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歲月忽已晚 轉眼又冬寒”</p> <p class="ql-block"> 壬寅年(2022)亥月一天,與父母、妹妹一起回老家……</p> <p class="ql-block"> 院子里生長著一棵多年生高大黑棗樹,這次回家除忙其它事外,主要任務是收獲樹上的黑棗,俗稱“打黑棗”……</p> <p class="ql-block"> 因為前一段連陰雨的原因,地上已落了一層……</p> <p class="ql-block"> 興許是時代進步的緣由,現在“打黑棗”都要在地上鋪一層編織袋(即把若干個編織袋一側和底部剪開,再用針線一個一個縫接在一起)或大片葦席或多個拼接在一起的舊床單等,這樣從樹上打下來的黑棗就掉不到地上了,最后把鋪在地上的“單子”從四面向中間折疊,就把黑棗聚集在中間,特別省時、省力,一般樹少的小家庭僅用2至3天,樹多的大家庭最多一個星期就結束了……</p> <p class="ql-block"> 相反,記得生產隊時,從立冬開始“打黑棗”,一直持續一個多月……</p> <p class="ql-block"> 那時候,青壯年男人主要去樹上“打黑棗”,工具是山上砍伐的直徑約3公分、長約5--6米的荊棘;老人、小孩、婦女主要在地上一個一個的往籮筐里“拾和揀”(因那時沒人想到往地上鋪“單子”)……</p> <p class="ql-block"> 一般是1、2個“打黑棗”的配套10多個“拾和揀”的,編成一組,這樣可組合3到5個組,中午不回家,餓了可吃黑棗,4點左右收工,就這樣“日復一日”……</p> <p class="ql-block"> 當然,我是偶爾遇到星期天才“加入隊伍”……</p> <p class="ql-block"> 記得有一年下雪了還沒有打完,寒風凜冽,“嗖嗖”的刮著。一個轉晴的星期天,戴上“火車頭”帽子和大人們照常去“打黑棗,拾黑棗”……</p> <p class="ql-block"> 黑棗打下來,沉到雪里了,只能戴著手套去雪印兒里一個一個的找。開始還行,慢慢的感覺手就不聽使喚了,好似凍僵一般,失去了知覺,此時,只能把手靠近嘴邊,呼出些“哈氣”溫和一下,才感覺舒緩一些……</p> <p class="ql-block"> “晴天更比雪天冷”,寒風吹起樹上或地上的雪星兒,飛舞著直撲臉上,鉆進棉襖的直桶袖口里,寒涼刺骨…… ,時間也跟“凝固”了一般,什么時候才能熬到下午4點啊……</p> <p class="ql-block"> “熬,熬,再熬”……,急切的心情,終于盼到了4點鐘了,才長長呼吸了一口氣,此刻的鼻子酸溜溜的,臉涼絲絲的……</p> <p class="ql-block"> 真是一個難以忘懷的星期天……如今,時過境遷了,我們先把“袋子、席子、單子”鋪開,而且盡量鋪的面積大一些,然后我主要負責用買的5米多長竹竿“打黑棗”,父親是個一直閑不住的人,攔也攔不住,偶爾的非要“打”,此刻,看著院子里鋪的“一層”,我邊打邊想:“過去的人們為什么沒想到鋪‘單子’呢”……</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山县|
通化县|
秦安县|
阿荣旗|
蓬莱市|
连城县|
固原市|
麟游县|
云霄县|
呼图壁县|
丰顺县|
乐陵市|
义马市|
武城县|
临潭县|
新巴尔虎左旗|
顺昌县|
安庆市|
安宁市|
马边|
长阳|
林周县|
宾川县|
威远县|
拜城县|
达拉特旗|
曲周县|
淮安市|
攀枝花市|
山东省|
大同市|
读书|
东乡族自治县|
美姑县|
凯里市|
原平市|
周口市|
怀宁县|
嵊州市|
云安县|
阿克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