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喜歡旅行的朋友都知道,在地緣上與我國一衣帶水的日本,每年都有一個時間跨度最長、全民參與度最廣的節(jié)日,那就是3月15日至4月15日的櫻花節(jié),也是日本民眾一年當中最歡欣的櫻花嘉年華。</p> <p class="ql-block">三月末、四月初的日本島上,時而是陽光明媚,時而又是細雨飄灑,空氣中總還帶著些許揮舍不去的寒意。</p><p class="ql-block">正是這個時候,在日本狹長的國土上,在大和文化中有著深厚象征意義的櫻花,已開始從九州?、四國?、本州?、北海道……一路由南向北次弟盛開,進入了一年一度舉國歡娛的浪漫櫻花季。</p> <p class="ql-block">我們是在3月28日到達東京的,時間點剛好就卡定在櫻花節(jié)的中間段,本來,我們此行的主要行程,就是為觀賞久負盛名、也是心儀已久的日本櫻花而來。我相信,在日本的這幾天,我們一定會觀賞到最絢爛的櫻花。</p> <p class="ql-block">雖然,許多年來一直就想著去看看日本的櫻花,而這次終于能夠說走就走,可以說,很大程度上,是為剛好看見的一篇文章所激發(fā)。這篇文章,便是當代散文家冰心先生在1961年春天旅日時寫的《櫻花贊》。</p> <p class="ql-block">冰心先生在《櫻花贊》中,生動地描述了日本櫻花的絕倫美妙:“清晨的山路兩旁,簇擁著雨后盛開的幾百樹幾千樹的櫻花!這櫻花,一堆堆,一層層,掩映重疊、爭妍斗艷,好像云海似地,在朝陽下緋紅萬頃,溢彩流光……”</p> <p class="ql-block">冰心先生的生花妙筆,將日本春天的櫻花盛景描繪得如詩如畫,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到春色滿園的日本那芬芳的櫻花氣息,都會自然地、猶如身臨其境般沉浸在妖嬈璀璨的櫻花叢中。</p> <p class="ql-block">我想,需要澄明的是,在我們的認知中,都曾存在著一個較普遍的誤區(qū),那就是許多人都以為,同樣是春天時開遍了神州大地的櫻花,包括許多朋友都去看過的武漢大學的櫻花大道、無錫黿渚?的“中華賞櫻勝地”、揚州的甘泉櫻花園等等地方的櫻花都是從日本引種而來。</p> <p class="ql-block">事實上,追根溯源,櫻花本來就是如假包換的中國花種。據史料記載,也包括在我們耳熟能詳的許多古文學作品的描繪中,都可以了解到,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櫻花就已在我國的宮苑內栽種,唐朝時櫻花更是出現在了許多的私家庭院中。</p> <p class="ql-block">只是,在大唐盛世、萬國來朝之時,來自日本的朝拜者將櫻花從華夏帶回了東瀛,并經過一千多年頗為用心的本土化改良,表征著熱烈、純潔的櫻花,才與瑞雪靈峰的富士山一樣,慢慢成為了當代日本的精神圖騰。</p><p class="ql-block">據統(tǒng)計,當下日本的櫻花品種、包括野生品種、自然雜交品種和人工培育的園藝品種已達200多種,</p> <p class="ql-block">這次我們的東瀛賞櫻之旅,主要造訪了東京、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地較為經典的一些櫻花景區(qū)。</p><p class="ql-block">幾天來,雖然我們看的都是櫻花,但上野公園的1200棵櫻花樹在輕風吹過時形成的<b>“櫻花雨”</b>奇觀、千鳥淵(皇居護城河)的800株櫻花沿著河兩岸盛放打造的<b>“櫻花隧道”</b>、大阪城公園以歷史建筑與自然花海完美交融而彰顯的<b>“夜櫻風光”</b>、在隅田公園?隔河看到的東京晴空塔與櫻花<b>“塔櫻同框”</b>的景色……都是我們在其它地方賞櫻時難以擁有的精彩體驗。</p> <p class="ql-block">走在各個景區(qū)的各個角落,無論是我們作為游客歡暢地飽覽櫻花,還是傍看著當地百姓欣喜地觀賞櫻花的場景,都能帶給我們一種特別美妙的感受,也引發(fā)了我們過去并未太過關注的關于櫻花的一些思考。</p> <p class="ql-block">往往,在我們許多賞花人的心目中,更多的只會純粹地將櫻花喻為春天的使者,將賞花歸結于只是與大自然的一場美麗邂逅。</p><p class="ql-block">可能是較為認真的緣故,在這個過程中,我卻似乎理解并認識到了,日本民眾對櫻花的鐘愛,不僅只是對大自然美麗景觀的詩意欣賞,更是對一種精神、一種情感、<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種文化</span>的傳承與寄托。這場每年一度與櫻花看似尋常的遇見,其實深度融合了美學、哲學、社會學等眾多非物質的元素,并因此成為了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b>與花相約,體現了日本文化對人生與情感寄托的覺悟?。</b></p><p class="ql-block">櫻花的花期極短,從綻放到凋零一般僅有七天時間,這種短暫而絢爛的生命過程,被日本文化視作了對生命本質的隱喻,它讓人們感悟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常,寄托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摯愛和期望,也警醒人們應該更加珍惜生命的當下。</p> <p class="ql-block"><b>與花相約,體現了日本文化對“櫻花精神”?的極端推崇。</b></p><p class="ql-block">日本“櫻花精神”的實質,就是激勵人們要像絢爛的櫻花那樣,在短暫的生命中全力以赴,積極去追求人生存在的價值和極致的審美。這種精神,又恰好與日本文化中的武士道精神高度契合,強調與推崇的同樣是果斷、勇敢和無私奉獻。</p> <p class="ql-block"><b>與花相約,體現了日本文化對傳承與社交方式的固守。</b></p><p class="ql-block">據說,賞櫻活動在日本已有千年歷史,現今,更成為了全社會每年例行的一種重要的社交活動方式。在櫻花盛開之時,人們相約聚集在盛開的櫻花樹下,或與家人,或與三五好友一起品嘗美食,同享春天的鮮活氣息,共度美好的休閑時光。</p> <p class="ql-block"><b>與花相約,體現了日本文化美學與大自然的和諧?共生。</b></p><p class="ql-block">絢爛的櫻花,與自然景觀和質樸的古建筑的和諧融合,在東瀛的三月春風中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美學意境。這次,在東京淺草寺、京都清水寺等地方,我們就常常被一座座古建筑在櫻花的映襯下展現出來的和諧之美所深深吸引,且總會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b>?與花相約,體現了日本文化對藝術靈感本源?的思考。</b></p><p class="ql-block">櫻花作為一種在日本廣受贊賞、深入人心的美好象征,在日本的各種藝術創(chuàng)作中都占據著重要地位,從美學到文學,從繪畫到音樂,一直都是其中經常可見的素材。人們以櫻花為載體表述了對美與生命的思考,并因此成為了日本文化的重要元素。</p> <p class="ql-block">在這次旅行中,我們看到的櫻花,無論是盛開在廟堂高處、枝頭之間的爭奇斗艷、萬頃緋紅,還是綻放在水岸之畔、綠地之上的初雪云霞、花光蕊影,都會不時地讓我記起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的一句話:“誰不留戀生如夏花般的絢爛,誰又能做到死若秋葉般的靜美。”</p> <p class="ql-block">難能可貴的是,春天的櫻花是真的做到了。綻放時,為天地増色,予人間芬芳,樂世人爭賞;零落時,含恬淡寧靜,灑孤香鋪地、任凋謝成泥。她,以花舞輕盈似雪的灑脫,以花語溫柔如詩的浪漫,演繹了短暫生命中的絢爛,成就了自然輪回中的絕美。</p> <p class="ql-block">幸得三月櫻花舞,從此阡陌多暖春。每一年的櫻花季,都是一場我們與春天的美好約定。在東瀛粉嫩素凈的花海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淡雅清麗的芳姿,那如夢似幻的韻致,</span>終究成為了記憶中最美的一道風景。</p> <p class="ql-block">三月的櫻花,一簇簇、一樹樹、一片片的錦云鋪展,英粉旋積。暮春的櫻花,還在靜靜的綻放,還在輕輕的飛舞,還在慢慢的凋落。花開,溫柔了今日的晨昏;花謝,滋養(yǎng)著恒久的光陰……</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c5rjius" target="_blank">夜色中的東瀛小鎮(zhèn)</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mx1xu6g" target="_blank">夜櫻之約:燦若繁星的視覺盛宴</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呈贡县|
白城市|
怀化市|
宜都市|
黑河市|
涟水县|
紫云|
静海县|
郴州市|
陇西县|
常熟市|
宜阳县|
西充县|
特克斯县|
开阳县|
肃南|
大冶市|
乌兰浩特市|
古浪县|
垫江县|
永顺县|
巴南区|
乐山市|
那坡县|
精河县|
博乐市|
龙口市|
安义县|
安图县|
安达市|
聂荣县|
武定县|
仁化县|
黄山市|
长子县|
台东县|
蒙自县|
永修县|
陕西省|
中阳县|
乌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