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河南安陽,洹河之畔,靜水深流。洹水見證了三千多年前中國青銅文明的繁盛,也見證了生生不息、傳承至今的中華文明。追尋中華文明,陽春三月,我來到河南安陽殷墟,走近甲骨文發(fā)源地,尋找大邑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殷墟景區(qū)由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王陵遺址、殷墟博物館構成。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主要分布在安陽小屯村東北,50余座宮殿、宗廟遺址,宏偉壯觀,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銅器,玉石器等珍貴文物。據考古專家評價,殷墟“發(fā)掘著一個典型的奴隸社會”。殷商文化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銅器三個要素”,“是一個燦爛的中國文明”,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賦詩云:“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lt;/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殷墟王陵遺址位于安陽市洹河北岸的武官村北地,與小屯村的殷墟宮殿宗廟遺址隔河相望,與東面的洹北商城遙相呼應,共同組成了聞名中外的殷墟遺址。建有M260大墓揭示展示和保護房工程、12座王陵大墓的植被標示以及480余座祭祀坑、獸祭坑展示工程等。殷墟王陵遺址東西長約450米、南北寬約250米,總面積近200畝。從1933年起2019年,在這里相繼發(fā)現了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了數量眾多、制作精美的青銅器、玉器、石器和陶器,舉世聞名的司母戊方鼎就發(fā)現于這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殷墟博物館新館坐落于洹水之濱、殷墟之上,與殷墟宮廟遺址隔河相望,是首個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國家重大專題博物館,由華南理工大學工程院院士何鏡堂院士擔綱設計。整個建筑以《詩經·商頌》為源,以綠野草臺、鼎立大地、層疊深邃、青銅裝裹為形,以綠色低碳、可持續(xù)的發(fā)展模式為要,在洹河之畔破土而出,形成具有考古學意義的“中華之范、文明圣殿”。新館展陳設計聚焦“偉大的商文明”這一主題,包括“探索商文明”“偉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3個基本陳列,“長從何來——殷墟花園莊東地亞長墓專題展”“子何人哉——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特展”等4個專題展覽和1個特色沉浸式數字展。</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州市|
泸州市|
永吉县|
田阳县|
桓台县|
兴安盟|
米林县|
鞍山市|
金塔县|
湟中县|
镇雄县|
武强县|
抚宁县|
颍上县|
根河市|
偃师市|
桐乡市|
廊坊市|
龙游县|
大冶市|
南京市|
宁陕县|
出国|
永宁县|
上杭县|
阳春市|
蒙自县|
内丘县|
清流县|
拉萨市|
西青区|
岚皋县|
金门县|
武宁县|
衡南县|
健康|
大安市|
神木县|
若羌县|
林芝县|
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