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剛結束冰島的旅程,又要飛越挪威海。不到兩個半小時,我們乘坐的飛機就降落在法羅群島唯一可以起降國際航班的機場~沃格島機場。在機場提出越野車,開始了法羅的自駕之旅。</p> <p class="ql-block">▼沃格島機場(Vagar Airport)</p> <p class="ql-block"> 比起冰島,法羅群島可稱之為彈丸之地。18個島嶼加起來的面積不過1399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萬。大多數居民遠離大城市的喧囂,分散居住在17個小島上,常年過著捕魚、牧羊的生活。歷史上曾是挪威的一個省,現為丹麥的海外自治領地。它位于挪威海和大西洋中間,介于挪威和冰島之間,遠離大陸。我們此次之行,將要用5天時間到訪5個島嶼13個村鎮和首府托爾斯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法羅群島位置圖(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航拍法羅群島</p> <p class="ql-block"> 十月初,多云多雨的法羅群島更顯孤寂和荒涼,所到之處不見樹木,只見草黃。海鸚飛走了,旅客也少了。盡管這樣,也掩飾不住這座群島的天生麗質。大海與懸崖的碰撞交融,村莊與峽灣的完美結合,茅草房的色彩搭配,都會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十月的牧場</p> <p class="ql-block"><b>第一站:伯烏爾(B?ur)村</b></p><p class="ql-block"> 一個具有600多年歷史,有72居民的村莊。面對峽灣,景色別致,周邊有徒步線路。距沃格島機場大約5公里,交通通暢。</p> <p class="ql-block">▼村莊依山傍灣</p> <p class="ql-block">▼房頂都種植了草坪,冬暖夏涼。</p> <p class="ql-block">▼峽灣、島嶼和兩處海蝕石渾然一體構成畫卷。</p> <p class="ql-block">▼叫作<b>Tindholmur島的海蝕石,</b>無人居住,有五座山峰,景色別致。</p> <p class="ql-block"><b>▼Drangamir(拱門)海蝕石,</b>是法羅群島最獨特的景點之一,可徒步近觀,也可撐船穿行。</p> <p class="ql-block"><b>第二站:戈薩達魯爾村(Gasadalur)</b></p><p class="ql-block"> 是法羅最后一個通公路,僅有居民13人(2023年),建在懸崖之上的小村莊。村內小溪直落大西洋,成為入海瀑布奇觀。距沃格島機場10公里左右,需經過一條隧道。</p> <p class="ql-block">▼建在山腳之下懸崖之上的小村</p> <p class="ql-block">▼入海瀑布</p> <p class="ql-block"><b>第三站:瑟瓦格村(S?rvágur)</b></p><p class="ql-block"> 是法羅第一大村莊,人口達到1150名。建于公元825年(法羅群島前100-150年),被認為是最古老的定居點之一,距沃格島機場2公里,我們下榻民宿于此。</p> <p class="ql-block">▼沿峽灣建設的美麗村莊</p> <p class="ql-block">▼U型峽灣、多彩建筑、海邊足球場,一個充滿故事的古老村莊</p> <p class="ql-block"><b>第四站:海上懸湖。</b></p><p class="ql-block"> 雷蒂斯瓦頓湖(Lake Leitisvatn)是法羅群島最大的湖泊,面積3.4平方公里。由于從一定角度觀察時,會產生視覺上的錯覺,仿佛該湖盤旋于海上,加之湖的水深達到60米,低于海平面30多米,因此被稱為海上懸湖。位于沃格島,距機場約10分鐘路程。入口處不太好找,需做好功課。從入口購票,徒步到湖的盡頭登上懸崖,需要一個多小時。</p> <p class="ql-block"><b>▼雷蒂斯瓦頓湖(Lake Leitisvatn),</b>形狀似半月。</p> <p class="ql-block">▼順時針遠望,湖海連成一片。</p> <p class="ql-block">▼湊近觀看,湖水仿佛懸臥在海上。</p> <p class="ql-block">▼走至盡頭,湖水流入大海。</p> <p class="ql-block">▼懸湖入海口兩側是筆直陡峭的懸崖,最高達142米。</p> <p class="ql-block"><b>第五站:薩克森(Saksun)村</b></p><p class="ql-block"> 這是位于斯特萊默(Stremoy)島西北部,四面環山,只有11人居住的美麗小村莊。有意思的是,村莊坐落在奇特的潟湖之上。潟湖有漂亮的黑沙灘和狹窄出海口,旁邊還有一座白色的草皮屋頂教堂,教堂對面有一細長的瀑布,漲潮時海水會灌滿整個潟湖。</p> <p class="ql-block">▼薩克森(Saksun)村,房屋都是草皮屋頂。</p> <p class="ql-block">▼唯一的公廁也是草皮屋頂。</p> <p class="ql-block"><b>▼潟湖全貌</b></p> <p class="ql-block"><b>▼黑沙灘和出海口。</b>潟湖曾經是天然的峽灣,出海口很寬,可以通過大型船只。因特大風沙災害,堵塞了出海口的航道,成為潟湖。退潮時,人們可以沿峽灣沙灘漫步。</p> <p class="ql-block">▼瀑布飛瀉湖中</p> <p class="ql-block"><b>▼薩克森教堂。</b>歷史可以追溯到1111年。白色的建筑,綠色的屋頂,環境幽靜,適合進行冥想和婚禮等活動。不僅是當地的重要宗教場所,還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意義。</p> <p class="ql-block"><b>第六站:福薩瀑布(Fossa Waterfall)</b></p><p class="ql-block"> 位于斯特萊默(Streymoy)島北部,靠近村莊哈爾達斯維克( Haldarsvik) 和加薩達魯爾(Gásadalur) 。</p> <p class="ql-block">▼福薩瀑布是法羅群島最高的瀑布,共有兩層,高140米。徒步的起點就在公路邊,從起點到觀景的位置,只需20分鐘。</p> <p class="ql-block">▼福薩瀑布以其深色玄武巖墻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b>第七站:哈爾達斯維克(Haldarsvik)小鎮</b></p><p class="ql-block"> 被稱為教堂小鎮。位于斯特萊默(Streymoy)島的東北部村莊,人口170余人。島上的石頭教堂是整個法羅群島唯一一個八邊形教堂。</p> <p class="ql-block">▼寧靜的小鎮,在前往特約努維克(Tj?rnuvik)的途中經過此地,距福薩瀑布不遠。</p> <p class="ql-block">▼瀑布小溪流經鎮中。</p> <p class="ql-block">▼建在峽灣岸邊的八邊形教堂,正在維修中。</p> <p class="ql-block"><b>第八站:特約努維克(Tj?rnuvik) 村</b></p><p class="ql-block"> 是斯特萊默(Streymoy)島上最北端的村莊,人口約60人。這是我們在法羅群島所見過的最美村莊之一。</p> <p class="ql-block">▼村莊被高山環抱,隱秘于峽灣的深處。很是驚嘆一千多年前維京人的選擇。如今,交通便利,有多條徒步線路。</p> <p class="ql-block">▼寧靜的村莊與U型峽灣的完美結合,不僅可以抵御風和浪,而且還構成美圖。</p> <p class="ql-block">▼到過這里的游客,大都會在峽灣海灘上長久佇立。</p> <p class="ql-block">▼在遠處海面上有兩座獨特的海蝕柱,被稱作“巨人”和“女巫”(Risin og kellingin)。傳說在遠古時代,冰島想要占領法羅群島,于是派出巨人和他的女巫妻子去執行這個任務。眼看計劃將要實現,誰知天已破曉,陽光照在他們身上被石化。</p> <p class="ql-block"><b>第九站:艾迪(Eiei)小鎮</b></p><p class="ql-block">? 位于法羅第二大島嶼埃斯特島(Eysturoy)的西北海岸,居民約有700人。歷史可追溯至維京時代,是法羅群島最古老的定居點之一。漁業曾是艾迪的經濟支柱,如今仍保留著傳統的漁船和捕魚方式。小鎮后方聳立著海拔343米的陡峭山峰,山頂附近有一小型湖泊,因其高海拔位置被稱為“懸湖”,夏季是觀測海鸚(Puffin)的佳地。從首府托爾斯港(Tórshavn)駕車到此約1小時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小鎮依山傍水,布局錯落有致,建筑風格各異,色彩五顏六色。</p> <p class="ql-block">▼艾迪擁有法羅群島著名的足球俱樂部EB/Stremur,該隊多次參加歐洲賽事,還孕育了多位法羅國腳。圖為建在峽灣的足球場,仔細看周邊架上了燈具,夜晚也可踢球。在大海邊踢球不知是啥感覺?</p> <p class="ql-block"><b>第十站:杰格夫(Gjógv)小鎮</b></p><p class="ql-block"> 位于法羅埃斯特島(Eysturoy)的東北部,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自然景觀而聞名。小鎮三面環山,盡頭是深水良港,嵌在一條約200米長的峽灣里,被認為是北大西洋最美小鎮之一。從沃格島(Vágar) 機場驅車一個多小時即可到達。</p> <p class="ql-block">▼斑斕小鎮,最美村莊,“一幅油畫”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小鎮被山脈環抱,被海灣環繞,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珍貴饋贈。</p> <p class="ql-block">▼U型峽灣正前方長長的島礁,成為了大風和大浪的天然屏障。</p> <p class="ql-block">▼小鎮的中心,有一座以設計簡約而古樸著稱的教堂。始建于1929年,是小鎮標志性建筑之一,在這里可以感受法羅群島獨特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小鎮以獨特的建筑風格而聞名,引眾多游人前來打卡觀賞。</p> <p class="ql-block">▼小鎮為鳥兒們建設了人工鳥巢,令游人贊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b>▼第十一站:富寧格(Funningur)小鎮</b></p><p class="ql-block"> 是法羅埃斯特島(Eysturoy)西北部的一個寧靜小鎮。背靠斯萊塔拉山(Sl?ttaratindur),面朝北大西洋。以其寧靜的氛圍和壯麗的自然景觀吸引了眾多游客。距法羅首府托爾斯港(Tors havn) 約兩小時車程。</p> <p class="ql-block">▼小鎮規模不大,人口僅51人。</p> <p class="ql-block"><b>▼富寧格教堂(Funningur Church)</b></p><p class="ql-block"> 是法羅群島的重要宗教和文化地標之一,具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保留有草頂結構的獨特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獨特的建筑,溫馨的設計,給人以寧靜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b>第十二站: 北達爾村(Noreradalur)</b></p><p class="ql-block"> 是法羅群島斯特萊默島(Streymoy)上的一個極小定居點。它以獨特的U型峽谷和深邃的峽灣而聞名。地理位置較偏,交通不便,距首府托爾斯港約20分鐘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小村隱秘于山谷峽灣,U型山谷好似巨大金盆盛滿銀水,遠遠望去猶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山谷深處的小村,面朝大海,幾戶人家,幽靜安寧。</p> <p class="ql-block">▼村莊周圍都是茂密的草甸,是個難得的天然牧場。有條公路延伸至峽灣。</p> <p class="ql-block"><b>第十三站:奇爾丘伯烏爾( Kirkjub?ur</b></p><p class="ql-block"><b>又譯基爾丘伯烏爾) </b></p><p class="ql-block"> 是法羅群島最著名的歷史文化村落之一,位于斯特萊默島(Streymoy)西南海岸,距首府托爾斯港約10公里。</p> <p class="ql-block">▼這個僅有10人居住的小村莊,背靠猶如城墻的陡峭山崖,面朝北大西洋,在12-16世紀是法羅群島主教的駐地。</p> <p class="ql-block"><b>▼圣奧拉夫教堂(Olavs kirka)</b>建于12世紀,是法羅群島唯一保存完好的中世紀教堂,至今仍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b>▼奇爾丘伯烏爾農舍博物館(Kirkjub?argareur),</b>展示法羅群島從中世紀到近代的生活工具、宗教手稿、捕魚及農耕器具,部分展品與主教時期相關。</p> <p class="ql-block"><b>▼圣瑪格努斯大教堂(Magnus Cathedral)遺址,</b>從未完工的教堂。始建于1300年前,以挪威圣徒馬格努斯(St.Magnus)命名,原計劃建成法羅群島最大的哥特式教堂。</p> <p class="ql-block"><b>第十四站:廷加內斯(Tinganes)</b></p><p class="ql-block"> 是法羅群島首府托爾斯港(Tórs havn) 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半島,位于托爾斯港東側,三面環海。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9世紀維京時代,法羅群島最早的議會(L?sning) 在此建立。如今,這里設有重要的政府機構,包括法羅群島自治政府的辦公場所。</p> <p class="ql-block">▼廷加內斯的建筑,依然保留了維京時代草皮屋頂的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自治政府重要部門辦公室一條街</p> <p class="ql-block">▼自治政府總理辦公室</p> <p class="ql-block">▼自治政府財政部辦公室</p> <p class="ql-block">▼自治政府辦公樓</p> <p class="ql-block"><b>第十五站:卡爾斯島(Kalsoy) </b></p><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們法羅觀光的最后一站。卡爾斯島位于法羅群島東北部,是一個狹長而神秘的小島,長18公里,寬僅一公里,居民不足150人,分散在四個寧靜的村莊中。有一條主路連接通往各個村莊,途中需要穿越4條單車道隧道,非常狹窄。感嘆政府為打通南北的交通,在島上建設四條隧道。很重要的原因是:島上有卡盧爾燈塔(Kallur Lighthouse)、海豹女雕像(Kópakonan) 著名景點,以及壯麗的懸崖等自然景觀。島上無超市、餐館或ATM,需自帶食物,感受與世隔絕的寧靜。</p> <p class="ql-block"><b>▼卡爾斯島位置圖</b>(來自網絡)。箭頭所指就是卡爾斯島,因其形狀酷似一支笛子,被稱為“笛子島”,上島需要乘坐輪渡。</p> <p class="ql-block">▼法羅群島第二大城市克拉克斯維克輪渡碼頭。一大早我們駕車提前半個小時到此候渡。從這坐乘20分鐘的輪渡,抵達卡爾斯島的敘茲拉達盧爾(Syderadalur) 村的港口。</p> <p class="ql-block">▼輪渡途徑<b>敘茲拉達盧爾村(Syeradalur) </b>,這是卡爾斯島最南端的村莊,是探索卡爾斯島的起點。</p> <p class="ql-block">▼輪渡<b>途徑敘茲拉達盧爾燈塔(Syeradalur Lighthouse) ,</b>這是位于卡爾斯島最南端的燈塔。</p> <p class="ql-block"><b>▼特羅拉內斯(Tr?llanes)村,</b>是島上最北端的村莊,人口不足20人。重要的是,這是前往卡盧爾燈塔和探索懸崖峭壁景觀的出發點。</p> <p class="ql-block">▼游客在村頭等待購買景區門票,在近30人的游客中,只有四名歐洲游客,其余全是中國人。從這出發步行到卡盧爾燈塔,小路崎嶇泥濘,行走緩慢,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b>▼卡盧爾燈塔(Kallur Lighthouse)</b></p><p class="ql-block"> 法羅群島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建于1927年,白色塔身搭配紅色,矗立在島的最北端,背靠300多米的垂直懸崖,腳下是波濤洶涌的北大西洋,一幅嘆為觀止的自然景觀折服眾多到此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燈塔被懸崖和北大西洋環繞,場面蔚為壯麗。此地也成為多部影視作品的取景地,包括詹姆斯·邦德之《007:無暇赴死》(2021),其末日科學家藏身地的場景即取景于此。</p> <p class="ql-block"><b>▼“007墓碑”。</b>這座墓碑位于卡盧爾燈塔旁百米處,由當地政府特地為紀念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邦德而豎立。墓碑的銘文寫著“以此紀念詹姆斯·邦德,1962-2021”。</p> <p class="ql-block"><b>▼海豹女雕像(Kópakonan)</b>是一處融合自然風光與民間傳說的獨特景點,位于島上米克拉達勒村(Mikladalur)。雕像源自法羅民間傳說,講述一名男子偷走海豹女的皮,迫使她成為人類妻子的故事。由雕塑家愛德華·帕特森(Edward Fugl?)于2014年創作,旨在紀念傳說并警示對自然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雕像矗立在小村的峽灣岸邊,面朝北大西洋,周圍是陡峭的懸崖和咆哮的海浪,極具視覺沖擊力。</p> <p class="ql-block">▼村內保留了傳統的草頂房屋,建筑風格唯美。</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沒看到樹木,終于在這最后一個景點看到一棵小樹,為此次孤寂荒美的法羅觀光之旅劃上完美句號。</p> <p class="ql-block">策 劃:韓 娜</p><p class="ql-block">拍攝制作:華 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鲁甸县|
临夏市|
分宜县|
广水市|
洪洞县|
炎陵县|
水城县|
苏尼特左旗|
邹城市|
黔西|
抚宁县|
正镶白旗|
沁阳市|
桂阳县|
凤凰县|
晴隆县|
水富县|
德令哈市|
滦平县|
佛教|
视频|
左权县|
左云县|
顺平县|
大化|
平安县|
方山县|
呈贡县|
湛江市|
兰溪市|
安泽县|
资兴市|
泸西县|
巢湖市|
菏泽市|
邵武市|
鞍山市|
靖安县|
安龙县|
抚顺市|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