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蓮華寺,古名蓮花庵,創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一六九三年),位武漢市江夏之湯遜湖觀音島,迄今梵燈常照,香火綿延三百余載。蓮花庵處地殊勝,處鄂南梁子湖通江達海之黃金水脈,明月在天,云海蒼茫,水波搖漾,竹林掩映。其形神肖諸佛菩薩之形,亦似神龜入海,又似普度眾生之般若舟。空中俯瞰,猶若蓮花綻放,實一天然壇城凈界。歲在千禧之際,釋圓悟法師率四眾弟子至湯遜湖觀音島,發愿重興寶剎,再續法燈。依《妙法蓮華經》“佛有妙法,比象蓮華”之意,更蓮花庵為蓮華寺。蓮華寺呈“一軸兩線三域”之型格,循“對外擁吉祥、向內敬諸佛”之念,以“佛、法”貫之,建七層之寶剎,顯雙樹之光儀。要者有十方普照塔、普光明殿、慈氏圖書館、圓通佛博館、太虛講堂等。以資四眾傳燈習明,安心樂行,入八正之門,倡慈悲之教,唯愿眾生常飲法甘露,安住寶蓮華。 武漢蓮華寺改擴建建設項目建設用地選址位于江夏區藏龍島辦事處中洲村,我寺將快速啟動改擴建建設項目,我們在整體規劃布局上,采用與佛理呼應的一軸兩線三域“的格局模式: “一軸“指的是貫穿整體規劃的”佛、法”軸線,這一軸線南北向總長1300米,南起入口廣場,北至島嶼端頭的十方普照塔,就像人體的脊椎連接著大腦與身體的脈絡一樣,“佛、法”軸線連接島中各個功能位置區域,并把它們有效的規劃成一整體。<br> 在空間處理上,沿著“佛、法”軸線每隔200米設置類似的山門,六度門,七寶如來塔,選佛場,金剛廣場,“普光明殿,十方普照塔等佛教建筑及景觀廣場,突出佛教文化主題。同時”佛、法“軸線成為來這里參觀拜佛的步行通道,可以有效的與周邊綠色道路分開以達到人車分流的效果。 兩線“指的是島中間區域圍繞軸線兩側的”僧侶“軸線”,左右兩線既有效圍繞在主軸線兩側,又與主軸線隔離與不干擾。 三域”指的是由北向南依次為佛教核心區域、禪修體驗區域、農禪文化區域等三大功能塊。 武漢蓮華寺整體規劃分為二期,一期佛教核心區域設有十方普照塔、普光明殿、僧寮等佛教建筑,核心區內配套建設有五院七館(五院:佛學院、國學院、禪藝院、農禪院、安養院;七館:禪茶館、素食館、法寶館、國醫館、佛博館、圖書館、布衣館)。二期建設地塊屬于佛子聞思修行區域,設有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以園林景觀綠化為主,并以佛教建筑鑲嵌于景觀花海之中,寓意“借花獻佛”之說。 拍攝地點:江夏蓮華寺<div>出鏡模特:雨知子</div><div>現場指導:汪老師</div><div>拍攝時間:二零二五年四月二號</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秉县|
象州县|
甘孜|
荣昌县|
徐汇区|
康平县|
哈巴河县|
遂平县|
吉安县|
广河县|
柞水县|
华安县|
鲁甸县|
宿迁市|
新宾|
明溪县|
三亚市|
句容市|
富民县|
武川县|
无棣县|
元阳县|
通州区|
和林格尔县|
阳曲县|
通江县|
察隅县|
宜黄县|
舞钢市|
临高县|
巩留县|
台北市|
两当县|
英吉沙县|
苏尼特左旗|
老河口市|
仲巴县|
安塞县|
合作市|
云浮市|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