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遠處的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鐘樓</p><p class="ql-block"> 位于長龍山西瓜頂(今大通幼兒園旁)由西班牙神父解佩義所建。始建于1871年,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建成竣工。</p><p class="ql-block"> 教堂的眾多建筑,此后相繼在破"四舊"和"文革運動中被人破壞。經歷一百多年風雨侵蝕后,教堂現僅存殘缺破敗的遺址與一座鐘樓,與大士閣遙相呼應,讓東、西方文化在此相互交匯,成為大通的一大特色人文景觀。</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住地乘9路公交車到底站就到大通古鎮</p> <p class="ql-block">大通鎮站</p> <p class="ql-block">公交車在此下車</p> <p class="ql-block">大通牌坊</p> <p class="ql-block">休息亭</p> <p class="ql-block">大通古鎮簡介:</p><p class="ql-block"> 大通,古名淵溪,是笑楚鵲岸之戰的發生地,有"長江在這兒拐彎,大海在這里回頭"的自然奇觀,唐代設"大通水器":宋開寶八年(975年)正式建鎬:清末民初大通商貿業發展至鼎盛,與安慶、蕪湖、蚌埠井稱為安徽四大商紳、屈腹、楊萬里、王陽明、朱元罐、普國藩、彭玉麟等諸多名人都在大通留下 T 印跡。</p><p class="ql-block">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通近代史是一部中國近代史的縮影,先后八次起潮子鵑江 岸。第一次是以19世紀60年代曾國藩、李鴻意等推行洋務運動為背景,大通"湖" 了鹽務報商局。第二次是以19世紀70年代王韜等推行改良主義變法維新為背景、大通"潮"出了大通總商會、輪胎公司等。第三次是以19世紀80年代鄭觀應等人推行的改良派變法維新為背景、大通潮出了織布廠、招商局等。第四次是以中法戰爭失敗改良主義推行變法維新為背景,大通"潮"出了輪船商務局、學堂等,第五次是以康有為、梁啟超等改良主義者推行變法維新為背景,大通"潮"出了報社、郵電局等。第六次是以1900年唐才常、秦力山等發動的大通白立軍起又為背景,大通"潛"出了起義指揮部等。第七次是以1911年安徽省臨時軍政府在和悅測設立為背景,大通"湖"出了五大銀行等。第八次是以1927年陳游、林伯果在大通召開慶祝北伐軍勝利軍民祝捷大會為背景,大通"湖"出了和悅洲裙廠黨支即等。百年來,大通見證了中華民廢命運的慈壯與雄渾。大通現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國家 AAAA 級景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通古鎮導游圖</p> <p class="ql-block">過輪渡到對面江心洲</p> <p class="ql-block">大通產業工會舊址</p><p class="ql-block"> 星大通產業工會產生于大通第八次起潮時期。1927年春、由軍長程漫、政治部主任林伯渠國家領導的北伐革命軍第六軍,捍師東下途經大通。林伯渠同志在駐當時的鹽務機構"鹽務存放處"里,領導建立了大通最早的工人階級組織一產業工會。工會的門帽上高掛起"勞工神圣"四個大字。一時間,前江再岸到處洋溢著一片鼓舞人心的革命景象。</p><p class="ql-block">鹽務招商局舊址</p><p class="ql-block"> 鹽務招商局為大通第一次起涮歷史背量下產生的鹽務機構。渭同治四年(1865年),曾國藩率漁軍鎮壓太平天國農民起又軍,國缺少軍費、奏請明肚準在此設立集中管銷食鹽的"鹽務招商局"、統輸泊江四省(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的鹽務,征收鹽極同時代征座金稅作為軍費。在曾國落親自餐辦下,一座坐西朝東、面對大道、十三進建筑在和悅測大關口建立起來。后由北洋大臣李鴻章接辦、更名為"統席管銷局"。民國3年改為"皖舉被運局"。對國民黨南京政府時期,鹽稅改擊出產地一并交納、鹽務招商局因此名存實亡。</p> <p class="ql-block">大通自立軍起義指揮部舊址</p><p class="ql-block"> 大通自立軍起義指揮部為大通第六次起潮歷史背景下產生的機構。1900年,唐才常等人以長江中下游會黨分子為基礎創建自立軍,任命秦力山、吳祿貞等為大通前軍統領。7月14日,秦力山率自立軍數百人舉行宰牲祭旗儀式,宣布起義。大通自立軍起義雖然最后失敗了,但它與孫中山相繼發動領導的惠州起義、廣州起義遙相呼應,揭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是銅陵歷史上光輝的一頁。</p><p class="ql-block">大通自立軍起義舊址</p><p class="ql-block"> 清末爆發的大通自立軍起義指揮部即設于此。1900年,唐才常等人以長江中下游會黨分子為基礎創建自立軍,任命秦力山、吳祿貞等為大通前軍統領。8月8日,秦力山率自立軍數百人舉行宰牲祭旗儀式,宣布起義。大通自立軍起義雖然最后失敗了,但它與孫中山相繼發動領導的惠州起義、廣州起義遙相呼應,拉開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的序幕,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是銅陵歷史上光輝的一頁。</p> <p class="ql-block">小亭子</p> <p class="ql-block">桃花盛開</p> <p class="ql-block">路邊江豚雕塑</p> <p class="ql-block"> 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基地</p><p class="ql-block"> 坐落在銅陵市郊區大通鎮和悅洲與鐵板洲之間的夾江上,夾江長約1600米,寬約80-200米,江上風光秀美、景色宜人。目前主要保護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微笑天使"一長江江豚,是全國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2021年,被授予"農業農村部銅陵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基地"。</p> <p class="ql-block">乘觀光車去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基地</p> <p class="ql-block">在春江宜遠遠眺銅陵長江大橋,感受"長江在這里拐彎,大海在這里回頭"的江上奇觀。</p> <p class="ql-block">遠眺銅陵長江大橋</p> <p class="ql-block">和悅老街抵達景區</p><p class="ql-block">從和悅渡口到達和悅洲后乘觀光車至國家淡水豚保護區(游覽時長約20分鐘),隨后乘觀光車開啟愉快的環洲游。(游覽時長約55分鐘,乘車時長20分鐘)途中在春江宜遠遠眺銅陵長江大橋,感受"長江在這里拐彎,大海在這里回頭"的江上奇觀。</p><p class="ql-block">穿過無公害蔬菜基地,在展現原住民鄉村生活場景的江心居駐足留影。還有正在規劃建設中的休息驛站,讓你在旅途疲勞中得到身心的放松。</p><p class="ql-block">后乘觀光車抵達和悅老街(游覽時長15分鐘)漫步在胃石極鋪就的街道,記憶一下子被拉到民國時期,來回穿梭的黃包車,沿街叫賣的報童,琳瑯滿目的商鋪……仿佛﹣﹣在眼前重現。</p> <p class="ql-block">參觀和悅老街</p> <p class="ql-block">商號林立 商<span style="font-size:18px;">埠繁榮</span></p><p class="ql-block"> 隨著大通第一次起潮,曾國藩在和悅洲設立鹽務招商局,由于運鹽船只停靠的需要,相應的服務設施迅速在大通興起。</p><p class="ql-block"> "一業興帶來百業興",至清末民初,大通有大小商號、店鋪1200余家,有八大銀樓(利豐、丹鳳、寶慶、天寶、慶和、寶成、寶華、寶霞)、八大商幫(兩湖幫、淮南幫、六邑幫、徽州幫、旌涇幫、池陽幫、青陽幫、五松幫)、八大錢莊(利和、麻豐、怡大、立成、同和、江遠、立豐、升大)等。和悅洲上常住人口達7萬人,大通逐漸成為皖江沿岸的重要商埠及皖南山區的商品集散中心,一躍成為安徽"四大商埠"之一,也博得"小上海"的美稱。</p> <p class="ql-block">浩子巷</p><p class="ql-block"> 位于和悅洲過去的行政中心區,沿巷口兩側分布有稅務局、陳春和國藥、周氏雜貨店、吳氏老屋、錢家客棧、李老輝錢莊等商鋪和機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壽和巷</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被本地居民稱為周家巷。沿巷口散布有天隆醬園、崔氏錢莊吳家老屋、康樂診所等商鋪和單位</p> <p class="ql-block">渡口休息亭</p> <p class="ql-block">大通古鎮風景區</p><p class="ql-block"> 大通因水成驛,因驛成名,曾與蚌埠、安慶、蕪湖并列為"安徽四大商埠",見證繁華無數。雕梁畫棟、白墻黛瓦、青石地板無不散發出久遠而迷人的歲月光澤。一條鵲江將古鎮一分為二,南岸是古樸厚重的瀾溪老街,北岸是飽經滄桑的和悅老街。在古鎮,隨處便能感受到歷史脈搏的跳動。一種真實的穿越感涌上心頭,仿佛一個背影,你就能見到那個飽經風霜的老者,仿佛一個腳步,你就能感受到歲月的痕跡。</p><p class="ql-block"> 這里還住著古鎮的守護者﹣﹣江豚,2700萬年的守候,只為和你邂逅。</p> <p class="ql-block">留影紀念</p> <p class="ql-block">親水平臺</p><p class="ql-block"> 遠眺江心古鎮﹣和悅洲,感受金色晨曦和血色夕陽浸染鵲江江面的絕美畫面。</p> <p class="ql-block">瀾溪老街</p><p class="ql-block"> 老街位于長江南岸江畔,始建于元末明初,歷經多次戰火毀滅與復建,臨街多是小瓦屋面青磚黛瓦馬頭墻的門面房,呈現徽派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此街有著典型皖南傳統商業街市的特點,獨具全球三大特色:安徽中南部近100多年來各個時代不同特色建筑群的自然展示街;世界所有古城鎮中最寬的老街(最窄處也達7米以上);全球唯一鋪四方石的古街(非長條石)。現存沿街店鋪多為清代中后期及民國以后建筑,街面鋪石系明代鋪就,其間經多次翻修,至今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曬魚干</p> <p class="ql-block">土特產</p> <p class="ql-block">銅陵大通</p><p class="ql-block">中國歷史文化名鎮</p> <p class="ql-block">看看導游圖</p> <p class="ql-block">電影院</p> <p class="ql-block">遠眺大士閣</p> <p class="ql-block">遠眺天主教堂一鐘樓</p> <p class="ql-block">大通古鎮風景區全景導覽圖</p><p class="ql-block">大通,古名淵溪,是笑楚鵲岸之戰的發生地,有"長江在這兒拐彎,大海在這里回頭"的自然奇觀,唐代設"大通水器":宋開寶八年(975年)正式建鎬:清末民初大通商貿業發展至鼎盛,與安慶、蕪湖、蚌埠井稱為安徽四大商紳、屈腹、楊萬里、王陽明、朱元罐、普國藩、彭玉麟等諸多名人都在大通留下 T 印跡。</p><p class="ql-block">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通近代史是一部中國近代史的縮影,先后八次起潮子鵑江 岸。第一次是以19世紀60年代曾國藩、李鴻意等推行洋務運動為背景,大通"湖" 了鹽務報商局。第二次是以19世紀70年代王韜等推行改良主義變法維新為背景、大通"潮"出了大通總商會、輪胎公司等。第三次是以19世紀80年代鄭觀應等人推行的改良派變法維新為背景、大通潮出了織布廠、招商局等。第四次是以中法戰爭失敗改良主義推行變法維新為背景,大通"潮"出了輪船商務局、學堂等,第五次是以康有為、梁啟超等改良主義者推行變法維新為背景,大通"潮"出了報社、郵電局等。第六次是以1900年唐才常、秦力山等發動的大通白立軍起又為背景,大通"潛"出了起義指揮部等。第七次是以1911年安徽省臨時軍政府在和悅測設立為背景,大通"湖"出了五大銀行等。第八次是以1927年陳游、林伯果在大通召開慶祝北伐軍勝利軍民祝捷大會為背景,大通"湖"出了和悅洲裙廠黨支即等。百年來,大通見證了中華民廢命運的慈壯與雄渾。大通現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國家 AAAA 級景區。</p> <p class="ql-block">大士閣</p> <p class="ql-block">地藏初開道場</p> <p class="ql-block">大士閣</p><p class="ql-block"> 大士閣位于大通青通河畔,初名相水寺,亦名普濟寺,始建于明代中期,清順治七年(1650年)被皇帝封為"九華山頭天門"。</p><p class="ql-block"> 大士閣作為古時九華山七大叢林之一,史上曾多次被毀,因廣大佛教信徒一直有"不朝頭天門,白上九華山""不拜頭天門,心誠也不靈"之說,因此自上世紀末重建的大士閣,現為銅陵最大的禪林寺院,其香火日盛,名聞遐爾。</p> <p class="ql-block">銅陵最大的禪林寺院</p> <p class="ql-block">國泰民安牌坊</p> <p class="ql-block">住地美鉑酒店遠眺高樓大廈</p><p class="ql-block">銅陵的中央商場</p> <p class="ql-block">樓下車水馬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感謝您的駐足瀏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拒聊!拒花!拒加V信!</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州市|
朝阳区|
克什克腾旗|
镇原县|
资溪县|
都安|
漯河市|
文化|
沅陵县|
屏东市|
鄱阳县|
钦州市|
大厂|
文化|
龙胜|
邯郸市|
和田县|
逊克县|
驻马店市|
白银市|
甘南县|
台山市|
乐山市|
丰宁|
民勤县|
西乡县|
眉山市|
清远市|
宜春市|
常宁市|
屏东县|
永胜县|
呈贡县|
亚东县|
格尔木市|
阿图什市|
汉沽区|
卢龙县|
河北区|
梁平县|
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