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jìn)藏路線圖 <b>D36 10月16日<br>嘉黎縣—邊壩縣(海拔3700米) 行駛247公里 時間:7:50—19:00</b> 今天的目的地是昌都市邊壩縣,盡管路程只有247公里,但聽聞路況復(fù)雜,尤其是過夏貢拉山,那將是一段驚險刺激的挑戰(zhàn)。 清晨7點50分,再次踏上G349國道。國道沿著山澗河邊曲折延伸,起初路面還算平坦。漸漸地,情況開始變得不妙。<br><br> 從嘉黎縣城向外的100多公里路段,多處發(fā)生塌方和路基塌陷,落石就像幽靈一樣如影隨形。每一次經(jīng)過危險路段,眼睛緊緊盯著前方,仔細(xì)觀察有無意外發(fā)生。 不過,大自然總是公平的,在險情不斷的同時,也賜予了我們絕美的風(fēng)景。途中的峽谷景區(qū),湛藍(lán)的天空仿佛被水洗過一般澄澈,山巒被秋天的色彩暈染得五彩斑斕,深綠、淺黃、火紅相互交融,美得讓人心靈受到震撼。<br><br> 就在我們沉浸在這美景中時,一只小鹿如閃電般一閃而過,急忙停車觀看,它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滿心的遺憾和驚喜。 一路上,還能看到許多朝拜的人,他們以強大的體力和毅力表現(xiàn)出虔誠之心,令人敬佩不已。<br><br> 隨著時代的進(jìn)步,藏民朝拜的行頭也發(fā)生了變化,行裝運送用上裝扮得五彩繽紛的汽車,這也成為旅途中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 距離邊壩縣城約95公里處的金嶺鄉(xiāng),有炯拉措國家濕地公園。這是一個由千年原始冰川斷裂、融化形成的堰塞湖,園內(nèi)有高原河流、湖泊濕地,高寒草原、森林、沼澤和雪山等自然景觀,還有高山兀鷲、高原鼠兔、胡兀鷲、白唇鹿等動物。可惜我們只是匆匆路過,沒能好好欣賞這大自然的杰作。 <b>胡兀鷲</b> 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 <b>白唇鹿</b> 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 翻越一段發(fā)卡路后,高山地貌陡然變化,高大的樹木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灌木。 10點45分,遇上修路,在烈日炎炎之下,只能靜靜等待,直至12點半才放行。接下來是十公里塵土飛揚的土路。<br><br> 下午2點,到達(dá)海拔5298米的夏貢拉山。不巧的是,隧道內(nèi)施工要晚七點才放行,這可把我們急壞了。急忙打聽司機師傅,得知夏貢拉山可以翻越,但山上有雪,道路結(jié)冰十分危險。經(jīng)過一番猶豫,我們決定闖一闖,不行再返回。<br><br> 汽車沿著彎彎曲曲、坑洼不平的泥濘山路搖擺行駛。當(dāng)海拔達(dá)到5000多米時,森林人的動力明顯不足,即便加大油門,依舊行進(jìn)艱難,還發(fā)出噠噠的敲缸聲。無奈之下,停車熄火,切換至L擋運動模式,艱難地爬上山坡。那一刻,心中滿是緊張與期待。 在皚皚雪山中,森林人緩慢地挪動著,我們小心翼翼地駕駛著,尤其是在雪泥地段,絲毫不敢大意。這種緊張刺激的感覺讓旅途變得格外難忘。 終于沖上山頂,望著“征服夏貢拉唯我邊壩人”十個大字,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雖然我不是邊壩人。 歷經(jīng)兩個多小時,成功翻越了長達(dá)25公里的夏貢拉山,這無疑創(chuàng)造了我駕駛生涯的又一里程碑。回頭望著山勢險峻、氣候惡劣的夏貢拉山,心中肅然起敬。它是茶馬古道上前往拉薩最難翻越的雪山,也是十八路軍進(jìn)藏途中翻越最高的一座大山,有著“進(jìn)藏第一險之稱”。<br><br> <p class="ql-block">翻過雪山,駛上鋪裝大道,沒想到又遭遇堵車,上前詢問,又是修路,要晚七八點才放行,真是“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好在6點35分道路放行,晚上7點,安全抵達(dá)邊壩縣云鼎酒店,住宿費220元。全天行駛247公里。</p> <p class="ql-block">今天充滿了驚險和挑戰(zhàn),也收獲了無盡的美景與感動。</p> <b>請看下期(三十二)邊壩縣—洛隆縣</b>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宾市|
建昌县|
阿拉善左旗|
衡水市|
阜平县|
克东县|
顺昌县|
定结县|
辽中县|
米林县|
福鼎市|
宜黄县|
资中县|
佛坪县|
永顺县|
弥勒县|
象山县|
石首市|
当阳市|
梓潼县|
镇坪县|
广水市|
嘉荫县|
湖北省|
海口市|
类乌齐县|
策勒县|
民丰县|
中宁县|
富宁县|
玉田县|
沙田区|
威远县|
湘西|
杨浦区|
西丰县|
梅河口市|
邓州市|
玉山县|
鸡泽县|
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