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張騫墓位于陜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博望街道饒家營村,是西漢時期著名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的安葬之地。作為中國古代對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連接東西方的“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文化、經濟與技術的交流。其墓葬具有重要的歷史與文化價值。</p><p class="ql-block">張騫(約前164年—前114年)為漢中郡城固人,漢武帝時期受命出使西域,歷經艱險,打通漢朝與西域諸國的聯系,被后世尊為“鑿空西域”第一人。 </p><p class="ql-block"> -張騫逝世后歸葬故里,其墓始建于西漢,歷代均有修繕,現存遺跡為明清時期重修。墓前現存漢代石虎一對,雕刻古樸雄渾,為漢代石雕藝術珍品。 </p><p class="ql-block">張騫紀念館依托張騫墓而建。陳展以張騫生平事跡、張騫與絲綢之路、張騫故里珍貴文化遺產為主,基本陳列緊貼《史記》《漢書》等史籍記載,以張騫生平為線索,通過拓片、壁畫復制、圖文形式介紹張騫生平、貢獻影響、張騫墓的保護及利用、張騫故里的深厚文化底蘊及珍貴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1983年,張騫墓被列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p><p class="ql-block"> -2006年,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p><p class="ql-block"> - 2014年,張騫墓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37年七·七事變后,平、津失陷,北平大學(今西北大學主體)、北平師范大學(今北京師范大學和西北師范大學)和北洋工學院(其前身是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在戰火中聯合西遷,并于10月18日在西安組成西安臨時大學(教育部發文日為9月10日)。翌年太原論陷,日寇竄抵風陵渡,潼關告急,西安屢遭敵機轟炸,學校被迫再次遷移。師生們風餐露宿歷經半月于1938年4月4日抵達漢中,再落腳城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涿州市|
金塔县|
阜阳市|
泗阳县|
辽阳县|
莎车县|
修水县|
普洱|
阜阳市|
巴楚县|
图木舒克市|
安乡县|
多伦县|
洪湖市|
蒲城县|
东辽县|
原阳县|
璧山县|
城市|
新竹市|
沐川县|
信宜市|
龙山县|
盐亭县|
若尔盖县|
柏乡县|
康乐县|
和静县|
广东省|
三门县|
颍上县|
循化|
玉树县|
临夏县|
北流市|
宁都县|
昌平区|
屏东县|
武汉市|
张家港市|
巩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