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在邙山腳下的伊洛河畔,有一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康百萬莊園,與四川劉文彩莊園、山東牟二黑莊園,被稱為全國三大莊園,與山西晉中喬家大院、河南安陽馬氏莊園并稱為“中原三大官宅”,因慈禧太后的封賜而名揚天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這座橫跨明、清、民國的莊園,位于鞏義市康店鎮,別名河洛康家,成為河洛康氏家族的歷史見證。在九十年代初期,我曾陪同外地客人到此參觀,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時隔30多年,我陪同北京、上海、杭州的知青戰友,再次來到康百萬莊園,這里已被譽為“豫商家園”,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4A級旅游景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康百萬莊園的建筑群錯落有致,布局嚴謹,既有北方建筑的雄渾大氣,又不失江南園林的精致細膩。莊園內的大院套小院,院落相連,見證了康氏家族的興衰榮辱和歲月的滄桑變迀,以龐大的規模、精美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聞名遐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康百萬家族起源于明朝,始祖名康守信,在明洪武年間隨其母由山西洪洞來到河南鞏縣(今鞏義市)康店鎮定居。憑智慧與勤勞積累大量土地和店鋪,歷經四百余年風雨洗禮,一直富裕了十二代。晚清時期的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攜帶光緒于次年逃離北京前往西安,1901年返京,路過鞏義康店鎮時,河南正遭受饑荒,當地財政虧空,知府無力接待??导彝ι矶?,承擔迎駕重任。慈禧與光緒在康家精心修建的行宮停留一夜,次日臨行時,康家當家人康鴻猷捐獻100萬兩白銀。慈禧大悅感嘆,并賜其為“康百萬”的封號,“康百萬”成了這個莊園的主人康氏家族的統稱,康家的莊園便成了康百萬莊園。從此,康百萬之名傳遍大江南北,成為康家輝煌與財富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康百萬莊園有著深厚的家族文化,不僅有代代相傳的“康式家訓”,還有“留余”思想。從黃河漕運起家到縱橫中原,康家形成了崇尚中庸、耕讀傳家、樂善好施、誠信義利的豫商精神。鎮園之寶留余匾也由此成為中華名匾中的瑰寶。</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留有余,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余,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余,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余,不盡之福以還子孫。” 是南宋一個叫留耕道人的座右銘??导业谑宕鷤魅丝档榔胶芟矚g這個《四留銘》,便給自己家起了個堂號,叫“留余堂”。</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查閱了一下資料,方知這塊留余匾上寫的是 : 留耕道人《四留銘》云: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余,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余,不盡之福以還子孫。蓋造物忌盈,事太盡,未有不貽后悔者。高景逸所云,臨事讓人一步,自有余地;臨財放寬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園老伯以‘留余’二字顏其堂,蓋取留耕道人之銘,以示其子孫者。為題數語,并取夏峰先生訓其諸子之詞,以括之曰:若輩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盡而已。 時同治辛末端月朔,愚侄?,u敬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康家請人給這塊匾題字掛在了堂上,以此告誡子孫要留有余地,不將福氣用盡,可以還給天地;留有余地,不將祿位享盡,可以還給朝廷;留有余地,不將財寶銷盡,可以還給百姓;留有余地,不將福分用盡,可以遺留子孫;天地萬物都不宜滿,事做絕了,沒有不後悔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走進康百萬莊園,看著康百萬的滄桑歷史,我們對康家慷慨捐銀,開倉濟民,財取天下,利予蒼生的豫商精神都感嘆萬分。尤其是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后,康家后人康子昭變賣田產支援抗日,犧牲在了前線,更是令人敬佩。解放戰爭期間,這里還曾是解放軍唯一的一所女子大學。新中國成立后,還駐進了合作社、學校、政府、信用社、郵電所和衛生院等,“文革”初期,康家的主宅區成為毛澤東思想宣傳站,后又改成階級教育展覽館,無形的保護了莊園。</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走馬觀花的又重游了一遍康百萬,加深了對康百萬的印象,雖然富了三個朝代的康家已成為過去,但康家留給我們后人的家族文化和豫商精神,永遠值得學習和敬仰,尤其是那余留的處世之道和思想境界,值得令人深思。</b></p> 謝謝欣賞閱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基隆市|
江西省|
广丰县|
金湖县|
黑水县|
璧山县|
天长市|
得荣县|
永新县|
芜湖县|
神农架林区|
苍山县|
陵川县|
望奎县|
碌曲县|
泸溪县|
开化县|
襄汾县|
托里县|
唐河县|
东城区|
滕州市|
湘西|
新安县|
武穴市|
曲水县|
博罗县|
基隆市|
阿克苏市|
盘山县|
开平市|
裕民县|
尚志市|
恩施市|
定西市|
巴彦淖尔市|
鄂伦春自治旗|
台东市|
安平县|
无为县|
施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