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漫步舊地,每一步都踏出了回憶的漣漪。時隔經年,再次回到熟悉的地方,是一種情感的留戀,更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眼間離開曾經工作的地方已有三十多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進曾經工作的大院,再也找不到昔日的影子。僅存有的高大門斗還依舊孤獨的站立。門斗上“人民公社好”五個大字也清晰可見,倍感一絲絲欣慰!并與這存有的標志性門斗合影留念!站在曾經的工作大院,勾起零散的記憶,尋找光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想中學時代,只因自己沒有珍惜讀書時光,高中還沒畢業,就帶著學生氣的單純和一顆忐忑的心踏入社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先是在獸醫院當過制藥臨時工,后又到服裝廠干過熨燙工。1980年5月,很榮幸被招進臺屯公社廣播站做值機員。也許是我口齒伶俐,吐字清晰的優勢,或許與老爸推薦的作用有關。通過上級領導面試和口試被成功錄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報道第一天,滿懷激動又緊張的心情走進公社廣播站。站長慈祥的面孔,溫和的態度,讓我砰砰直跳的小心臟逐漸穩定下來。在與站長交談中,初步了解廣播站值機員的工作范疇。在站長的耐心指導下,基本掌握了機器操作過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廣播站上班的第四年,根據國務院發布《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1984年3月臺屯公社正式改成臺屯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廣播站工作了十年, 雖沒有遠大的夢想與追求,卻滿載著成長的痕跡,留下了深深的懷念和記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事物都在不斷更替。家家戶戶收聽廣播站傳送信號的小喇叭都已不存在了,每個村委會院內都掛有高音喇叭作為收聽工具。而我的工作就是每天早晚準時無誤接收上級發送的播音信號進行轉播。工作雖簡單卻不能馬虎大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廣播站值機員工作,無論是鄉政府大型會議還是鄉干部小型會議,都要事先準備好擴音設備。我雖是值機員也是編外學習者,內心充滿了無限欣喜。每一次收獲的不僅是經驗,更重要的是學到了豐盈知識;收聽學習是我成長不可或缺的積累過程。在鄉政府大院里工作這十年,成為我成長道路上的一束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往事如昨,歷歷在目。記得上班的第一個冬天,廣播站是爐子燒煤取暖,這可是個大問題,真的難住了我。開始學點爐子的時候,就弄的辦公室及走廊煙霧繚繞,爐子沒有點著,眼淚直流,手和臉弄的就像小孩子玩耍時涂抹的大花臉。這一現象被食堂管理員得知,親自幫忙才解決這個問題。那個冬天,食堂管理員聶叔對我的幫助,劈板子,點爐子,挑煤,扒灰全全包攬。聶叔為人心胸開闊,謙虛有禮,助人為樂,是位極具修養的人?。感動聶叔的無私奉獻,寒冷的冬天內心倍感溫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轉年,廣播站也搬到了寬敞明亮的綜合性辦公房里辦公。坐在煥然一新的廣播室,心情也隨之更加明朗。廣播站是在辦公房的拐角東頭,站長有自己的辦公室,廣播站機房即是我的工作室也是我的寢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鄉廣播站上班這十年,是我人生成長進步最珍貴的階段?;厥走^往,從稚嫩到成熟,走過的每一步,都凝聚著努力,也鐫刻著恩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結婚生子,家離臺屯鄉有20多公里的路程。在調轉回城工作的前期,產假已滿六個月,只好帶著寶寶上班。站長理解一個女人帶孩子上班的難處,這四年當中,每個月我只帶小寶寶上班一周時間。余下都是站長親力親為替我當班。站長在我遇到困難時沒有怨言、默默付出,他的好這一生都在銘記。站長的為人讓我感動!他詮釋了愛的真諦,讓我在困境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感恩遇到真誠、正直、心存善念、樂于助人的好站長,好師傅,我的大恩人,高珍領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城后的某一年,當我回臺屯探望退休多年的師傅和師母,滿含熱淚握住師傅師母的手,感激的心情無法用語言表達。師傅無私奉獻的大愛,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這一生,能銘記于心的人和事,唯有在你遇到困難時給予力量的人,才值得一生的珍藏回味和牢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的鄉政府大院,早已歸屬于個人所有。環顧四周,面目皆非,當初的模樣,依舊記憶猶新。大院的正前方左側是汽車庫。中間是一趟平房,廣播站,電影放映站,派出所,食堂都在此平房辦公。右側一排平房有武裝部辦公室,武裝部倉庫,執勤人員宿舍。正西面是一趟南北廂房,是大型會議及俱樂部兩用場所。正北面是政府大院最有代表性的綜合辦公場所。大院正東面兩側是高高的紅磚圍墻,中間是進出大院的大鐵門。院子中間有一個圓形大花壇,圍繞花壇有四個凌行花池。俱樂部前面有一排松柏樹,辦公房前面有修整的矮矮榆樹強。到了夏天花香四溢,綠樹盎然,空氣清新怡人。這就是曾經臺屯人民鄉政府的布局,它承載了無數人的回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舊地重游思緒飛,如煙往事不可追!曾經的供銷社,獸醫院,服裝廠,木材加工廠,物資供應站,榨油廠,雞雛孵化場,魚池這些集體企業,隨著改革開放浪潮的推進,個體經營戶逐漸涌現。鄉與鄉合并,企業場所基本出售給了個體,臺屯鄉企從此退出了輝煌時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變化。再次來到熟悉的地方,耳聞目睹村屯環境的重大改變,條條水泥路,路面清潔,路兩邊都修了積水溝。村主要街道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村委會辦公場所是一座兩層樓,外觀樸實而干凈。樓下是接待大廳和辦公室,樓上是會議室和檔案室。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村民在思想意識、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等方面都在自我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故地重游,熟悉的街角,藏著往昔的笑與淚。時光匆匆,物換星移;物是人非,猶記風前絮語如歌。</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平县|
简阳市|
南安市|
双柏县|
湾仔区|
图们市|
松桃|
南部县|
双城市|
那坡县|
同心县|
壶关县|
庄河市|
乃东县|
祁连县|
新疆|
新乡县|
乌审旗|
南京市|
泗洪县|
岑溪市|
炉霍县|
盐津县|
临夏市|
巴楚县|
府谷县|
龙州县|
吴川市|
潼南县|
衡阳市|
恩平市|
樟树市|
闸北区|
长治县|
同德县|
含山县|
康平县|
台北县|
名山县|
通城县|
四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