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銅器假的太多,真的也買不起。小的青銅部件遺失在荒山野嶺,有的當成廢銅爛鐵,賣進廢品收購站,命運慘淡,實在可惜。青銅小部件,沒有大用,甚至名稱都不知,容易被現代藏家忽視,不屑一顧。</p><p class="ql-block"> 藏品雖小,但其文化內涵不可忽視,值得保護和收藏。</p><p class="ql-block"> 乙巳年春于淮安一隅閣</p> <p class="ql-block">秦漢時期陽燧</p> <p class="ql-block">? 陽燧是一種利用太陽能取火工具,主要由凹面銅鏡制成,通過反射聚光原理點燃易燃物。在西周時期,古人就發明了陽燧,并在秦漢時期繼續使用這一稱呼?。</p><p class="ql-block"> 陽燧的具體制作方法和使用方式如下:陽燧通常由銅或銅合金制成,形狀像一個凹面鏡。當陽光照射在凹面上時,光線會反射并聚焦在一個點上,從而提高溫度并點燃易燃物,如艾絨等?。這種取火方式在當時被認為是智慧的創舉。陽燧不僅用于取火,古人還用于辟邪。</p> <p class="ql-block">從形制看,可能是古代馬具中的節約部件 ,用于連接馬絡頭上的韁繩、絡帶等,起到規整、固定作用,方便駕馭馬匹;也有可能是古代服飾、器物上的連接件等。</p> <p class="ql-block">秦漢時期青銅插銷</p> <p class="ql-block">漢車馬部件青銅軎</p> <p class="ql-block"> 收藏青銅小部件有感</p><p class="ql-block"> 青銅部件蘊光芒,荒嶺遺珠吐寶光。</p><p class="ql-block">莫嘆微瑕輕古物,珍藏細品意悠長。</p><p class="ql-block"> 詩意:青銅器物承載著悠悠歲月的文化,那些遺失在荒山野嶺的小部件,其實也蘊含著珍貴的光芒。不要因為它們有微小瑕疵或看似不起眼,就輕視這些古物,好好地珍藏、細細品味,才能領略到其中悠長的文化韻味。</p><p class="ql-block"> 乙巳年春于淮安一隅閣</p> <p class="ql-block">秦漢青銅車馬部件或帶鉤</p> <p class="ql-block">用途不確定,待考?</p> <p class="ql-block">秦漢青銅弓蓋帽</p> <p class="ql-block">秦漢時期衣服或蚊帳青銅鉤?</p> <p class="ql-block">從考古發現和相關文獻記載可以證實這一點。例如,在一些秦漢時期的墓葬中曾出土過與蚊帳有關的文物,像銅質的帳鉤等部件。此外,秦漢時期的文獻中也有關于蚊帳的描述,如《淮南子》中就有提到類似蚊帳的“羅幃”,用于防蚊蟲等,說明當時蚊帳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有所應用。</p> <p class="ql-block">此物品是金屬帶鉤。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帶的掛鉤 ,起源于西周,戰國至秦漢廣為流行。材質多為青銅,也有金、銀、鐵等。其造型多樣,有獸面形、琵琶形等。</p> <p class="ql-block">秦漢時期三角形青銅器,待考?</p> <p class="ql-block">宋遼金青銅發簪,待考?</p> <p class="ql-block">宋元時期,青銅刀掛工字扣?</p> <p class="ql-block">宋元青銅魚型花押</p> <p class="ql-block"> 元代花押非常盛行。花押是一種專門用以簽押的書體,其實就是代表身份的一種符號,有簽字畫押之說。花押印晚于署押和指(趾)紋押,是將個人姓名或字號經過草寫、變化成類似于圖案的一種符號以代替漢字入印,是花字、花書、押與印章的結合,用以代替押字作為憑信的印章。</p><p class="ql-block"> 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后,由于對漢字的運用不能熟練無礙,故而多用花押印來代替簽字,這是元代押印盛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元押的格式常見的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形狀,還有葫蘆、鐘鼎、花瓣等形。印文多作朱文,上刻楷書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或雜以八思巴文的“記”字。其印章的紐制也變化多端,材質以青銅為主,另有陶、瓷、玉、石、象牙、木等質地。元押在元代應用范圍很廣,舉凡手工業、貿易、勞務等應用的種種合同、票據、驗單等,乃至鈔匯上,都需要加鈐押印戳記以互認或公認。</p> <p class="ql-block">宋元時期,青銅羊型拖甲掛件?</p> <p class="ql-block">遼金時期的青銅器掛件 。遼金時期青銅器在造型和工藝上有獨特風格,常帶有民族文化特征。此掛件有銹跡,造型別致,可能是宗教或民俗文化相關的辟邪物件,比如類似藏傳文化中辟邪象鼻佛掛件,也可能是雙翅三角神獸掛飾這類具有神秘寓意的飾品。</p> <p class="ql-block">遼金時期青銅虎型掛件</p> <p class="ql-block">遼金時期青銅大鵬鳥拖甲掛件</p> <p class="ql-block">青銅器名稱待定?</p> <p class="ql-block">“拖甲”是藏語“托甲”的音譯,指的是天鐵。以下是關于“托甲”的介紹:</p><p class="ql-block"> - 含義:“托”在藏語里表示雷,“甲”表示鐵,也被稱為“雷擊鐵”或“霹靂石”。在藏族傳統文化中,托甲被認為是打雷時降下來的鐵塊,埋藏地下長期不銹,呈現各種形色。</p><p class="ql-block"> - 材質:最早是使用隕鐵打造,隕石為鎳鐵合金,因鎳的作用顏色一般發黑,這也是西藏古象雄國老拖甲的顯著特色,價值最高。后來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也有青銅、紅銅、黃銅等材質。</p><p class="ql-block"> - 作用:天鐵的能量極強,佩戴天鐵飾物是極佳的護身符和辟邪物;放置于家中有“鎮宅”之功效;佩戴或握在手中打坐可幫助促進身體氣血循環,增強活力和能量;由天鐵制成的法器,可用于驅魔、除邪、制煞、解厄等,也可用于祈福、祈愿、修法等。</p> <p class="ql-block">秦漢時期青銅三翼箭頭</p> <p class="ql-block">宋代花押主要有以下作用:</p><p class="ql-block">- 防偽:花押是個人化的書寫符號,具有獨特性,難以被他人模仿,可防止文書、契約等被偽造篡改,維護其真實性和權威性。如宋代官方文件或重要契約中,官員或當事人會以花押來確保文件的有效性。</p><p class="ql-block">- 區分身份:在各類公私事務中,不同人的花押能明確區分彼此身份,如同現代的簽名。在商業活動的票據、合同,或是文人之間的書信往來、字畫題跋中,花押可表明參與者或創作者身份。</p><p class="ql-block">- 彰顯個性:宋代文人注重個人情感與個性表達,花押成為他們展現獨特風格和個性的方式。一些文人的花押設計巧妙、別具一格,體現出其獨特的審美情趣和藝術追求。</p><p class="ql-block">- 簡化流程:相比書寫繁瑣的姓名,花押書寫簡便快捷,在需要頻繁簽署文件的場合,能提高辦事效率。如在一些日常的官府公文處理或民間商業交易中,花押可節省時間和精力。</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沅|
东光县|
海盐县|
安国市|
花莲县|
博兴县|
余姚市|
丹巴县|
视频|
新干县|
长顺县|
翁牛特旗|
德州市|
深圳市|
南川市|
永昌县|
灵武市|
阿合奇县|
西城区|
静海县|
平罗县|
施秉县|
普格县|
察雅县|
宁晋县|
昭通市|
乐至县|
紫金县|
潜江市|
德阳市|
衡阳县|
阳信县|
建昌县|
曲阳县|
绿春县|
辰溪县|
泰和县|
伊宁县|
黔西县|
三明市|
务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