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車大峽谷:<div>庫車大峽谷位于位于天山南麓,新疆阿克蘇地區(qū)庫車縣北部,距庫車縣城80公里,維語稱其為“克孜勒亞”,意為“紅色懸崖”。其海拔2800多米,東西走向,是天山融水沖出的一條深50多米、長5公里的地裂縫,有著“神秘大峽谷”和“魔鬼峽谷”之稱。庫車大峽谷是中國十大最美峽谷之一,已被列為國家地質(zhì)公園。<br></div> 庫車大峽谷,以紅褐色山體、神秘地貌、豐富歷史遺跡著稱,集自然美景與人文傳說于一體。 庫車大峽谷為一維吾爾族的年輕牧羊人在1999年盛夏放牧?xí)r發(fā)現(xiàn)的,于2002年元月被評為國家2A級旅游名勝風(fēng)景區(qū),于2003年入選“中國十大最美峽谷”。 由紅褐色的巨大山體群組成,維吾爾語稱“克孜利亞”(紅色的山崖),實(shí)為億萬年風(fēng)雨剝蝕、山洪沖刷而成,大峽谷近似呈南北弧形走向,開口處稍彎向東南,末端微向東北彎曲,由主谷和七條支谷組成,全長5000多米,谷端至谷口處自然落差200米以上,峽谷深一般150米到200米,谷底最寬53米,最窄處0.4米,呈典型的地縫式隘谷,僅容一人低頭彎軀側(cè)身通過。 大峽谷內(nèi)的巖相變化中,有些巖層厚實(shí),有些巖層較薄,平面解理比較明顯,這也充分反映了巖石形成過程中外界環(huán)境(主要是外力作用)對巖層形成的作用和表現(xiàn)。 根據(jù)大峽谷中的地貌形態(tài),巖層可以分為直立褶曲、傾斜褶曲、倒轉(zhuǎn)褶曲等,其中以傾斜褶曲最多見。<br>大峽谷的形成大約發(fā)生在距今兩億年左右,這個(gè)時(shí)期地殼發(fā)生過劇烈的變動(dòng),該地區(qū)的地殼反復(fù)上升或下降,表現(xiàn)出明顯的沉積旋回和巖相變化。 大峽谷內(nèi)沉積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太陽輻射引起的氣候、水文、生物等自然過程對地表巖石的作用。 伊犁老城 到維族家: 維吾爾族家庭:滿院葡萄掛在上面 色彩斑斕,鮮花盛開,美麗的庭院。 特色的維吾爾掛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阳县|
同德县|
望都县|
兰西县|
昭平县|
新巴尔虎右旗|
台南市|
浦城县|
赤壁市|
田林县|
宜川县|
策勒县|
家居|
静海县|
界首市|
汝州市|
长垣县|
章丘市|
新干县|
姜堰市|
浦江县|
大英县|
丰顺县|
益阳市|
卢氏县|
望奎县|
碌曲县|
惠水县|
驻马店市|
佛冈县|
浑源县|
屏边|
元阳县|
建始县|
江都市|
永胜县|
东阿县|
峨边|
阳东县|
桃园县|
龙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