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淮北有聲貫古今一一</b>《相韻鏗鏘》序</p><p class="ql-block"><b> 葉如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拋起一根草,它能指出風的方向;唱出一支歌,歌中可以聽見民族的未來。從潮汐呼吸的聲威中,從瀑布飛瀉的血液里,從森林舞出的西風橫掃一切的巨響中,從老人似的落花流水春去聲,和處女般純潔的白雪飄灑聲里,我們得出旋律、調式、音色、和聲的概念,我們分辨什么是呼嘯、嗚咽、曼唱、低吟……蒐集近兩年《淮北詩詞》微刊會員作品的《相韻鏗鏘》詩集即將付梓,高山主席囑余序之。初讀掩卷,四十多年前所寫《聲音頌》的詩句,卻從記憶的河流中清越而來……</p><p class="ql-block"> “車轔轔,馬蕭蕭”,當相土駕其發明的馬車東進時,被相山吸引,夯土圍城建都,史稱相邑。 “相土烈烈”,上古之風跨越千載,拂過相山之巔,掠過濉水之湄,在歷史的回音壁激蕩出千年回響。《相韻鏗鏘》以聲為筆、以韻為墨,把握時代跳動的脈膊,深情吟唱身邊上演的故事,將淮北的古今凝之于詩行。</p><p class="ql-block"> 淮北古稱相城,相山巍巍,留存著先民篳路藍縷的足音,見證了淮北文明的開啟。濉水湯湯,滋潤青畝,哺育世代漁樵耕讀的生活,串聯起歲月的記憶。這里的隋唐運河段雖已沉寂,憑吊柳孜渡口遺址,似乎仍能聽到槳櫓擊水和纖夫血淚的余音,漕運千帆、商旅穿梭,兩岸城鎮在勒痕和尸骨中興起。大運河見證了淮北往昔的繁華和慘淡。</p><p class="ql-block"> 黃淮歷為兵家必爭之地。漢東兄詩云:“千年殺伐,尸塞渠平”。淮海戰役我軍曾“設伏南坪”,繼而“宿州飛雪,相山披紅”。古戰場的廝殺聲、淮海戰役的炮火聲雖已遠去,但英魂的吶喊卻鍛鑄了淮北脊梁。劉開渠以赤子丹心所鏤的一塊塊浮雕,堪為凝固的一曲曲英雄之歌。</p><p class="ql-block"> 淮北有聲,其琴笛交織,其鳴此伏彼起。嵇康的《廣陵散》,清越高絕,雖成絕響,卻在后世詩行中重生。桓伊的《梅花三弄》,笛聲清寒,暗香浮動,響徹東西南北。相傳,俞伯牙乘船經鴻溝而過梧桐村,催生《流水》。 于今,太空船已裝著人的意識與宇宙交融的《流水》,去尋訪星際的知音。</p><p class="ql-block"> 作為因煤設市之地,礦井里掘進機的轟鳴,引發工業發展的序聲。而今,由采礦塌陷區蝶變而成的翡翠般的南湖、東湖和中湖,波光粼粼,鳥語花香,譜寫著生態轉型的新篇。城鎮建設的夯歌,鄉村振興的歡笑,共同構成新時代的旋律。詩人們記錄著機器的轟鳴,湖水的低語,人民的呼聲。他們撥動心弦,抒發家國情懷,唱響時代頌歌。</p><p class="ql-block"> 淮北有聲,聲貫古今。《相韻鏗鏘》詩集,貫穿淮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是一部可聽可感的有聲方志。翻開它,相山松濤、濉河浪語、古戰金戈、淮海號角、文人雅樂、民間曲調、時代新聲交織共鳴,凝聚成淮北獨特的城市之魂。梆子戲的高亢,拉魂腔的婉轉,臨渙大鼓的慷慨,這些民間曲調從田間地頭響起,將百姓的生活百態與情感融入旋律。</p><p class="ql-block"> 淮北有聲,韻啟未來。風聲雨聲讀書聲,夯歌鼓歌與戰歌,匯成振聾發聵、自強不息的吶喊和呼喚,譜寫著這時代足以誕生的最輝煌的交響。相歌嘹亮,鼓舞著淮北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奮進,走向未來;相韻鏗鏘,激勵著詩人們繼續深入火熱生活,鋪采摛文,體物寫志,賦之以最新最美的詩章。</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7日,于廬陽淝水之畔。</p> 掃碼關注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Txw14-xcG0ZIRZllv0tBiA"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远安县|
文昌市|
潞城市|
宁波市|
大关县|
西峡县|
洪洞县|
茶陵县|
巧家县|
曲周县|
宿松县|
什邡市|
洪洞县|
新竹市|
马边|
建昌县|
邵阳市|
班玛县|
任丘市|
双辽市|
和政县|
潼南县|
灵山县|
迭部县|
清远市|
尉氏县|
临朐县|
磐安县|
沛县|
巴彦淖尔市|
定远县|
进贤县|
大田县|
镇原县|
思南县|
宜都市|
阿瓦提县|
奇台县|
桑植县|
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