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3月14日還是在去云南的路上,這一天游覽的景點都在四川。王崗坪景區和安順場·強渡大渡河紀念館是四川石棉縣的兩個景點,晚上到達西昌市游覽的建昌古城,也是在四川。祖國疆域之大、山川風光之美,一天游覽歷經四季,時間空間的轉換,時有夢幻之感,多少從中也能體會到一點。過后想想,早晨六點左右就起來忙活,一直到晚上十點多鐘才回到賓館,真是挺辛苦的!不知這些平均年齡68歲多的男女老頑童們,哪里來的勁頭?</b></p><p class="ql-block"><b>行程路線:石棉住宿酒店→安順場→王崗坪景區索道下站→索道上站→王崗坪原始森林(游覽)→觀景臺(游覽)→索道上站→索道下站→安順場·強渡大渡河紀念館(游覽參觀)→西昌(夜游建昌古城-住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王崗坪霧凇冰掛 ↓建昌古城大通樓</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石棉大渡河畔:</b><b style="font-size:18px;">昨晚夜游大渡河,但見水流湍急,驚濤拍岸。早餐后附近看看,大渡河河水碧藍,煞是好看。14日一早老頑童一行便離開石棉縣城,乘車去安順場·王崗坪景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王崗坪景區</b><b style="font-size:18px;">(3月14日上午)</b></p> <p class="ql-block"><b>索道上行時拍攝</b></p><p class="ql-block"><b>?王崗坪索道全長3500米,是四川最長的索道,上下站高差1200米,驚險而又刺激,全程大約需要十多分鐘。這條雪山觀景索道,爬升至第二個臺階,遠處的貢嘎群峰就開始慢慢顯現出來。</b></p> <p class="ql-block"><b>王崗坪象是正在開發建設的景區,地處石棉縣挖角鄉以北,大渡河以東,貢嘎山南麓。景區與貢嘎山主峰直線距離約30公里,是距離貢嘎山最近的的天然觀景點之一,也是距離大都市最近的可觀海拔5000米以上200多座雪山群峰的觀景地。</b></p> <p class="ql-block"><b>到王崗坪可不容易:吃完早飯七點多鐘,從石棉住宿的酒店出發,先到了安順場,然后換乘小車到索道下站乘坐索道。到達索道上站后,繼續再乘坐景區游覽車,大約要跑半個多小時,到達景區的原始森林。本來到王崗坪的主要目的是遠觀日照金頂噶貢山,因為遇上大霧天氣,只好先在原始森林里走走看看了。</b></p> <p class="ql-block"><b>在陰冷大霧天氣里,大約游覽車開到三千左右海拔高度后,沿途出現了霧凇冰掛。坐在車上,象是觀賞一幅幅閃閃而過的冰雪畫,令人驚喜不已。待到下車后,眼前如夢如幻霧凇冰掛世界,真切的呈現在眼前,這意外驚喜使大家歡喜若狂,紛紛投入到美景的拍攝中……</b></p> <p class="ql-block"><b>王崗坪原始森林霧凇冰掛</b></p> <p class="ql-block"><b>王崗坪景區,海拔從1100米到3600米,所有的觀賞景點都盡顯獨特:日照金山、云瀑云海、浩瀚星空、云海霧凇 、雪山牧場、杜鵑花海、高山臺地、月照銀山、牦牛古城、叢林怪樹等景觀處處皆震撼,這里可謂“一山觀四季,四季皆精彩”的蜀山伊甸園。</b></p> <p class="ql-block"><b>據景區的領導說,這條路便是當年長征紅軍“飛奪瀘定橋”,從安順場去突襲瀘定橋時走過的路。從這里到瀘定橋有一百多公里,我們也算是走了一段長征路。↓</b></p> <p class="ql-block"><b>這段山路冰雪濕滑很難走,老頑童們互相攙扶,安全通行。</b></p> <p class="ql-block"><b>↑上圖中間正在扶助女士的年輕者,是景區的一位負責人,他給我們做向導。</b></p><p class="ql-block"><b>↓下圖是扶助他人安全過后,最后才走的幾位男士。</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觀景臺</b></p> <p class="ql-block"><b>這里的觀景臺,若是晴朗天氣正好能看到對面的噶貢山。現在仍然是云霧繚繞,看不到什么好風光。</b></p> <p class="ql-block"><b>↓下圖是在王崗坪景區游客中心一幅宣傳畫下拍的照片。天氣好的時候,在王崗坪觀景臺遠眺噶貢山“日照金山”,大約就是這樣畫面。許多人心尚不甘,在這里拍一張“假照”留念。</b></p> <p class="ql-block"><b>下山乘坐索道,遠處的噶貢山仍然籠罩在云霧之中。這次到王崗坪,雖然只是在乘坐索道時,看到了遠處的貢嘎雪山,但在山上卻喜遇霧凇冰掛美景,大家情緒滿滿,感覺挺幸運、挺滿足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安順場</b><b style="font-size:18px;">(3月14日中午-下午)</b></p> <p class="ql-block"><b>安順場原名紫打地,位于大渡河中游南岸,周圍都是大山,距石棉縣城11公里,地勢非常險要。</b></p> <p class="ql-block"><b>1863年5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軍抵達安順場,準備北渡大渡河,被清軍圍堵在此全軍覆沒。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被圍追堵截在這里,但英勇的紅軍卻強渡大渡河成功,殺出一條血路,安順場由此載入中國革命史冊。</b></p> <p class="ql-block"><b>安順場以“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聞名中外,這里濃墨重彩的記載了中國近代史上兩幅悲壯的歷史畫卷: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兵敗紫打地,紅軍17勇士勝利強渡大渡河。這兩起結局截然不同的歷史事件,不僅在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也是前人留下的寶貴的文化精神財富。</b></p> <p class="ql-block"><b>紅軍強渡大渡河遺址公園</b></p> <p class="ql-block"><b>強渡大渡河戰役的簡況:1935年5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在巧渡金沙江后,紅軍先遣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得大渡河邊僅有的一只小木船。5月25日,由紅一團團長楊得志、一營營長孫繼先指揮,在南岸紅軍強大的槍炮火力的掩護下,以17勇士為先導,打響了紅軍長征途中強渡大渡河戰役。</b></p> <p class="ql-block"><b>以紅一團一營二連連長熊尚林為首的紅軍17勇士,在當地老百姓和船工的協助下,冒著驚濤駭浪和槍林彈雨,僅靠一只渡船強渡成功,殲滅了北岸守敵,占領桃子坪敵軍陣地,為紅軍大部隊過河奠定了基礎?。這次行動不僅展示了紅軍的英勇和智慧,也為紅軍北上開辟了通道,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b></p> <p class="ql-block"><b>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指揮樓:是晚清時期民間居住的碉樓建筑,其結構為木骨石墻,頂為歇山式,蓋小青瓦,二樓一底。1935年紅軍強渡大渡河時,劉伯承、聶榮臻兩位元帥曾經在這棟樓中指揮紅軍強渡大渡河。</b></p> <p class="ql-block"><b>強渡大渡河指揮樓,在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戰役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在中國革命歷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碑</b></p> <p class="ql-block"><b>紀念碑1983年建成,碑高6.26米,寬3.7米、厚3.2米,碑體正面為半圓雕紅軍戰士塑像,下半部為十七勇士駕著當地特有的翹首木舟乘風破浪,飛渡天險的浮雕。右側為巨手執大刀浮雕,象征紅軍必勝的信心。</b></p> <p class="ql-block"><b>紀念碑背面上部嵌有2.4米寬、1米高的黑色大理石,刻有鄧小平同志題寫的“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碑”鎦金大字。</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紀念館于2004年5月建成并開館,館名“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為江澤民題寫。</b></p> <p class="ql-block"><b>紀念館坐落在安順場北,占地面積20畝,建筑面積1508平方米,建筑風格采用仿古代唐式風格。展廳以弘揚紅軍精神為主題,分為長征、大渡河戰役、紅軍長征過安雅、翼王悲歌、歷史評述等五個部分。</b></p> <p class="ql-block"><b>紀念館內藏有有實物、圖片等,包括紅軍當年戰斗時用過的槍炮、大刀、旗幟、船只等各種實物和劉伯承、聶榮臻、陸定一、李一氓、楊得志、楊成武、黃鎮等老革命家的親筆題詞、信函原件以及大量珍貴的圖片、資料等,展現了當年強渡大渡河戰役的情景。</b></p> <p class="ql-block"><b>1980年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遺址和紀念館,被命名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6年被國家教委、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共青團中央、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命名為“全國百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現在紀念館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石棉→西昌途中,一條鋼架繞山鉆山的高速公路景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建昌古城</b><b style="font-size:18px;">(3月14日晚)</b></p> <p class="ql-block"><b>西昌是涼山彝族自治州轄縣級市、首府,古稱邛都、建昌,地處四川省西南部,安寧河谷地區,是攀西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重鎮,被譽為“蜀滇鎖鑰”。建昌古城,也就是西昌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已有600多年歷史。</b></p> <p class="ql-block"><b>建昌古城在明代時為正方形,四墻各為1200米長,占地面積144公頃。古城文物分布多達2400余處,古遺址、古墓群古石刻、巖畫、古建筑遍及西昌市。現存面積約130公頃,城內以四牌樓為中心,向四方輻射,其北稱北街,其南稱南街,其西為倉街,其東為府街,四條街道呈“十”字形交叉而建。</b></p> <p class="ql-block"><b>西昌自古便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鎮,自秦漢始,歷代政權均在此建立過郡、州、司府,委派過官吏。漢元鼎6年(公元111年),武帝遣司馬相如為使,建邛都(今西昌),設越西郡,轄15縣,屬益州。</b></p> <p class="ql-block"><b>建昌古城大通樓是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成,經歷了戰爭、洪水、地震等災害,屢毀屢建,歷盡風雨滄桑。其中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大地震,西昌城成了一片廢墟前面,大通樓垮塌殆盡。1935年5月,為阻止紅軍入城,當地官員下令火燒西街、順城街,大火使大通樓幾乎毀于一旦。</b></p> <p class="ql-block"><b>1998年,當地政府順應民意重建大通樓。重建后的大通樓占地面積2800平方米,樓高23米,城樓由正廳、耳房、樓廳、檐廊、陽臺等部分組成,紅墻綠瓦、斗拱飛檐,氣勢恢宏,大致保持了明代的建筑風格。</b></p> <p class="ql-block"><b>2021年,西昌全面啟動建昌古城保護更新項目,整體性推進建昌古城復原建造。建昌古城承載了一代代西昌人的記憶,是西昌市重要的文化遺產。2023年3月,建昌古城景區被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b></p> <p class="ql-block"><b>建昌古城大通樓城墻上生長的一排(榕?)樹,生長茂盛,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b></p> <p class="ql-block"><b>謝謝你的瀏覽欣賞和關注!</b></p><p class="ql-block"><b> 2025年4月9日</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东县|
扎囊县|
丰城市|
河北省|
贵德县|
康定县|
延津县|
方正县|
孝昌县|
定边县|
浙江省|
嘉鱼县|
宜都市|
晴隆县|
台安县|
雷山县|
崇信县|
中宁县|
涞源县|
巴彦淖尔市|
阳东县|
文山县|
商洛市|
拜城县|
泸西县|
贵定县|
曲阜市|
武宣县|
丹棱县|
松桃|
青海省|
延长县|
扶风县|
昌吉市|
晋宁县|
丰都县|
长沙县|
上杭县|
沭阳县|
册亨县|
嫩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