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些天,寫的短文《說說“不害人的人”》發表以后,一周內有上萬人閱讀。我總覺得有些意猶未盡,這里接著說說與“不害人的人”密切相關的“害人的人”。</p><p class="ql-block">害人的人,相對于不害人的人,也有個很通行且精準的概念:小人,惡人。類似的別稱還有宵小,歹人,奸人,壞人,“人不人”“人面獸”等,害邦誤國的奸賊和賣國賊,也在其列。凡此種種,民間統稱其為同妖魔鬼怪齊名的“害人精”。</p> <p class="ql-block"><b>惡如虎狼,毒如蛇蝎。</b>這八個字揭示了害人者的本質特征:惡毒,兇狠,殘忍,慘無人道,酷無人性。這類人渣比冷血動物的血更冷,不僅“殺生”,更愛“殺熟”,更愛吃“窩邊草”,算計老熟人。為了個人私利,不講人情、友情,更有甚者,竟然六親不認,害及手足親情以至生身父母或身生子女。史書記載的典型事例有,龐涓和李斯,為了得勢得寵,分別殘害了自己的同窗學友孫臏和韓非;曹丕為了搶占皇位,竟屢屢陷害同胞兄弟曹植。更令人驚奇的還有,劉邦為了使自己盡快擺脫危境,在乘車逃亡中多次將自己的子女推下馬車;武則天為實現女皇夢,竟親手掐死了親生女兒。在現實社會中,對同事、好友和親屬下黑手的害人者不乏個例,至于在經濟交往中對親友實施坑蒙拐騙的小人,更是時有所聞。</p> <p class="ql-block"><b>口蜜腹劍,笑里藏刀,</b>是害人者的慣用伎倆。這類人不同于明火執仗的強盜,善于偽裝,假象示人,狡猾,詭詐,陰險,是佛面獸心的“兩面人”“笑面虎”。元代著名政治家許衡,這樣品評“口蜜腹劍”的唐代奸相李林甫:“奸邪之人,其心險,其術巧。惟險,故千態萬狀而人莫能知,惟巧,故千蹊萬徑而人莫能御。其陷似恭,其奸似直,其欺似可信,其佞似可近。”許衡的這段妙語,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了害人者之流丑惡的“陰陽臉”。大凡害人的人,可謂是:“巧言如簧,顏之厚矣”;“雖笑未必和,雖哭未必戚”,偽裝巧矣;有如“王莽謙恭未篡時”,機謀深矣。害人者,大都是玩虛弄假的高手,險惡莫測,令人防不勝防!</p><p class="ql-block">然而,因果從不爽,善惡終有報。害人者的陰招往往會在某個時刻反噬到自身,終究難逃自害和惡報的霉運。上面提到的李林甫、李斯和龐涓的悲慘結局,就是明證。</p> <p class="ql-block">害人者之所以會做出傷天害理的惡行,背后有著復雜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主因是私欲熾盛,利令智昏。</b>在物欲橫流的社會,加上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蝕,一些人的價值觀念錯位,貪欲心膨脹,被權力、地位和金錢迷蒙住了心竅,昧沒了人性良心,對黨紀國法置若罔聞。他們或為了搶奪權位,或為了獨霸鰲頭,或為了竊人錢財,以至為了蠅頭小利,造謠言,告黑狀,設陷阱,使絆子,歪招邪術無所不用其極。</p><p class="ql-block"><b>心理扭曲,也是驅使害人者加害于人的成因。</b>有些人因嫉妒、自卑等心理作怪,通過傷害他人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有的人因受到創傷或挫折而失去仁愛心和共情心,長期處于負面情緒,故意濫傷無辜,嫁禍于人,借以宣泄心中郁氣。還有極個別害人蟲,將對社會現狀的不滿情緒,轉化為惡意報復社會的攻擊性心理和行動,瘋狂地制造“轟動效應”。</p><p class="ql-block"><b>所謂“無名之恨”“無意之惡”,是潛藏的禍因。</b>作者在兩年前寫過《從“無名之火”到“無意之惡”》的雜文,獲得全國“第十屆文學藝術大賽”一等獎和“中國當代文藝家名作金榜”特等獎。文中對這種潛藏的危險情緒作了剖析。小說《惡意》的開頭有這樣一句話:“ 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在網絡生活中,好似有“無意之惡意”“無仇勝世仇”的怪象。一些網暴者,明明與欺凌對象素不相識,更無冤無仇,但是,霸凌用語之穢污臟不忍讀,欺辱手段之兇狠慘不忍睹,暴隱私,查三代,恣意推測,造謠污蔑,用對付仇敵的手段對付網友。乍看好像是無意之惡舉,實際上均為潛意識中突發的惡意作祟。我國明代著名哲學家和心學家王守仁,早就明確提出“心之本體無起無不起,雖妄念之發,而良知未嘗不在”。突發的惡舉,都由頭腦深處不同的惡念引發的。有的為遷怒,有的為取樂,有的為出名,有的為撈金,有的因羨妒生恨,有的故意制造混亂。種種惡意生發的惡舉,曾一度在網絡界掀起一股濁浪。幸喜后來經過幾次全民性的“凈網行動”,較快遏制住了網暴猖獗的勢頭,有力凈化了網絡文化環境。</p> <p class="ql-block">害人者的存在,猶如社會肌體上的毒瘤,不僅會對受害人個體的生命、財產與精神造成極大的傷害,而且也會對社會的和諧穩定與公平正義構成一種嚴重威脅。我們要認清害人者的特征和手法,提高防范意識,避免成為受害者。同時,大家要同心勠力,利用法律武器同個別“害人精”的惡行展開斗爭。</p><p class="ql-block">古人說得好:“陽進升君子,陰消退小人。”只要我們大力加強道德和法治建設,提升公眾的道德水平,升華友善之心,樹立正義感和責任感,揚正驅邪,倡善除惡,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就能促使助人的好人快速增進,害人的小人日漸敗退,從而使大家共同生活在文明、和諧與安全的美好環境之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野县|
海门市|
南陵县|
镇江市|
昌黎县|
井陉县|
平凉市|
延安市|
调兵山市|
夏邑县|
清新县|
南投市|
英超|
泊头市|
灵寿县|
镇原县|
丹棱县|
水城县|
修文县|
商丘市|
建阳市|
宁津县|
兴化市|
漾濞|
北川|
秦安县|
渝中区|
安顺市|
濮阳市|
大丰市|
桃园县|
晋宁县|
韶山市|
溆浦县|
新巴尔虎右旗|
松滋市|
顺义区|
师宗县|
伊金霍洛旗|
邓州市|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