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東張西望 :攝影 ,文字</p><p class="ql-block"> 美篇號(1411393)廣州</p> <p class="ql-block">清明策杖到蓬萊,遙見櫻花疊雪皚。</p><p class="ql-block">百戰樓船懸海立,四圍倭寇望風頹。</p><p class="ql-block">殘碑字蝕硝煙味,古宅香縈燭蠟臺。</p><p class="ql-block">一樹新芽爭破土,似詢春色可重來。</p> <p class="ql-block"> 春風以其柔和溫暖、復蘇萬物和心靈凈化的特質,成為春天的象征,春天的色彩斑斕,綠色、黃色、紅色、粉色……,草地、花朵交織成五彩繽紛的畫卷,展現生機與希望。這個春日我來到蓬萊,因為它是不但有著“蓬萊仙境”之稱,它還是愛國將領戚繼光的故里。</p> <p class="ql-block"> 戚繼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號南塘,山東蓬萊人,明代抗倭名將、軍事家。他出身將門,自幼受父親戚景通嚴格教導,熟讀兵書,精習武藝。十七歲承襲登州衛指揮僉事,開始戍守海防。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倭寇肆虐,百姓深受其害。戚繼光臨危受命,招募義烏礦工與農民,組建紀律嚴明的“戚家軍”,獨創“鴛鴦陣”等靈活戰術,以藤牌、長槍、狼筅等兵器配合,屢次以少勝多。十余年間,他率軍在浙江、福建、廣東等地連戰連捷,臺州大捷、橫嶼島之戰等戰役重創倭寇,基本肅清東南沿海之患。</p> <p class="ql-block"> 16世紀的明朝東南沿海,倭寇如黑云壓境,燒殺劫掠無惡不作。戚繼光生于山東蓬萊將門,少年時父親戚景通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澆灌其心。17歲襲職登州衛,親歷倭寇之禍后,他痛悟舊軍積弊,于浙江義烏招募三千礦工農夫,以“保家護民”為信念,鍛造出令倭寇膽寒的“戚家軍”。他革新戰術,創“鴛鴦陣”:十二人一隊,盾牌手如銅墻蔽敵,狼筅手以竹械鎖刃,長槍短刀層層配合,將倭寇擅長的單兵近戰化為烏有。臺州九戰九捷,夜襲橫嶼島,仙游以寡敵眾……十余年血火征戰,倭寇尸橫遍野,東南百姓終見曙光。戚繼光之名,自此成為華夏海疆的守護神。</p> <p class="ql-block"> 隆慶年間,戚繼光調任薊鎮總兵,鎮守北方邊關十六載。他重修長城、筑敵臺、訓精兵,改進火器戰車,構建起穩固的防御體系,使蒙古諸部不敢輕易犯邊。晚年因朝中黨爭遭彈劾,辭官歸鄉,病逝于故里。他一生著《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等兵書,革新軍事理論,其治軍之嚴、用兵之奇、保境安民之志,被譽為“文武兼備的一代儒將”。至今,東南沿海仍流傳著“戚家軍”的傳奇,長城沿線屹立的空心敵臺,默默訴說著這位民族英雄的千秋功業。</p> <p class="ql-block"> 東南硝煙未散,北方韃靼鐵騎又叩邊關。1568年,戚繼光調任薊鎮總兵,面對蒙古騎兵的威脅,他再度以雷霆手腕整飭防務:重修長城兩千余里,首創“空心敵臺”——三層高的磚石堡壘可屯兵儲糧,火器箭孔密布如星,自此“薊門守固,胡馬不敢南窺”。他編練車步騎混合兵團,改良火銃戰車,撰寫《練兵實紀》規范戰術,將防御體系化為鋼鐵長城。張居正贊其“邊備修飭,薊門宴然”,蒙古首領俺答汗至死未敢犯其防區。南北征戰四十載,他以文韜武略踐行了“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的誓言。</p> <p class="ql-block"> 然英雄暮年,卻因張居正倒臺遭牽連貶謫,最終病逝鄉野。但歷史的天平從不傾覆:朝廷雖一時蒙昧,百姓卻世代傳頌。《紀效新書》被后世兵家奉為圭臬,長城敵臺至今屹立燕山;福建莆田“戚公祠”香火不絕,浙江臨海“江南長城”鐫刻著他的智慧。文人墨客以“誰將孤劍斗群魔,海上妖氛萬里羅”詠其豪情,魯迅更稱他為中國“脊梁”。如今,戚繼光故里得已修復,說明他的家鄉及后人對他當年抗擊倭寇,保家衛國的懷念,故居盛開的櫻花,牡丹園的牡丹花,以及處處發出的春芽是對他英雄事跡的贊頌。</p> <p class="ql-block"> 今日蓬萊故里,櫻花如雪年復一年飄落石碑,新芽總在殘損的墻根下倔強萌發——恰似他雖蒙塵于廟堂,卻永生于民心。游客撫過古宅斑駁的磚瓦,恍見燭影中將軍披甲推演沙盤,而窗外春色爛漫,早已漫過他曾以血肉守護的萬里河山。</p> <p class="ql-block"> 徘徊于戚繼光故居,硝煙散盡的庭院里,兵器陳列靜默,練兵陣圖泛黃。當櫻花雨掠過殘碑上模糊的銘文,仿佛聽見歷史深處的叩問:和平年代,是否還需“戚家軍”的肝膽?答案或許藏在導游講述時孩童發亮的眼眸里,藏在兵書展柜前青年沉思的眉宇間。英雄從未遠去,他以另一種形式活著——每代人身筑長城的自覺,危難時共赴家國的血性,皆是對“戚家軍精神”的千年回響。春芽年年初綻,英雄之志,終將隨江河奔涌,永續華夏。戚繼光:蕩寇安邦的烽火傳奇與千秋回響……</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州市|
丹棱县|
建德市|
清新县|
闵行区|
怀集县|
民权县|
永州市|
德江县|
灵武市|
南江县|
岳阳县|
长乐市|
四子王旗|
嘉荫县|
余姚市|
武义县|
鄂温|
南投市|
琼海市|
盖州市|
通许县|
曲沃县|
绵阳市|
沁水县|
阿拉善左旗|
高尔夫|
百色市|
牡丹江市|
仁怀市|
巴林左旗|
桂阳县|
砀山县|
东乡族自治县|
新河县|
许昌市|
福清市|
张北县|
宁津县|
定结县|
湘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