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那被四隊知青養豬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劉 策 圖/網 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年,我們上山下鄉的時候正是計劃經濟的時代。計劃經濟有其明顯的特點,就是統一性。當時凡是緊俏商品、常見的生活用品、食品等,多數都要憑票供應。以豬肉為例,由于供求關系失衡,求大于供。所以,買豬肉,是需要肉票的;每人每個月只有很少的幾兩肉票。在農村,為了鼓勵農民養豬,國家實行了“購一留一”的政策。即農民養兩頭豬的話,有一頭豬必須要以低價提供給國家(供銷社),剩下來的那頭豬,就留給農民自己,有飼養、宰殺、出售的權力。我們知青也不例外。記得剛剛下鄉的頭一年,公社的知青辦還是給我們每個知青提供了數量有限的肉票,以便我們在每個墟日的時候,去到蒲廟公社的集市的國營肉食品店買豬肉回來改善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樣較好的日子僅維系了頭一年,到了第二年情況就發生了變化,肉票斷供了。常言道:“窮則思變”。我們的“窮”具體表現為沒有豬肉,難道不能養豬嗎?養豬,是可以解決肉類短缺的難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生產隊就派工派出了會砌豬圈的社員來幫我們修建了一個豬圈。豬圈修好之后,我們知青就去集市購買豬苗。記得小豬剛剛買回來的時候,我們知青都像看稀有動物一樣,收工的時候,便順道到位于生產隊牛圈門口邊上我們知青的豬圈去看一看自己飼養的小豬,希望它快快長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記得我們隊負責養豬的主要是吳仝。他在收工之余一天最起碼要喂兩次小豬,工作量還是很大的。其他的知青也輪流著幫喂小豬。平常也是經常要到我們的菜地去把那些老菜幫子收攏起來,還要到地里采摘紅薯藤回來,用刀砍碎以后熬成豬潲來喂小豬。此外,還要定時的給豬圈搞衛生。那個時候的豬食主要有:米糠、紅薯藤、青菜葉、我們的剩菜、剩飯和洗米、涮鍋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從我們的知青豬圈建成之后,我們知青菜地的肥源就徹底的解決了。這可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機農家肥,氮、磷、鉀的含量都是非常的高的。肥料解決之后,我們知青種的青菜就變得非常的可愛、長勢良好了。跟農民種的青菜無異。原來,由于缺肥,我們知青種的青菜只能采用化肥。化肥種出來的青菜品相不好,又小、又紅、又黃。又硬,非常的不好吃;就連路過的農民都嘲笑我們種的菜是帶有血色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現在,又回到了養豬的問題上,由于經驗不足,我們不會選擇豬苗。養豬也是有很多門道的。如果豬苗選擇不好,特別是選中那些挑食的小豬。任憑你養多久,這頭小豬是很難長大的。我們知青飼養的小豬,盡管已經飼養了一年多,感覺還是長得很慢,但客觀公正的說,無論如何也比原來大了一些。這頭小豬沒有長膘,而是長力氣了。這頭長力氣、體型消瘦的小豬是屬于SUV越野車類型、配備了4.0以上全時四驅、渦輪增壓的動力。它最有力的表現就是1米5高的豬圈圍墻,它輕松一躍即可實現跨欄,從嚴格意義上說,這頭小豬心計很重、智商很高,兩只豬眼滴溜滴溜的轉,不知在想什么詭計?簡直與野豬無異,在它的身上體現出了眾多與其祖先——野豬一樣的品行;這應該是它野性的回歸。從它的身高到其跳躍的高度,它絕對超過了世界跳高冠軍朱建華的相對跳躍高度。我們則把小豬的這種“跨欄”行為稱之為“越獄”。一旦這種“越獄”行為發生,我們所有的男知青便會前去驅趕圍捕這位豬“囚犯”。由此可見,買這么一頭挑食的小豬,其飼養程度和難度是很高的。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性價比非常的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刻,及時止損就顯得尤為的重要。我們二話不說,就把這頭飼養了一年多,幾乎沒有什么變化的的小豬,當做“購一”的指標賣給了國家(供銷社)。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吃一塹,長一智。”我們把這個難以伺候的“神”送走以后,我們就變得聰明起來。在“購一”的任務完成之后,“留一”的指標就是我們自己的了,想怎么支配都行。我們就請有飼養經驗的農民到集市上去幫選購豬苗。豬苗選對了,果然,事半功倍。在吳仝的精心飼養下,其成長的速度是日新月異、有目共睹的。這頭豬才擁有了豬應有的樣子。整日無所事事、一副腦滿腸肥的樣子;吃飽就睡、餓了就叫,長膘的速度極快,之后,肚皮開始拖地了。在一年的時間,這頭豬長到了300多斤。據資料顯示:現在的豬苗從出生到出欄,在科技與狠活的加持下,所花費的時間大約是160天。現在菜市場上賣的那些豬肉,感覺都沒有豬肉的味道。從這個嚴格的意義上說:我們飼養的是100%的土豬,要知道現在的土豬肉的售價遠遠要比那些飼料豬肉的價格要貴出1~2倍都不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那年冬天的天還沒有亮的時候,我們請社員來幫宰殺了這頭豬。這一天正好是董平做飯堂的值日,他當場割下一大塊瘦肉將其剁成碎肉、拌上蔥花,煮了滿滿一鍋的瘦肉粥。我們每人足足吃了兩大碗瘦肉粥。記得我們插隊期間,每天早餐從來都是吃一碗白粥,從來就沒有吃過一餐瘦肉粥;只有那一周是破例的。在那一個星期中,我們是每天三餐都有豬肉,這是非常的幸福的;天天都像過年一樣。這頭幾百斤重的豬,除了豬糞和豬毛之外,從里到外、其肉在短短的一周便消失殆盡。由此可見,我們知青的“戰斗力”是如此強悍、出人意料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土豬肉的加持下,油水充足、滿口留香;我們在這一周干農活是特別的有力,一點都不覺得累。不知道三隊和五隊的知青朋友們,你們養過多少豬?至今,我們四隊的知青仍懷念那一周有土豬肉相伴的好日子,土豬肉那特有的余香還在口腔中渺渺升騰和蕩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乐市|
武安市|
黄石市|
龙岩市|
丰台区|
南乐县|
巴楚县|
卢氏县|
彩票|
庐江县|
石泉县|
盐城市|
五华县|
哈巴河县|
甘孜县|
锦屏县|
库车县|
友谊县|
临颍县|
信宜市|
察雅县|
台东县|
漾濞|
牡丹江市|
马尔康县|
西乌|
永登县|
嘉义市|
阿拉尔市|
天气|
黄骅市|
朝阳区|
子洲县|
华蓥市|
都江堰市|
邵阳市|
靖西县|
射洪县|
衡东县|
新昌县|
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