"> 進入“大坑”景區,小牌牌的溫馨提示讓我少走了不少“彎路”。</p> <p class="ql-block"> 大坑景區的入口有一個牌坊“垛子口”,牌坊一側有上山步道,也是進入大坑景區的必經之地。</p> <p class="ql-block"> 沿著青石板路前行,兩側的小花怒放著,在葉片的襯托下,絢麗多彩</p> <p class="ql-block"> 進入了軍事重地,禁止入內。一下子沒了方向。一位環衛工人告訴我,你如果有體力就往右拐繞一圈,不然就走左側,看了一下指示牌,還是走捷徑吧。從左手邊,走青石板路,去一天門、二天門。</p> <p class="ql-block"> 上山前,姑娘給我和大姐每人買了個登山棍兒。看,兩位70多歲的老人,拄著拐杖的節奏伴隨著老人穩重的步伐,散發出歲月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 拄著拐杖前行,即是安全的保障,又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不要小看這輔助工具,里面承載著多重意義。</p> <p class="ql-block">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徒步,看到“一天門”這塊大石頭,想登上去,看看登山的石階感覺有些難度,還是放棄吧,歲數大了,別逞強,來過就好,不一定非要參與。決定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 登不上去就看看天門簡介:</p><p class="ql-block"> 天門,從地質學角度看,其成因與火山巖巖體構造斷裂及巖石巖性、節理有關,一天門、二天門即是各由同一塊巖體斷裂、位移而形成僅可容一人側身而過的石門奇觀。還有將軍石、聚仙臺、窺仙石等景觀。巖下的臘梅園,種植了臘梅、西南臘梅、夏臘梅、美國臘梅、柳葉臘梅等,從嚴冬到春、夏、秋次第開放,也堪稱一絕。</p> <p class="ql-block"> 這一路??多處觀景臺,適合徒步拍照。就我而言,還是歇歇這老腿吧,悠著點,保存實力,留給下一個景點。</p> 毛主席下榻處(皇后飯店) <p class="ql-block"> 莫干山皇后飯店,是一個建筑群,最有名的是126號別墅。1954年3月,毛主席在杭州主持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期間,親臨莫干山視察并在此下榻休息。 </p> <p class="ql-block"> 站在觀景臺上俯視著莫干山的民國別墅,隱藏在茂密的竹林深處,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站在高處遠眺,可以看到這些別墅半掩于竹海和云霧之間,遠處連綿的山巒在天地間延伸。</p> <p class="ql-block">1894年,美國基督教教士佛利甲碰巧來到莫干山,對這里的自然環境和自然風景大為驚嘆。他回到美國之后,在美國報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盛贊莫干山之美,引起了不少外國人的好奇,莫干山名氣更大了。沒多久,美國傳教士伊文思慕名而來,并在莫干山買地筑房,引發潮流。越來越多知名人士在莫干山蓋房,各家建筑風格各異,有美式建筑,有歐式建筑,也有中國傳統建筑,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別墅群。</p>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主席下榻處。</p> <p class="ql-block"> 拾級而上,來到了126號別墅。</p> <p class="ql-block"> 莫干山 126 號別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它始建于 1910 年,由當時著名的民族企業家、慈善家陸潤庠所建。陸潤庠在清末民初時期,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奮,創建了龐大的商業帝國,成為一代商界傳奇。</p><p class="ql-block"> 126號別墅還有一個名字,那就是“皇后飯店”,毛主席就下榻于此。</p> <p class="ql-block"> 進入展廳,游客們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毛澤東的一首《七絕·莫干山》:</p><p class="ql-block"> 翻身復進七人房,回首峰巒入蒼茫。</p><p class="ql-block"> 四十八盤才走過,風馳又已到錢塘。</p> <p class="ql-block"> 莫干山126號別墅,建于1934年。1954年3月,毛澤東主席在杭州主持制定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期間,親臨莫干山視察,下榻于此,井留下詩作《七絕·莫干山》,這幢別墅也因此與憲法結緣。</p><p class="ql-block">館內展示分為三部分:</p><p class="ql-block">第一展室:毛主席在莫干山,再現毛主席下榻時的情景;</p><p class="ql-block">第二展室:依憲治國,展示歷部憲法制定與修訂過程;</p><p class="ql-block">第三展室:領導關懷,呈現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在莫干山視察。</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在莫干山。</p><p class="ql-block"> 1954年3月初,在杭州主持起草制定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期間,毛主席曾親臨莫干山視察,對莫干山的風光景物、竹海松濤贊嘆不已,作出“莫干山應當成為全國綠化的典范”等重要指示并寫下了《七絕·莫干山》。</p><p class="ql-block"> 1957年7月,毛主席在上海干部會議上講哲學時,還將莫干山十八盤山路與事物運動規律聯系起來,形象地說“世界上的事情總是曲折的,比如走路,總是這么彎彎曲曲的。莫干山你們去過沒有呀?上下都是一十八盤。社會的運動總是采取螺旋形前進的。”</p> <p class="ql-block"> 這是毛主席用餐處。</p> <p class="ql-block"> 警衛人員值班室。</p> <p class="ql-block"> 屋內的陳設簡單而質樸,每一件物品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臥室。</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語錄:“一個團體要有一個章程,一個國家也要有一個章程,憲法就是一個總章程,是根本大法”。</p> <p class="ql-block"> 以憲治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p><p class="ql-block"> 1949年9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并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p><p class="ql-block"> 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主席帶領憲法起草小組成員在杭州歷經77個日夜,起草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草案初稿。 1954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經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全票通過。因其在1954年頒布,故稱為“五四憲法”。</p> <p class="ql-block"> 憲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擁有最高法律效力。</p><p class="ql-block"> 自1954年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后,憲法及其實施普遍受到尊重,憲法本身也隨著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完善。20世紀,憲法經歷三次大的修改,分別于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1982年12月4日頒布,簡稱“七五憲法”、“七八憲法”和“八二憲法”。</p> <p class="ql-block"> 憲法修正:</p><p class="ql-block">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布局,開啟了中國法治新時代。2018年3月11日,經過第五次修正,于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p> <p class="ql-block"> 習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間,多次親臨莫干山視察指導,對莫干山的保護與發展作出重要指示:一要深化改革。要引入競爭機制開放經營,按經濟規律辦事;旅游是今后的一大產業,管理局要把這個產業搞好,成為全省旅游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二要搞好規劃。莫干山這么豐富的自然和歷史文化資源,都要在統一規劃的指導下進行建設,千萬不要守攤子。三要整合資源。要專門進行深入研究,整合現有旅游資源和資產,保護挖掘名人文化。四要豐富旅游活動。與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等結合,完善項目配套,發揮莫干山自然優勢,走生態之旅、健康之旅;同時,要上下聯動,合作雙贏,更好更快建設發展莫干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新中國成立后,浙江歷屆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視莫干山的保護和發展,森林植被、各勝古跡、別墅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有愛利用,將“昔為中外大亨壟斷之地”的莫干山,建設成了人民大眾休閑旅游日的地。多年米,黨和國家領導人也非常關心莫干山的發展,多次蒞臨視察。</p> <p class="ql-block"> 黨和國家領導人在莫干山視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剛剛從濃厚的政治氛圍中走出來,一下子就進入經典的浪漫別墅區,反差有些大,叫我捋捋。</p> <p class="ql-block"> 別墅整體呈現歐式的石頭城堡風格,由大塊條石砌成,被四周高大蒼翠的樹木所環抱,顯得格外清幽雅靜。</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這些別墅之間,仿佛置身于一個“世界建筑博物館”,讓人感受到一種身臨其境的異國風情。</p> 武陵村——蔣介石官邸 <p class="ql-block"> 武陵村,莫干山屋脊頭崗頂上,地勢高曠景觀壯美,自成天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置身于觀景臺中,遠眺巍峨的莫干山,還有藏于林中的歐式別墅,跟著這場景想象一下民國時期富人,他們的生活何等富足優越。</p> <p class="ql-block"> 蔣介石官邸。</p><p class="ql-block"> 1948年7月底,這里曾作為蔣介石的臨時總統官邸。</p> <p class="ql-block"> 莫干山松月廬是蔣介石與宋美齡的重要活動場所,也是中國近現代史的關鍵見證地。? ? 這座別墅位于莫干山武陵村,由上海船商陳永青于1933年建造,因周圍古松環繞、二樓陽臺形似新月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所謂“幣制改革會議”,決定發行“金圓券”,都是在這里舉行的。</p> <p class="ql-block">蔣介石與莫干山:</p><p class="ql-block"> 蔣介石(1887~1975),乳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后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溪口人。1907年考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1908年春,被選送留日,入振武學堂炮兵科。</p><p class="ql-block"> 1927年12月,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上海大華飯店舉行完婚禮后,受結拜兄弟黃郛邀請,首次登上莫干山,在“白云山館”與宋美齡開始了蜜月生活。</p><p class="ql-block"> 1937年3月,蔣介石又一次登上莫干山,再住白云山館。23日,周恩來、潘漢年與蔣介石、張沖在此進行了第二次國共合作談判,這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后,兩黨領導人的初次正式會晤。最終促成“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敵之責”的廬山談話的發表。周恩來這樣評價這次和談:“一上莫干,二至匡廬,合作之局以成”。談判結束后,蔣介石在莫干山小憩,并到莫干鎮</p> <p class="ql-block"> 蔣介石的侯見室。這里的家居基本上是按照原有的布局擺放的。</p> <p class="ql-block"> 蔣介石的辦公室。</p> <p class="ql-block"> 蔣介石的休息室。</p> <p class="ql-block"> 蔣介石和宋美齡夫婦在這里度過了他們的新婚蜜月。</p> <p class="ql-block"> 離開“松月廬”已是下午申時,還剩兩個景點沒游到,只能放棄,留點遺憾。</p><p class="ql-block"> 不是有這么句話嗎“人生無需太圓滿,留點小遺憾才更真實呀”。</p> <p class="ql-block"> 莫干山,民國名人隱居的天堂。我國的第一部憲法在這里誕生。第一次全國性的中青年經濟學術討論會在這里召開。多少名人來這里度假,多少領導人蒞臨視察,將“昔為中外大亨壟斷之地”建設成了人民大眾休閑旅游的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莫干山,每一步都是風景,每一刻都值得珍藏”?。</p> <p class="ql-block"> 排隊乘坐景區游覽車下山去后塢游客集散中心。一天就這樣匆匆而過……</p> <p class="ql-block"> 游玩兒一天了,三人來到“外婆家”滿足一味蕾。</p> <p class="ql-block"> 難以抗拒的美味,讓心情變得美好,一天的疲憊瞬間消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东省|
曲靖市|
色达县|
松滋市|
武乡县|
高青县|
潮安县|
博爱县|
柘荣县|
白沙|
吴旗县|
道孚县|
虹口区|
阿坝县|
桃园市|
通河县|
上饶县|
独山县|
策勒县|
巴里|
平江县|
仲巴县|
崇信县|
商南县|
定襄县|
辽中县|
阿荣旗|
东城区|
彰化市|
郓城县|
绍兴市|
穆棱市|
调兵山市|
萝北县|
兴仁县|
九龙坡区|
天峨县|
公安县|
本溪|
青海省|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