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4年9月,生于“西口外”但從小滿腦子全是“河曲”、“焦尾城“的秦璽林和秦璽評,受山西河曲焦尾城秦敬方之第十九世孫秦仲田和秦靖民的提示,著手搜集編撰河曲焦尾城秦氏族譜。</p> <p class="ql-block">家譜編寫發(fā)起人,秦敬方19世孫秦仲田。</p> <p class="ql-block">家譜編寫發(fā)起人,秦敬方19世孫秦靖民。</p> <p class="ql-block">走訪秦氏大村焦尾城村高齡者,一致的說法是,先祖秦敬方是在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江蘇無錫</span>遷徙而來,后繁衍擴(kuò)散到偏關(guān)縣、府谷縣及內(nèi)蒙古廣大地區(qū)乃至蒙族牧區(qū)。</p> <p class="ql-block">由于歷史原因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影響,搜集資料比較困難。族譜最終是依第十九世秦境光1980年當(dāng)面寫給二十世秦璽林的一張世系表順利成書的,也就是從第十五世秦肇和、秦肇基、秦肇業(yè)寫起,到二十二世。</p><p class="ql-block">其中第三到第十四世,因沒有相關(guān)資料或者零星資料得不到準(zhǔn)確論證不能寫入。</p> <p class="ql-block">《河曲縣志》道光(1821年2月3日—1850年2月25日)版。</p> <p class="ql-block">該縣志第三卷人物志,記錄有先祖秦敬方:《秦敬方,崇凝都人,建文壬午科,除陜西略陽縣教諭》。</p><p class="ql-block">秦敬方,河曲縣崇凝都(區(qū)劃名,類似XX鄉(xiāng)。焦尾城屬于崇凝都二甲)人,建文壬午年科舉考試中榜,除(授予)陜西略陽縣教育負(fù)責(zé)人。</p><p class="ql-block">建文壬午年對應(yīng)的是?公元1402年?,即明建文四年(農(nóng)歷壬午年)。</p> <p class="ql-block">關(guān)于焦尾城都甲(鄉(xiāng)村),道光版《河曲縣志》有如下表述:舊崇凝、嘉治各二都,順治二年併為五都。</p><p class="ql-block">理解為:以前,河曲下設(shè)崇凝和嘉治兩個都,順治二年(1645年)兩個都合并后重新分為五個都。焦尾城隨之被劃入豐豫都,但我們焦尾城人一直沿用自己是“崇凝都二甲”人。</p> <p class="ql-block">編寫人員歷經(jīng)兩年多時間,奔波于山西河曲與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及其他地方之間,完成各種資料搜集,一本焦尾城秦姓十五代“秦肇和、秦肇基、秦肇業(yè)家譜”終于編寫完成并付印成書。于2017年7月2日和9月2日分別在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和山西河曲縣焦尾城舉行族譜發(fā)行儀式。</p> <p class="ql-block">秦氏三兄弟族譜成書,只是秦敬方后代一小部分搜集成果,這一支系的第三代到第十四代和先祖秦敬方的整個后代體系的搜集,是一項龐大的工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太白县|
达日县|
黄浦区|
庄浪县|
象州县|
疏勒县|
岢岚县|
德化县|
丹江口市|
措勤县|
皮山县|
明星|
清苑县|
和林格尔县|
陆川县|
黄平县|
桑日县|
阜康市|
岑溪市|
从江县|
荥经县|
名山县|
崇仁县|
马鞍山市|
临清市|
龙岩市|
永嘉县|
林口县|
平潭县|
图片|
韶关市|
江油市|
广昌县|
司法|
和硕县|
汤阴县|
辽源市|
苗栗市|
平乐县|
江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