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編輯撰稿:巧巧</p><p class="ql-block">?拍攝:巧巧</p><p class="ql-block">?拍攝地:嘉興海鹽</p><p class="ql-block">?拍攝器材:索尼微單長焦鏡頭</p><p class="ql-block">?拍攝時間:2025年2月-4月</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冬季的家鄉海鹽對我這個喜歡生態攝影的愛好者而言真的沒什么好拍的,冬季的魚鱗塘日出沒有夏日的絢麗,冬季也沒有小昆蟲微距可拍,只有拍拍花。當我看到鳥友們拍到的梅花樹上的小鳥時,突然覺得拍小鳥也是一種樂趣,雖然我的鏡頭焦距不夠,不是打鳥的神器,但近距離的小鳥還是可以拍拍的。</p><p class="ql-block">?于是這個季節拍花的時候順便打個鳥,攝友們說我很有鳥緣,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拍到了幾十種本地鳥,今天做個美篇方便查看。</p> <p class="ql-block">拍到最多的是白頭鵯,隨處可見。</p> <p class="ql-block">白頭鵯,俗稱白頭翁,是一種活潑的雜食性鳥類,主要棲息于低山丘陵至平原的疏林、灌叢等地。它們喜集群活動,通常成小群活動,性格活潑,擅長鳴叫,鳴聲清脆婉轉。</p> <p class="ql-block">樹鷚棲息于針闊混交林、馬尾松林、農耕區。常單獨或結小群活動,站立時尾常上下擺動,受驚擾時飛起落于樹上。主要覓食昆蟲及植物種子,也吃少量苔蘚,還吃蜘蛛、蝸牛等無脊椎動物。</p> <p class="ql-block">鸊鷉多棲息于淡水湖、沼澤地和鹽灣,許多種類冬季棲息于沿海水域。以腐化的植被筑浮巢,附于伊樂藻。食肉性鳥類,主要以昆蟲、魚、一些軟體動物及甲殼類為食。</p> <p class="ql-block">灰頭鹀是鹀科鹀屬鳥類。體長14厘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灰頭鹀是雜食性鳥類,早春和晚秋主要以雜草子、植物果實和各種谷物為食。夏季繁殖期時,它們會大量啄食鱗翅目昆蟲的幼蟲及其他昆蟲。</p> <p class="ql-block">白洋河的黑水雞</p> <p class="ql-block">棕背伯勞是雀形目伯勞科伯勞屬鳥類。頭頂至上背灰色;肩羽、下背至尾上覆羽紅棕色,翅和尾羽黑色;前額左右有相連的黑色貫眼線。嘴較為鋒利,上喙具彎鉤;爪鋒利;尾長且窄。</p> <p class="ql-block">轉水塢的紅脅藍尾鴝</p> <p class="ql-block">紅脅藍尾鴝是雀形目鹟科鴝屬鳥類,體型較小,腳較歌鴝類短,但尾較歌鴝類長。雄鳥上體藍色,頭部藍灰色,具短粗白色眉紋,翼上小覆羽及尾上覆羽亮藍色:頦、喉及胸部棕白色,兩脅棕紅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雌鳥整體呈黃褐色,具白色眼圈;喉白,胸沾褐色,兩脅橙紅色,其余下體白色;尾羽藍色。嘴黑色,腳黑褐色。</p> <p class="ql-block">紅頭長尾山雀分布于亞洲東南部地區。為留鳥。棲息于山地森林和灌叢間,為典型的山林鳥類,也見于果園和人居環境綠地中。常成小群活動,頻繁在樹間跳躍飛翔,并發出“吱、吱、吱”的低弱叫聲。</p> <p class="ql-block">白鹡鸰是一種小型鳴禽,棲息于水域岸邊和濕地,成對或小群活動,主要以昆蟲為食,適應城市環境。</p><p class="ql-block">白鹡鸰是一種小型鳴禽,主要棲息于水域岸邊和濕地,喜歡濱水活動。它們通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主要以昆蟲為食。</p> <p class="ql-block">又名灰烏鶇,是雀形目鶇科鶇屬鳥類。雄鳥額及整個上體為橄欖灰色,眼先黑色,頭側微沾棕褐色,耳羽黑褐色雜以細白羽干紋;飛羽和尾羽褐黑色,外翈綴有灰藍色;下體頦、喉灰白色具黑褐色羽干紋,胸淡灰色,有的具有黑褐色三角形羽干斑,下胸和腹的中部灰白色,胸側、脅、腋羽和翼下覆羽橙栗色,尾下覆羽淡皮黃色;虹膜褐色;喙黃褐色,腳肉黃色。雌鳥似雄鳥,但頦、喉淡棕黃色,具黑褐色長形或三角形斑,胸淡黃色,具黑褐色三角形羽干斑。</p> <p class="ql-block">翠鳥棲息于有灌叢或疏林、水清澈而緩流的小河、溪澗、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性孤獨,單獨或成對活動。主要以小魚為食,兼吃甲殼類和多種水生昆蟲及其幼蟲,也啄食小型蛙類和少量水生植物。</p> <p class="ql-block">北紅尾鴝體長13-15厘米,雄鳥頭頂銀白,臉黑,背黑,翼有白斑,下體橙棕;雌鳥上體橄欖褐,下體黃褐,翼斑較小。</p> <p class="ql-block">北紅尾鴝</p> <p class="ql-block">蠟嘴雀是燕雀科蠟嘴雀屬鳥類的統稱。共2種,中型鳥類,體長17-24厘米。嘴甚強厚,上嘴后伸至骨質眼眶前緣之后,下嘴的底緣幾乎為直線,上嘴的嘴緣在近嘴角處不具缺刻或波狀彎曲,內側初級飛羽和外側次級飛羽羽端不呈方形或波狀。</p> <p class="ql-block">純色山鷦鶯是扇尾鶯家族中的一員,它長長的尾羽可以向背部翹起,這也是扇尾鶯家族大部分個體最顯著的特征。純色山鷦鶯屬于地方性留鳥,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是相對常見的鳥類。</p> <p class="ql-block">金翅雀是燕雀科、綠金翅雀屬的小型鳥類。體重約19克,體長12-14厘米。因身體的羽毛總體上呈淡黃色或灰褐色,翅膀為金黃色,故名金翅雀。</p> <p class="ql-block">斑鳩是一種雜食性鳥類,主要食物為種子、果實和昆蟲,分布廣泛,生活在開闊田野和公園,繁殖期在春季和夏季,遷徙性鳥類。</p> <p class="ql-block">繡眼鳥是一種小型雀形目鳥類,體長10-15厘米,棲息于闊葉林和混交林,集群活動,主要以昆蟲、花蜜和植物果實為食。因其眼周的白色絨羽而得名。它們的羽毛顏色非常艷麗,通常呈現綠色,眼圈白色,喙纖細而尖,舌能伸縮,舌尖有兩簇刷狀突,可以伸入花中捕食昆蟲或采食花粉。?</p> <p class="ql-block">白洋河畔的戴勝鳥</p><p class="ql-block">?體長25~32厘米,體型中等,整體呈橘褐色。雌雄同型,兩性羽色相似。</p> <p class="ql-block">黑短腳鵯是鵯科短腳鵯屬鳥類。體長22-26厘米,嘴鮮紅色,腳橙紅色,尾呈淺叉狀。羽色有兩種色型,一種通體黑色,另一種頭、頸白色,其余通體黑色。有10個亞種分化。</p> <p class="ql-block">強腳樹鶯是雀形目樹鶯科樹鶯屬鳥類,又稱山樹鶯。</p> <p class="ql-block">喜鵲是一種中型鳥類,體長38-48厘米,黑白色羽毛,雜食性,分布廣泛,繁殖期3-5月,巢由枯枝構成,壽命約7.1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柏乡县|
台江县|
勐海县|
博乐市|
界首市|
通州区|
石城县|
大新县|
沾化县|
潮州市|
任丘市|
江北区|
攀枝花市|
旅游|
西华县|
夏邑县|
防城港市|
沐川县|
同江市|
大足县|
房产|
报价|
青河县|
磐安县|
荔波县|
河源市|
东乡县|
黎平县|
当涂县|
遂宁市|
保康县|
鹿泉市|
白沙|
成安县|
平顺县|
邓州市|
安龙县|
称多县|
新宾|
嘉义市|
长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