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聽說黃山西海大峽谷是黃山風景精華所在,上過幾次黃山,但一直都錯過了西海大峽谷。得知西海大峽谷于四月一號開放,當即決定前往黃山北門,一探西海大峽谷。<br><br> 四月初的皖南,天氣不冷不熱,從白石嶺出發,沿530國道向黃山北大門駛去,穿行在山山水水之間。國道兩旁的山峰層層疊疊,山上的樹木已顯出幾分嫩綠,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偶有幾株野桃,花開得正艷,粉紅色的花朵點綴在青翠之間,分外顯眼,這大約就是古人所謂"山花爛漫"的景象了。<br><br> <p class="ql-block"> 行至太平湖畔,但見清澈湖水倒映著周圍的山巒,宛如一面巨大的鏡子。湖面平靜無波,偶有微風拂過,才泛起些許漣漪,湖光山色渾然一體,站在湖邊,竟一時忘卻了時間流逝,直到腹中轆轆作響,才想起還需趕路。</p> 途徑甘棠鎮,轉錯路口,計入莊里村,但見一座牌坊群靜靜佇立在路邊的樹林中,鮮有人問津。古徽州多牌坊,更以棠樾牌坊而聞名,如此之大規模的牌坊收到冷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于是駐車一探究竟。 這些牌坊有挑檐式的,也有沖天柱式的,一共有7座,多是為家鄉子弟考取進士功名后封官進爵而立。小小莊里村明清兩代出了這么多進士,足可以詮釋皖南這方人杰地靈的水土。上網查了下,關于莊里村的資料極少,這些牌坊的介紹也少的可憐,只說這七座牌坊在文革時間損毀了,目前矗立的是近些年當地為了拓展旅游業重建的復制品,難怪沒啥人氣,幾近荒廢了。<br>。 抵達黃山北大門時已是傍晚,夜宿山腳民宿。第二天買開始登山之旅,坐大巴車到半山腰,然后乘坐索道到達山頂(這一段沒有上山步道),出索道站,沿著石階向谷底進發。初時石階尚算平緩,兩旁松樹挺拔,枝干虬勁,無不顯示著倔強的生命力。邊走邊欣賞,峽谷景色漸入佳境。兩側峭壁如削,直插云霄,巖石呈現出千奇百怪之狀,如刀劈斧砍。駐足觀看之余,不禁連連感嘆大自然造化之妙。峽谷中的棧道依山而建,半懸空中,腳下便是萬丈深淵。行走其上,許多游客兩股戰戰,卻又忍不住頻頻俯視那深不見底的峽谷。棧道窄處僅容一人通過,游人需側身相讓。鐵索護欄被千萬只手摩挲得發亮,在陽光下閃著冷光。山崖上幾株奇松傲然挺立,扎根于石縫之中,枝干扭曲如龍,針葉卻蒼翠欲滴。這些松樹能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中生存,且長得這般精神,必是經歷了無數風霜雨雪的考驗,其生命力之頑強,令人肅然起敬。遠處峰巒疊嶂,如波浪般起伏,近處怪石嶙峋,形態各異。這遠近景致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天然的松石長卷。走走停停,時而拍照,時而靜觀,完全沉浸在這大自然的杰作之中。行至谷底,忽聞隆隆聲響,原來這就是網紅小火車。考慮到后半程亦考驗體力,于是乘坐網紅小火車上到步仙橋。<br><br> 登上光明頂,站在山頂四望,但見群峰如海,用美得令人窒息不足以表現其美。山頂風大,吹得人幾乎站立不穩,我卻久久不愿離去,貪婪地將這壯麗景色盡收眼底。聽聞蓮花峰、天都峰因維修而關閉,不免有些遺憾。這兩峰素以險峻著稱,尤其是天都峰,傳說中乃黃帝煉丹之處,未能一睹其風采,實為此次行程之憾事。<br><br> <p class="ql-block"> 隨著擁擠的人群,一路走走停停,終于到達迎客松景點,迎客松是黃山的靈魂。一株古松破石而立,干如鐵鑄,皴裂的樹皮間凝結著千年風霜的墨痕,似青鸞振翅,又若蒼龍探爪。橫空出世的側枝,分明是精鐵鍛成的臂膀,在海拔千米的懸崖邊作長揖之勢——枝梢垂露為茶,松針排云作盞,日夜殷勤以待四海賓朋。</p> 下山時選擇了步行。石階陡峭,膝蓋漸漸發軟,腳步也慢了下來。途中遇見幾位挑山工,肩扛重物,卻步履穩健,令我自愧不如。下山的路似乎永無止境,雙腿如灌了鉛一般沉重,但心中卻充滿了莫名的喜悅。這種疲憊中的快樂,大約只有經歷過長途跋涉的人才能體會。<br><br> <p class="ql-block"> 到達山腳,回首望黃山,雙腿發抖,卻心滿意足。一日的行程,看盡了山的奇、險、秀、幽,也體會到了行走的艱辛與快樂。徐霞客曾言:"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的奇絕,不僅在于它的峰巒怪石,更在于它能讓人在疲憊中感受到快樂,在險峻中體會到生命的頑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鄱阳县|
锡林浩特市|
温州市|
灌南县|
安乡县|
揭东县|
垣曲县|
高青县|
潮安县|
苍山县|
内乡县|
汉川市|
信宜市|
娄底市|
衡南县|
巴东县|
海门市|
珲春市|
翁源县|
西平县|
莒南县|
博客|
山阳县|
宣威市|
望谟县|
郴州市|
万年县|
哈巴河县|
咸丰县|
襄垣县|
和政县|
新化县|
伊金霍洛旗|
湘西|
贵阳市|
仁化县|
新巴尔虎左旗|
城步|
株洲市|
吉林省|
金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