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洪安邊城旅游區</p><p class="ql-block">重慶市秀山自治縣的4A級旅游景區</p><p class="ql-block">洪安邊城旅游區位于重慶市秀山自治縣洪安鎮,與湖南省邊城茶峒景區隔清水江相望。洪安邊城旅游區是重慶、湖南、貴州三省市交界之地,有“渝東南門戶”之稱。它是沈從文筆下《邊城》小說的發生地,劉鄧大軍解放大西南的第一個前線司令部遺址所在地,成為重慶市50個特色旅游區示范點之一,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級歷史文化名鎮、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在重慶和湖南的界河清水江上,有一座渝湘大橋(又名“洪茶大橋”)橫跨其間,橋的中央便是重慶和湖南的分界線。西橋頭的牌坊前立著一塊石碑,該石碑為秀山隸屬四川時所立。石碑前面寫著“四川東南門戶”幾個大字,并配以“車行萬里今登天府,足下咫尺先入秀山”的對聯。石碑后面寫著“川湘黔邊城”字樣,配以對聯“苗漢土家共襄大業,洪茶更始齊建小康”。巍然聳立在洪安一邊橋頭上的牌坊就是“渝東南第一門”。大門建于重慶直轄之后,方梁的圓柱氣勢磅礴,是渝東南門戶的標志性建筑。上方的橫梁西面雕刻著蒼勁的“歡迎您再來重慶”,象征著直轄后新重慶昂揚奮進的形象。這座大橋見證了重慶的直轄,也見證了重慶在新的歷史起點所取得的巨大成就。</p><p class="ql-block">照片是用手機拍攝的.</p> <p class="ql-block">語錄塔</p><p class="ql-block">在拉拉渡旁邊矗立著一座“語錄塔”,修建于20世紀60年代,塔的正面刻很多字,例如: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為了宣傳毛主席的經典語錄,那些年想要過河的人,都必須先背一句毛主席語錄,否則就不能過河。這個語錄塔就像拉拉渡一樣,承載著那一段的特有的歷史記憶。</p> <p class="ql-block">拉拉渡</p><p class="ql-block">《邊城》中曾這樣描寫了翠翠和爺爺守候的拉拉渡:這渡船一次連人帶馬,約可以載二十位搭客過河,人數多時則反復來去……拉拉渡又名洪茶渡口,具有近千年歷史。該渡口千百年來運載渝湘黔邊民和來邊城經商、旅游的客商,為居民的生活和當地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它是一種獨特的過渡方式,一根橫跨江面的鐵絲,連接湖南邊城鎮和重慶洪安鎮,不靠劃槳,不靠撐篙,全憑一只帶凹口的木棒在一條貫通兩岸的鐵絲上一來一回就可以將一船的乘客送達彼岸。從清水河西岸洪安到對岸的邊城船篷的兩端各有一個鐵環,一條鋼纜從兩環中穿過,各系于兩岸。過渡時,掌船人坐在船頭,用一只凹口的短木棒搭在鋼纜上一拉一拉,船就緩緩駛向對岸,當地人稱這為“拉拉渡”。</p> <p class="ql-block">雞鳴三省亭</p><p class="ql-block">三省亭,位于古鎮洪茶大橋沿洪安鎮南側,有一個三角形小亭,上書“雞鳴三省亭”,意指此處雞鳴,三省人民皆可聽見。亭子兩旁植被濃密翠綠,河水清澈,有石板小路通向河畔。雞鳴三省亭往南約500米,有約三四平方米的小島立于河心,是如今重慶、湖南、貴州的三省交界處,一腳踏三省的真實地理位置。一只巨型腳印,將三省收于腳下。據說中國現今三省交界有40余處,該地的特殊之處在于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文化背景?!笆竦赜袝r盡,春風幾處分。吹來黔地雨,卷入楚天云?!边@首詩,是清朝詩人章愷筆下詠嘆的重慶秀山,雞鳴三省,五族雜處,而距離縣城四十七公里的洪安邊城,更是有“一腳踏三省”的“渝東南第一門”之稱,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沈從文先生的那部代表作《邊城》,向讀者展示了濃郁的湘西人文氣息,而書中的船家少女翠翠的淳樸與善良,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凄婉的愛情故事更是讓人回味不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水市|
甘南县|
河东区|
天津市|
嘉祥县|
敦煌市|
安远县|
临城县|
濮阳市|
蒙山县|
旬邑县|
牡丹江市|
田林县|
定西市|
永仁县|
延川县|
古浪县|
永靖县|
泾阳县|
佛冈县|
宣恩县|
兴宁市|
上林县|
临海市|
克东县|
渭源县|
浦县|
漳浦县|
平阴县|
昌邑市|
兴隆县|
伊吾县|
盈江县|
高州市|
平阴县|
阿克|
普洱|
江口县|
日照市|
广汉市|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