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中國,有博物院與博物館之分。二者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它們在規模、功能、藏品等方面存在著顯著差異,區別在于:</p><p class="ql-block"> 規模與藏品、</p><p class="ql-block"> 博物館:規模較小,形式多樣,如地方性展覽館,藏品種類繁多,適合普及教育和公眾欣賞。</p><p class="ql-block"> 博物院:規模較大,如國家級或省級的大型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功能定位:</p><p class="ql-block"> 博物館:側重于教育和社區參與,如科普教育和文化交流,適合各年齡段人群。</p><p class="ql-block"> 博物院:除了教育功能外,還強調學術研究和國際合作,舉辦高端國際交流活動。</p><p class="ql-block"> 建筑與展覽風格:</p><p class="ql-block"> 博物館:建筑風格多樣,從現代到復古,注重互動體驗和創意市集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博物院: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展覽布局講究,每一步都像是在翻閱厚重的歷史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西博物院外建筑造型,如斗似鼎:博物院的主館造型被比喻為“斗”和“鼎”,其中“斗”象征豐收喜悅,“鼎”象征安定吉祥。這種設計不僅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文化符號,還反映了山西作為“斗拱之鄉”的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月初從北京出發,一路走過徐州、杭州、湖州、泰安、開封、洛陽、晉城、晉中……出行最后的一站,落在山西太原、落在山西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肅穆:可以一目了然山西博物院的功能、定位非同小可!</p><p class="ql-block"> 博物院的外觀建筑風格與院內視覺效果豁然、通透、貫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博物院主館四角的四根銅立柱,將建筑主體穩固地托起,柱上飾有古青銅器上的竊曲紋、獸面紋、饕餮紋等,具有強烈的、神秘詭譎的文化色彩,隱喻晉國曾經輝煌的傳奇和霸業,同時具有畫龍點睛之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陳列是以"晉魂"為主題,它由文明搖籃、夏商蹤跡、晉國霸業、民族熔爐、佛風遺韻、戲曲故鄉、明清晉商等7個歷史文化專題,和土木華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圓世界,瓷苑藝葩等5個藝術專題構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博物院的中央一層仰視,山西博物院的藻井式穹頂設計!美的驚嘆!自然光灑落整個大廳……一層一層、一圈一圈,八角,攢尖頂,天穹之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博物院的內部結構呈八角形,仿照世界上最古老的木質建筑應縣木塔的外部輪廓設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博物院的四層俯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平視:延展、延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院的一層,有互動體驗魔墻,3D環繞,如果你是初來乍到,讓你初次體驗,那一定會目不暇接!視覺沖擊茫然!最好的體驗是反復回歸魔墻,體驗、回味無窮無盡的寶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很多年前,喜歡看博物館的陶器,特別是年代恒古的彩陶……自從看了三星堆新館后,癡迷于青銅器,再后來想對青銅器上的紋飾,看個究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夔鳳紋四耳鑒</span></p><p class="ql-block"> 此展品出自于春秋時期夔鳳紋四耳鑒,<span style="font-size:18px;">夔(kui):</span>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形異獸,仔仔細細看層層疊疊的紋飾,感嘆春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仔細觀察到展廳的門把手的造型,似乎有著青銅器夔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竊曲紋簋</p><p class="ql-block"> 簋,最早是一種盛放谷物的容器,后來演變成一種禮器。</p><p class="ql-block"> 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意思是天子、諸侯、士大夫,所能使用的鼎和簋的數量,以及里面盛放的食物的種類都有嚴格的規定,不能僭越。等級森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魚渦紋盤,商代文物,大約公元前16世紀至前11世紀,這件文物通高19.1厘米,口徑46.7厘米,中央裝飾有渦紋,周圍有三條魚在水中游動,充滿了生活情趣。</p><p class="ql-block"> 渦紋,又稱火紋或太陽紋,是一種古老的幾何紋樣,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期的彩陶上。渦紋象征著生生不息,山西的許多文物中都有其身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只有細觀察、慢移步,才能滿足對青銅器上的細節熱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雁魚銅燈,構思巧妙,整體造型為一只鴻雁佇立,回首銜魚。魚腹下方接兩塊弧形屏板和帶曲鋬的燈盤,可自由轉動調節燈光亮度及方向,也可以防御來風。燈光燃燒時產生的煙氣可通過魚腹和雁頸導入盛水的大雁肚子,這樣一來,燃燈后所產生的煙霧、廢氣,進入雁體后,經過水的稀釋作用,就能起到凈化室內空氣的功效。古人的智慧,膜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秋時期的晉公盤,內壁有銘文!底盤中央有浮雕盤龍!盤中各式動物,栩栩如生,并且還能旋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展品來自于甘肅博物館館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燕姬簋的側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西博物院的青銅器,春秋時期居多……感嘆如此工藝發達、紋飾如此精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俯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平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足部紋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饕餮紋的布局一般為:以鼻梁為中線,兩側作對稱排列,成獸面形象,大眼、有鼻、雙角,通常沒有下唇。也有使用兩個夔紋對稱排列,組成饕餮形象的例子存在。饕餮紋出現在青銅器,尤其是鼎、簋上。“殷人重鬼”,在祭祀器上頻繁出現的饕餮紋也具有相當豐富的宗教意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才疏學淺,無法一一描述 ,表達不清,還易誤導!僅僅一個青銅器,讓我無地自容!中國文化豈止一個博大精深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拍攝:軒柳柳</p><p class="ql-block"> 撰稿:軒柳柳</p><p class="ql-block"> 時間:2025.3</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车县|
甘孜|
甘肃省|
集贤县|
阿合奇县|
房产|
霍城县|
铜鼓县|
皮山县|
桃园县|
孝感市|
定兴县|
宜宾县|
光泽县|
仙居县|
乐至县|
依兰县|
江川县|
崇礼县|
吴江市|
湛江市|
合作市|
博野县|
连山|
海宁市|
衡南县|
韶关市|
吴堡县|
沿河|
台北县|
镇安县|
巧家县|
石泉县|
青海省|
班戈县|
赤峰市|
于田县|
南澳县|
太白县|
安化县|
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