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月18日晨,天氣陰沉,溫度僅在5度左右,不時有細雨降下。不過昨天晚上下榻的旅館是我們這次自駕過程中條件最好的,早餐也很豐盛。Moab(中文有時譯成摩押,有時譯成莫阿布)是一個僅有5000左右常住人口的小城,不過方圓百里之內這就是最大的城市了,它還是猶他州格蘭德縣(Grand county)府所在地(縣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摩押是拱門和峽谷地國家公園游客的主要住宿地,承擔著每年一百多萬游客的后勤保障任務,在旅游旺季往往一床難求。一般每年的4~10月是旅游旺季。這里</span>平時三月份的平均氣溫在2~18 ℃之間,平均有四天降雨。少見的低溫陰雨竟讓我們趕上了,但愿不會造成太大影響。</p><p class="ql-block">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拱門國家公園。其入口距離摩押城不到十公里,位于191號公路東側。</p> <p class="ql-block">拱門國家公園有時也按照發音譯成阿切斯國家公園(Arches National Park),位于猶他州東部,東側靠近科羅拉多州,公園管理面積309平方公里。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沙巖拱門集中地之一,有各類天然巖石拱門2000多座,大的擁有上百米跨度,宏偉壯觀。迷你小拱門僅有米余長度,只能屈身爬過。1971年這里被美國國會確定為國家公園后,游客開始驟增。</p><p class="ql-block">Arches直譯為拱形物(復數名詞),在這里特指天然石拱橋。在我國常將這種天然石拱橋叫做天生橋。由于其“天生”屬性,必然稀少珍貴。然而這里區區百余平方公里范圍內竟然匯聚了兩千多天然石拱,實屬罕見。</p><p class="ql-block">拱門國家公園在世界都享有盛譽,是旅游達人必入的景點。這里最著名的精致拱門(delicate arch)已經成為猶他州的標志,美國25美分硬幣和猶他州車牌上都有它的圖案。游客中心也以此作為招貼畫,所以來這里的游客都會將其作為追尋目標。在游客中心還有免費博物館和科教電影放映。</p> <p class="ql-block">拱門國家公園入口位于一道峽谷之中,入園后驅車沿著盤山公路登上高處回望,照片中的道路就是穿峽谷而過的191號公路。以公路為界,其西側是高達數百米的懸崖。公路旁的停車場及建筑就是公園的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地貌與此地的地質活動密切相關,191號公路穿行的峽谷就是摩押斷裂。在高處的觀景點稱為Moab fault overlook(摩押斷裂帶瞭望點),在這里可以直觀感受摩押斷層(moab fault)活動留下的痕跡。這座高高的懸崖就是斷層長期運動的產物。我們入園后駛過的游覽路就懸掛在懸崖中間。</p> <p class="ql-block">拱門公園內建有一個單程長達36公里鋪裝良好的柏油公路,連接園內主要景點,<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客可以駕駛自己的私家車游覽。</span>道路有三條分枝,沒有環形路,幾乎所有景點參觀過后都需要原路返回,所以全程下來實際行駛路程將達到72公里。下車之后往往還需要沿著步行道步行一段才能抵達景點。如果走完全部十四條步行道全程有43公里之遙。所以說游覽拱門公園是相當消耗體力的,應該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當然對我們這些老年人來說有些難度較大的景點必須酌情放棄走到近前欣賞的念頭,遠遠看著就好。建議想充分游覽拱門公園的游客,要至少計劃兩天時間。</p><p class="ql-block">照片內是入門后的第一個景點,稱三個企鵝(three penguins),是一組石柱,矗立在公園內游覽公路邊高大的石墻上邊,很引人關注,其實我也看不出來像企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組不知名的石柱倒是引起我的好奇,因為它頗具中國元素!其中高些的頭戴高帽,很像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扮相,而對面矮胖者只能是阿斗了!我想封其為“諸葛亮再出祁山辭主”還對付吧?</span></p><p class="ql-block">拱門公園中的景點大體上可以由南而北分成四組。游客中心附近算第一組,包括公園大道觀景點(park avenue viewpoint),La Sal山觀景點(La Sal mountains viewpoint)和法院塔觀景點(courthouse towers viewpoint)。這些景點相互距離不遠。</p> <p class="ql-block">在公園大道觀景點周圍沒有發現拱門存在,周圍都是高大的赭紅色巨大砂巖,像形石不少,方才的“諸葛亮再出祁山辭主”石柱就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而不遠處的La Sal山觀景點是一片開闊地,很適合欣賞公園內外的各種紅色巨石。La Sal Mountain是一座位于公園外摩押鎮附近的一座高峰,海拔四千多米,常年積雪。遺憾的是當天能見度不佳,只能看到近處的mesa(平頂山巖),看不到遠處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在法院塔觀景點周圍都是紅色砂巖石柱,以此命名的法院塔就是這座高大威猛的平頂石柱。</p> <p class="ql-block">這是其旁邊的三根小石柱,被命名為三個長舌婦(three gossipes)。不過我怎么看著有四位呢?看右邊這位貼著別人耳邊私語,也確實像在“嚼別人的舌根子”的長舌婦。</p> <p class="ql-block">換個角度看確實是三人。</p> <p class="ql-block">這座平頂山(mesa)名曰法院大廈(courthouse)。為什么是法院呢?不能是區政府大樓嗎?</p> <p class="ql-block">附近還有一座圣經故事里的Bagel 塔。Babel塔又稱巴比倫塔或通天塔,是《圣經·創世記》中描述的一座永未完工的高塔。當時人們想把它修成通達天庭的高塔。當然這僅是一塊巨石而已。</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還要經過一個觀景點曰:petrified dunes viewpoint,其意為石化沙丘觀景點。路邊有一排高大的平頂石山,遠遠望去似乎山腳下有成片的沙丘。其實那是石化沙丘(petrified dune)。石化沙丘是指經過長時間的地質作用,原本的流動沙丘被礦物質填充并固化,形成的一種特殊的巖石結構。照片中紅色巨石下面形似沙丘,實為砂巖就稱為石化沙丘。</p> <p class="ql-block">這一排長長的高大巖石還有一個我們熟悉的命名:長城(The great wall)。在西半球看到中國的“長城”還是讓人心動一下的。</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砂巖風化剝蝕得更加嚴重,已經從平頂山(mesa)到孤峰(butte),再到殘留石柱的階段。這些由風化成多塊石頭構成的小石柱多能聯系到一些常見物體的形狀。比如這個石柱稱為the phallus pillar。</p> <p class="ql-block">這些石柱多數看起來搖搖欲墜,不知還能存在多少年。</p> <p class="ql-block">第二組景觀位于15公里以北的景區中部,也稱為窗口區(windows section)。這里開始有大量拱門出現。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驚險刺激的平衡石(balanced rock)。平衡石是緊靠路邊的一座高達39米的巨大石柱,?上部有一塊高約15米,重達17噸的梨狀巨石,坐落在一個狹小的巖石基座之上,看上去搖搖欲墜!由于周圍空曠無遮擋,在很遠處就能發現。</p><p class="ql-block">這里由于交通方便,擁有幾十個停車位,通常也是最吸引游客匯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所謂平衡石是指一種自然形成的奇特地質現象,通常兩塊或多塊巨石通過極小的接觸面保持力學平衡,并支撐起巨大的巖石結構,看似搖搖欲墜卻能夠長期穩定存在。其特點是?“奇、險、懸”?。拱門公園的平衡石并不是世界唯一,據說在世界十大平衡石中僅排名第十。最著名的是位于英國約克郡的偶像石。</p><p class="ql-block">近距離觀察會發現,拱門公園的平衡石立于高高的由多塊石頭組成的基座上面,頭頂巨石重心還偏出基座很多,非常驚險,也非常不可思議。</p> <p class="ql-block">從稍遠的地方看去,平衡石與另一個石柱相鄰,共同組成一組景觀,有一條0.5公里長的步道環繞,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p> <p class="ql-block">向東北方向不遠處是一個三叉路口,從這里向右是一條4公里長的支路連接窗口區域。在這里有雙拱(double arch),坑拱(pothole arch),大象石(elephant butte),南北雙窗和炮塔拱門等重要景點。</p> <p class="ql-block">這處景區即將有多個石拱出現。見到的第一個石拱稱坑拱(pothole arch)。不知道這么翻譯是否合適?請大神指教。pot是鍋,hole是洞。鍋和洞組合在一起?</p><p class="ql-block">它位于路邊一塊長長的紅色砂巖墻的斜邊坡上,石拱呈傾斜狀態,在路上不易被發現。</p> <p class="ql-block">路對側是一片高聳的石柱,千奇百怪。不知為什么被命名為伊甸園(garden of eden)?</p> <p class="ql-block">近旁是攀巖者的天堂貓頭鷹石。據說這里攀巖非常火熱,進行攀巖活動還需要事前排隊等候。</p> <p class="ql-block">這根石柱頂上有一個圓圓的頭顱,很像影視作品中的外星人頭部。</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大象孤峰(elephant butte)是公園的最高點(1723米),看這群憨態可掬的大象游行(parade of elephants)。</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天氣真不給力,為了心中的理想,頂著風雨嚴寒走在步道上對我們老年人確實是個考驗。前方的南北窗拱門就在1.6公里之外,可走到近前并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炮塔拱門(turret arch)是位于窗口區西側的一個獨立石拱,其跨度11米,高度20米,是窗口區域一系列石拱中最容易看到的。</p> <p class="ql-block">北窗拱門(North window arch)位于炮塔拱門東側,在停車場就可以清晰看見,其跨度28米,高15.5米,而南窗拱門(South window arch)由于角度原因,必須步行到近前才能看到。南窗要比北窗大些,跨度為32米,高度20米。兩個天然石拱門位于同一堵石墻上,形同一幅眼鏡。</p> <p class="ql-block">轉過身來,位于停車場北側區域的雙石拱門(double arch)是此地更有名氣的天然石拱。其高度達到34米,排在第一。跨度為44米,位于第二。在停車場位置就可以直接看到。</p> <p class="ql-block">不過要近距離欣賞必須要走過800米的泥濘不堪的道路才能抵達。有付出就會有回報!跋涉過后在雙石拱門底下近距離觀看確實更加震撼。雙石拱門的名字來源于兩個大小差不多的石拱門共用一塊巨石作為支撐點,形成了連接在一起的天然雙拱門。單個拱門尚且稀有,兩個連在一起的巨大天然拱門更加少見!</p> <p class="ql-block">能堅持著頂風冒雨走到這里靠的可是意志!</p> <p class="ql-block">這里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天然石拱門最密集的區域。在不到兩平英里的范圍內匯聚了這么多個石拱實屬罕見。在這里你不僅能夠看到許多中后生命周期的壯年石拱,還有許多正在孕育形成過程中的天然石拱。這座準石拱門下面你能清楚看到塌下的碎石堆積。相信不久(當然是以地質年代計數)以后,一個新的天生橋將在這里誕生。</p> <p class="ql-block">這個小石拱已經開始貫通了。</p> <p class="ql-block">而這個石拱才剛剛開始張開嘴巴!</p> <p class="ql-block">自然有生就會有死,大自然也不例外。據說在拱門國家公園范圍內,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已經有四十余座天然石拱門已經坍塌消失。看來我們常形容永志不變的話語“海枯石爛”也并非不會發生!這張照片就是石拱門坍塌之后留下的遺跡。</p> <p class="ql-block">公園管理部門貼心地將復原圖張貼在其近前位置,提醒人們美景也可以消失,但不應被忘記。</p> <p class="ql-block">我們沿著四公里來路原路退回到游覽主路,繼續前行四公里,就到了另外一個分叉口,從這里開始就是第三組景點了。在此右轉是去往精致拱門(delicate arch)景區3.5公里長的道路,由于這個拱門的名氣,這里也是游客必須打卡的景點。</p><p class="ql-block">想游覽精致拱門一般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如果想到拱門近前,需要在wolfe ranch停車,再沿著步道走4.8公里山路才能如愿。這里還要克服150米高差,對體力和時間都有很高要求。替代方案是開車到精致拱門觀景點,再走0.8公里上坡山路到上觀景點(upper viewpoint),在一處小小山頭上遠距離欣賞精致拱門,這里距其直線距離有500米左右。再其次是到下觀景點(lower viewpoint),下車僅需行走100米即可,距離拱門一公里左右,適合坐輪椅的殘疾人。考慮到我們的實際能力,我們妥協為第二套方案。</p><p class="ql-block">沿途風景不錯,這是站在山頂上看我們爬山的小雞。</p> <p class="ql-block">走近了看到,石頭小雞也冷得不行!</p> <p class="ql-block">經過艱苦努力,我們終于抵達了上觀景點。遠遠望去,精致拱門就是這個效果!精致拱門高14米,跨度9.8米。它的名氣并不在于它的體積,而是它的造型和位置。與其他天然石拱門不同,大多數天然拱門都與周圍的石墻和石柱相結合,能看出它的發源經歷。而精致拱門它孤零零地矗立在一個砂巖構成的石梁之上,周圍并沒有其他石墻和石柱伴隨,就像人為搭建的一樣。而且其風化嚴重,石拱并不是一個完整體,能矗立至今真是不可思議。</p> <p class="ql-block">精致拱門以及周圍的紅色巨石背后就是天空,相信如果有藍天白云相襯這張照片一定很美!</p><p class="ql-block">這個區域除了精致拱門之外,在沃爾夫牧場(wolfe ranch)附近,還有歷史遺跡巖畫(ute Indian petroglyphs)。</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組景點位于公園的最北端,還要繼續駕車行駛10多公里,它連接了最著名的魔鬼花園(Devil garden)區域。這和景區有隧道拱門(Tunnel arch),松樹拱門(pine tree arch),風景拱門(Landscape arch),分隔拱門(partition arch),納瓦霍拱門(Navajo arch),雙零拱門(double O arch),黑暗天使(dark angel)和私有拱門(private arch)等,也是一個天然石拱門密集區域。對于我來說,心心念念的是公園內跨度最長的風景拱門。</p><p class="ql-block">中途還經過鹽峽觀景點(salt valley overlook),在很久以前這里曾經是海洋,地質變遷過程中有大量鹽沉積,這也是當地能夠形成高密度石拱的因素之一。</p> <p class="ql-block">離salt valley不遠就是火爐區(fiery furnace),這是一段空間狹窄的紅色砂巖峽谷,特別適合徒步旅游,里面包括漫步拱門,爬行拱門,骷髏拱門,親吻海龜拱門和驚奇拱門等小眾景點。聽著名字就可以想象出他們的風采。不過我們也只能憑想象了~沒了一探究竟的體力和童心。</p> <p class="ql-block">遠遠看去,這里也確實不適合手腳不夠利索的老年人。</p> <p class="ql-block">接下來經過的是沙丘拱門(sand dune arch)。名稱來源是這里周圍堆滿風吹來的沙子,據說這個夾在兩塊巨石之間的小拱門,很適合孩子們。</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更多正在孕育中的石拱門。有人稱其為窯拱,還是很貼切的。</p> <p class="ql-block">看看這塊石頭,誰給起個好聽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天際線拱門(skyline arch),是拱門公園游覽路接近盡頭前最后一個著名石拱。位于魔鬼花園前。是拱門國家公園中標志性大型拱門之一。由于遠遠看去,位于天際線上而得名,在公園內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石拱高度約23米,跨度10米。到近前需要步行600米。</p> <p class="ql-block">拱門國家公園游覽路的盡頭是魔鬼花園,公路在這里構成一個環形,魔鬼花園步行道的起點在最北面。一排石墻擋住了所有拱門。要一見真容必須步行!看地圖,沿著這條步行道向北可以依次看到隧道拱門,松樹拱門,景觀拱門(3公里外),分隔拱門,納瓦霍拱門,雙O拱門(6.6公里),黑暗天使拱門,私人拱門等一些天然石拱。全程下來需要走12.6公里。考慮到我們的體力儲備,并且還要有400公里的路程趕到布萊斯大峽谷入住,只好放棄!留給下次再來一個借口吧!</p> <p class="ql-block">拱門國家公園內不僅有兩千多座天然石拱,還有數不清的mesa,butte,各種奇異的石柱,石筍更是不可計數。即使是導游圖上點名的重點景觀,因現場條件的限制也無法一一窮盡。放松心態,放飛想象,像一只蝴蝶隨風蕩漾在這奇特的美景中,只選取你最鐘情的那一朵鮮花!下面這些照片就是我提供給讀者朋友辨別,欣賞!攝影技術不高,敬請大家諒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海市|
临汾市|
河津市|
沧源|
五台县|
绥中县|
南开区|
旅游|
济南市|
田东县|
宝兴县|
洛阳市|
黔西|
汤原县|
新疆|
无锡市|
平罗县|
曲周县|
东阿县|
赤水市|
夏河县|
阿鲁科尔沁旗|
广元市|
哈巴河县|
镇赉县|
开化县|
东至县|
湖南省|
大渡口区|
韩城市|
山阳县|
孝义市|
扎赉特旗|
璧山县|
南平市|
临沂市|
东山县|
邯郸县|
于田县|
民乐县|
竹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