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顧中國電信博物館才得以參觀,因為這個博物館平日接待團體參觀,只有周六日才對公眾個人參觀。</p><p class="ql-block"> 中國電信博物館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42號,是國家級通信行業綜合性博物館。1999年8月30日,中國郵電博物館首次對外接待第22屆萬國郵政聯盟大會代表團。2001年9月,更名為中國電信博物館,隸屬于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現有館藏文物17000余件,展出面積7000余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中國電信博物館設有中國電信發展史廳、電信科普廳、電信新業務演示廳等展廳,全面展示了中國通信的發展歷史。</p> <p class="ql-block"> 清末龍圖案電話機。這是挪威電信公司送給清政府的禮物。我在博物館內禮品部買了這款冰箱貼。</p> <p class="ql-block"> 該展覽展示中國的通信發展歷史,包括古代、近現代和當代三個部分。該場館匯集了中國電信博物館的千余件通信藏品,其中清末的龍圖案電話機、韋斯登重錘式電報機、共電式人工交換機等。這些展品與景觀、模型、沙盤、繪畫、雕塑一起,交相輝映,構成了中國通信發展史的完整陳列。</p> <p class="ql-block"> 民國時期電報的發展。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電信由交通部管理,因軍閥混戰,電報發展艱難。國民政府建立后,電信逐步實現統一管理,局所、線路有所擴展,設備相繼更新。全面抗戰期間,國民政府遷往重慶,加快了西南大后方和西北地區的電信網路建設。抗戰勝利后,電報事業得以短暫的恢復。</p> <p class="ql-block"> 紅色電信在中國近代電信發展史上居于獨特地位,由秘密電臺開始,從地下斗爭中起步,由“半電臺”起家,在革命戰爭中成長,先后經歷20年艱苦卓絕的戰斗歷程,不僅為人民解放事業作出重大貢獻,更為新中國人民電信事業的建立、成長、發展奠定了基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49年,從國民黨政府手中接收的舊中國電信,設施簡陋,網路破碎,制式凌亂,全國長途電信傳輸僅7.6萬桿公里架空明線線路,線對14.6萬公里,長話電路2800條,市話交換機31萬門,電話用戶21.5萬戶,電話音及率每百人0.05部,各省會和大中城市之間的電信聯系主要依靠無線電臺。同年12月,郵電部提出恢復、整頓和重點建設的方針,恢復和發展新中國的電信事業。</p> <p class="ql-block"> 展出的這些大哥大、BB機曾經是一些人身份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改革開放 歷史跨越:結合實物和歷史照片,展示國策開道、解放思想大跨越,以及固定電話、移動通信、普遍服務與應急通信的發展。</p> <p class="ql-block"> 參觀中國電信博物館讓人能夠體驗跨越百年的通信技術沉浸之旅?,既能觸摸古代通信智慧,又能見證現代科技飛躍,尤其對通信發展史和關鍵技術突破的展示最為震撼。?</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循化|
寻乌县|
双鸭山市|
册亨县|
樟树市|
景德镇市|
全南县|
荔浦县|
台北县|
浦北县|
浪卡子县|
大埔县|
绥江县|
栖霞市|
武威市|
惠州市|
泗阳县|
阳信县|
大足县|
彝良县|
潼南县|
马尔康县|
日喀则市|
宜川县|
当雄县|
镇康县|
石阡县|
普宁市|
祁东县|
阳谷县|
南靖县|
卢龙县|
昆山市|
岢岚县|
玛纳斯县|
高台县|
上饶市|
讷河市|
昌黎县|
共和县|
连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