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在阿圖什出發,目的地阿克蘇。<div>從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到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全程大約430公里左右,16日這一天,基本就在路上。</div> 9月16日上午,九點二十,從新疆阿圖什市出發。 9:35,在阿圖什大路上,迎著噴薄而出的太陽,給公路和山脈披上華麗金衣,讓我們的行程增色添彩。 10:12,車抵達格達良收費站,格達良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圖什市格達良鄉。<div>“格達良” 由喀特亞依拉客演變而來,維吾爾語意為遼闊的草原。人口以維吾爾族為主。</div> 10:40,我們車行駛到了喀什地區伽師縣。<div>伽師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東北部,是古絲綢之路南道上的一個重鎮。</div><div>歷史上:漢為疏勒國地,唐代有 “迦師城” 一名。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設伽師縣,隸屬疏勒府。1977 年劃屬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1980 年復歸喀什地區管轄。2020 年,伽師縣退出貧困縣序列。</div> 12:49,車行駛在喀什地區巴楚縣,土和高速(起點在吐魯番,經庫爾勒、阿克蘇、阿圖什、喀什、終點和田,與 315 國道相連接,全長 1931 千米,于 2019 年全線貫通)。<div>巴楚縣內有唐王城、古烽燧遺址、卡拉姆達爾拜克古墓等歷史文化遺跡,有金色胡楊、大漠風光、平原湖泊等自然景觀。有 “胡楊之都、文化之地、絲路之驛、美食之城” 的美譽。</div> 13:21,我們行駛到阿恰柯坪檢查站.<div>柯坪位于新疆南部,阿克蘇地區最西端,是連接阿克蘇和喀什的橋梁紐帶。明末清初時,漢族稱柯坪為克勒品,維吾爾語稱柯爾坪,1903 年設分防縣丞時定為柯坪,1930 年正式建縣。古時屬龜茲國,清時屬溫宿。</div><div>這里大灣溝的山體地質構造獨特,擁有豐富化石群;有全國面積最大的紅色沙漠,還有獨具特色的 41 萬畝哈拉坤胡楊林。</div> 下午三點一刻,我們駛抵阿克蘇市.<div>清光緒十年設溫宿直隸州,光緒二十八年升溫宿府,1913 年改阿克蘇縣,1983 年改設阿克蘇市。</div> 今天計劃就在阿克蘇住下,找到了這家酒店,在市中心,房間很大. 相當大的房間! 由于今天抵達阿克蘇后,不再趕路,也"自由活動",故我就一個人出去找郵局,手機指示附近晶水路有郵局,但此郵局沒有相關的郵資片,再乘一部公交車,到民主南路郵局,找到了我需要的郵資片. 20:25,阿克蘇市,煙火氣中的生活滋味. 20:32,映襯著城市的寧靜與繁華 20:33,阿克蘇市,多朗河一景. 今天,是傳統的中秋節,我們準備在阿克蘇市過節,購買一些各種口味的月餅. 在“異地它鄉”和老同事過中秋節。 再怎么,也要“像像樣樣”過個中秋節。 17日上午,九點過,我們開始今天的旅行,離開了阿克蘇市. 9:45,駛入阿克蘇東收費站.<div>在阿克蘇東的收費站,時光像車轍一樣蔓延。</div> 10:44,在這條寬闊的公路上,我們的車平穩地行駛著。不經意間望向窗外,一列火車正與我們并肩前行。公路與鐵軌如同兩條平行的絲帶,蜿蜒向遠方。火車的轟鳴和汽車的引擎聲交織在一起,仿佛在演奏著一曲奔向未來的樂章。 下午一點十五分,我們抵達今天要去的第一個游覽點.<div>從阿克蘇市到庫車王府,全程大約250-260公里左右,主要沿G3012吐和高速行駛。</div> 庫車王府(全稱“庫車回部親王府”)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市,是清代乾隆皇帝為表彰當地維吾爾族首領協助平定叛亂而冊封的世襲親王府邸。<div>龜茲古國與回部歷史:<br>庫車古稱“龜茲”,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漢唐時期以佛教文化和音樂舞蹈聞名。<br> 清代乾隆年間(18世紀),大小和卓叛亂被平定后,庫車首領鄂對因功被封為“庫車回部親王”,建立王府,世襲傳承。<br>2. 王府興衰與重建:<br>原王府始建于1759年,后毀于戰亂與自然災害。<br>2004年重建:現王府為在原址基礎上復建的仿古建筑群,融合了中原、伊斯蘭及龜茲文化元素。<br>3. 末代親王:<br>末代庫車王達吾提·買合蘇提(1929–2014)是中國最后一位世襲王爺,曾任庫車縣政協副主席,其生平故事為王府增添了傳奇色彩。</div> 我們先再周邊轉轉:這里是庫車老城:<div>庫車自漢代開始筑城,中心城址延續至今已有兩千余年歷史。漢代時稱 “延城”,是龜茲國都,唐朝時稱 “伊羅盧城”,為安西都護府所在地,1958 年大洪水后,有了新城、老城之分.</div> 庫車老街的一角,傳統建筑在陽光下散發著歷史的韻味,街邊的攤位與行人,構成一幅寧靜而美好的畫面。<br> 2024 年,庫車市熱斯坦旅游休閑街區入選第四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名單。2015 年,庫車熱斯坦歷史文化街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名錄。<br>“熱斯坦” 在維吾爾語中意為商場、市場,這里舊為庫車縣最繁華的商貿中心地帶。 熱斯坦老街上,還行駛著新時代的旅游車. 約下午一點半,我們進入庫車王府.<div>王府修復記</div><div>王府修復于清光緒年間的建筑遺址,經庫車縣政協提案并由庫車縣人民政府投資修復</div><div>清光緒年間,庫車王達吾提?買合蘇提被清政府封為親王,在庫車縣城內修建王府。王府在新中國成立后收歸國有,1958 年被改作他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庫車縣政協提案修復王府,經庫車縣人民政府批準,于 1999 年開始修復。</div><div>王府占地 2000 平方米,建筑面積 1000 平方米,建筑風格融合了維吾爾族和漢族建筑特色,是庫車縣的重要文化遺產。</div><div>修復后的王府,將成為庫車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弘揚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為庫車縣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貢獻。</div><div>庫車縣人民政府</div><div>2006 年 3 月 26 日</div> 13:26:<div>龜茲底蘊厚,愛國庫車王,王府沾喜慶,保君多安康。</div> 13:26,馮其庸贊龜茲詩二首<div>看盡龜茲千萬峰 始知五岳也平庸</div><div>他年也做徐霞客 步遍天西再向東</div><div>二</div><div>地上仙宮五百闕 赤霞遙接杜天門</div><div>平生看盡山千萬 不及龜茲一片雲 </div><div>--馮其庸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中國紅樓學會會長</div> 13:27:龜茲博物館<div>庫車在古代被稱為龜茲。龜茲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div><div>龜茲博物館主要展示了當地的歷史文物和考古發現,包括古代佛教藝術、壁畫、陶器、青銅器等,這些展品反映了龜茲地區在歷史上作為文化交流中心的重要地位。</div> 13:27:龜茲歌 請君聽我歌一闕<div>大漠古邑有龜茲 半是慈雲半是詩 妙相莊嚴千佛洞 便是當年全盛時 孔雀來翔獅子吼 萬邦輯穆一杯酒 漢將旌旗似曉雲 胡家羊馬如星斗 紛紛管弦奏朝堂 第史來嫁降賓王 頑石點頭天花墜 鳩摩羅什駐后涼 世界文明通華夏 印度波斯與希臘 排簫調聞西北歐 羯鼓曲傳東南亞 亞歐同季不同風 慈嶺朝天任西東 絲綢路上多過客 駝鈴響處再相逢 相逢齊頌木卡姆 愿我邊疆皆樂土 烽燧無煙食有魚 敞廊時見胡旋舞 </div><div>胡旋舞唱新歌 </div><div>天時地利與人和 愿將胡楊立千歲 愿借東海百萬波 清波綠樹連塞上 羌笛一聲何坦蕩 胡韻猶存新意生 庫車前景無盡量</div><div><div><br></div></div> 13:29,王府官邸 13:33,王府歷史館 末代庫車王簡介<div>達吾提(新疆史稱達吾提?買合蘇提,達吾提)1927 年 8 月生于庫車,隆慶二十三年(1758 年)因在平定準噶爾大小和卓叛亂中建立大功而被封為輔國公、貝子,賜貝勒品級的米爾扎吾德之后裔、世襲庫車十二代親王。</div>1929 年 10 月,因達吾提叔父第十一代親王買合甫孜膝下無子,應第十一代親王要求將兩歲的達吾提過繼給第十一代親王,為其成長進步,1934 年 6 月送入庫車縣立第一小學上學,1937 年12 月第十一代親王買合甫孜被盛世才逮捕,王府財產充公,王爺被迫重新回到親生父母家。<br>1942 年 5 月,盛世才為鞏固新疆的統治,下令庫車縣長韓云程從親王后裔中選一近親承襲王位,經推舉并報省督辦批準,1942 年 9 月盛世才下令宣布達吾提?買合蘇提承襲庫車親王,同時安排王爺前往迪化(烏市)省立中學(現烏市一中)學習。<br>新疆解放后,達吾提?買合蘇提曾擔任庫車、沙雅、新和三縣中心銀行行長;1984 年曾擔任庫車縣政協副主席、人大代表。<br>王爺一生曲折坎坷,歷經不同社會時代,但他始終把自己當做老百姓的一員。達吾提?買合蘇提是我們的忠實朋友,也是各族群眾愛戴的愛國民主人士;他堅決擁護共產黨,立場堅定地維護祖國統一,旗幟鮮明地反對民族分裂,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在促進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多次榮獲 “民族團結模范”、“政協廉潔好干部”、“優秀政協委員”等光榮稱號。<br> 達吾提?買合蘇提 13:37,王府官邸<div>平叛和卓建奇功 世襲罔替受御封</div><div>對聯概括了庫車王府在歷史上因軍事功績而獲得世襲爵位的重要史實,體現了其在新疆歷史和清朝邊疆治理中的重要地位。</div> 13;38:王府官邸內的涼亭,游客可以上去,邊上一塊牌子:拍照,請脫鞋上去 13:39:王府官邸內<div>庫車王府官邸的建筑風格具有多元融合的特點</div><div>伊斯蘭風格:王府官邸有高大的拱門,這是伊斯蘭建筑中常見的元素,兼具美觀與實用性。</div><div>維吾爾族特色:門和窗框色彩鮮艷,以綠色、藍色、紅色等為主,搭配金色花紋圖案,裝飾精美且富有民族特色。</div><div>中原漢文化風格:王府官邸內有典型的中式傳統建筑部分,以紅色為主色調,紅色的柱子、門窗充滿中式韻味。</div><div>俄羅斯風格:庫車王府歷經十一代親王擴建,融合了俄羅斯式建筑風格。</div> 13:40:那,原因呢?<div><b>歷史政治因素</b>:庫車王府始建于清朝,1759 年乾隆皇帝為表彰當地維吾爾族首領鄂對協助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功績,專門派遣內地漢族工匠建造,這是中原文化與當地文化融合的開端。此后歷經十一代親王擴建,在不同歷史時期,親王們出于各種政治和文化交流的需要,不斷融入新的建筑風格。例如,與俄羅斯的交流可能促使俄羅斯風格元素的融入。</div><div><b>地理位置因素</b>:庫車位于新疆中部,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多種文化交流、融合的匯聚之地。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伊斯蘭文化以及俄羅斯文化等都在這里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王府作為當地的重要建筑,自然也會受到這些多元文化的熏陶,從而融合了多種風格。</div><div><b>文化交流因素</b>:新疆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在建筑風格上有獨特的傳統。</div><div><b>親王個人喜好因素</b>:歷代庫車王在王府的擴建和修繕過程中,可能會根據自己個人喜好和審美觀念,引入不同風格的建筑元素。如有的親王可能對中原漢文化的典雅莊重情有獨鐘,便在王府中建造了具有中式風格的建筑;有的親王可能受到當時周邊地區文化氛圍的影響,而采用了一些俄羅斯式的建筑元素。</div> 13:41:<div>乾隆 22 年(1757 年),鄂對時為庫車阿奇木伯克(維吾爾語意為 “首領”、“統治者”),23 年(1758 年),清朝克復庫車后,因俗設治,續行伯克制度,依據《補放伯克條例》的規定,天山南部地區的伯克為 289 名,其中:喀什噶爾、葉爾羌、和田、阿克蘇、賽里木、庫車、沙雅、庫爾勒、輪臺等九城的阿奇木伯克為三品級別。<br>清朝重新統一天山南北后,使投靠清朝的一大批維吾爾封建貴族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獲得廣泛的好處。其中:1758 年,封庫車鄂對為散秩大臣;第二年,又晉封為輔國公,稍后,又晉升為貝子,賜貝勒品級。政治上,他們身居朝廷命官之位;經濟上,他們享受法定的優厚待遇。起初,清朝政府規定:三品伯克每員給二百帕特曼(1 帕特曼約合 37.64 畝)以及種地人燕齊百名,后來,清政府對各級伯克的待遇又作了部分調整,調整后維吾爾封建貴族階層從清朝獲得的權益大大超過了他們在葉爾羌汗國、準噶爾、汗國時期所享有的權益。這些權益包括:在政治上,他們獲得了爵位和榮譽,擁用行政權力;在經濟上,他們享受著清朝法定的經濟特權,占有采邑和農奴。<br>庫車回王世系由公、貝子、貝勒、郡王至親王歷 200 年歷史,世襲罔替。1937 年 12 月,十一代親王買合甫孜被盛世才逮捕殺害后,王府被封,家產被抄,大部分流散于民間,家中只留少許物品。<br>為恢復重建庫車王府,我們組織人力在民間多方搜集散失物品,結合王爺家中遺留部分文物,現予布展,供游人參觀。<br></div> 13:41:這件維吾爾刺繡展品,推測是清代或之后的物品。<div>底下有一段外文:"May the road rise up to meet you;</div>May the wind be always at your back;<br>May the sun shine warm upon your face;<br>And the rains fall soft upon your fields;<br>And until we meet again,<br>May God hold you in the palm of His hand.<br>"One June Day Blessing""<div>翻譯如下:愿道路上升起迎接你;</div>愿風永遠在你身后;<br>愿陽光溫暖地照在你的臉上;<br>愿雨水輕柔地落在你的田野上;<br>直到我們再次相見,<br>愿上帝將你捧在掌心。<br>《六月的一天祝福》<div>那,為什么在王府中出現這樣的物品?</div><div>在庫車王府出現外文內容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br><b><font color="#ed2308">一、文化交流</font></b><br>歷史背景<br>庫車在古代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連接著中原地區與中亞、西亞乃至歐洲。在長期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中,當地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影響。例如,在唐代,庫車(當時稱龜茲)是安西四鎮之一,有大量的外來商人、傳教士和使節往來,帶來了不同的語言和文化。<br>清朝時期,新疆地區與沙俄有一定的接觸和交流,一些西方文化元素可能通過這種交流傳入當地。<br>藝術風格<br>王府中的展品可能受到了西方藝術風格的影響。例如,一些西方的繪畫、刺繡技法可能被當地工匠所借鑒,從而在作品中出現了外文內容。<br><b><font color="#ed2308">二、個人收藏</font></b><br>王府主人的喜好<br>歷代庫車王可能有自己的個人收藏愛好,他們可能收藏了一些帶有外文的物品,如西方的織物、書籍、手工藝品等。這些收藏品在王府中展示,體現了王府主人的品味和興趣。</div> 13:42,哈薩克族的織物常常有三角形、菱形、方形等幾何圖案的組合。這些幾何圖案往往有規律地排列,象征著草原上的自然景觀或游牧生活的元素。<br>如果織物上以簡單的幾何形狀為主,且排列整齊、規律,可能與哈薩克族等游牧民族有關。<br> 13:42:這件箱柜可能反映了當地的工藝傳統。其精美的金屬花紋和鐵藝支架,體現了工匠高超的技藝。在新疆地區,尤其是庫車一帶,金屬加工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這種箱柜可能在過去用于儲存貴重物品,如衣物、首飾等。<br>從風格上來看,箱柜上的幾何花紋和鐵藝裝飾可能融合了伊斯蘭文化和當地民族文化元素。庫車在歷史上是龜茲古國的重要城市,受到多種文化的影響,其藝術風格往往兼具多元文化的特點。這件箱柜作為王府展品,是研究當地文化和工藝的重要實物資料。 來到了庫車王府的“清城墻游覽區”<div>庫車古城略呈方形,邊長約 800 米,面積約 0.64 平方公里,城墻為夯土筑成,墻基寬約 7.5 米,高約 10 米,古城四面各開一城門。北墻東段和東墻北段已被毀,東墻、南墻頂局部可見矩碟遺跡,四隅原有瞭角樓,現僅存西南角樓。</div> 13:44,城墻<div>庫車王府的古城墻位于王府西側,據說是漢代的遺跡,城墻高約二十米,寬約七八米,完整城墻長約四五百米。帶有濃烈的漢韻,可能采用了當時漢代流行的建筑技術和風格,是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交流融合的體現。是研究庫車乃至整個南疆地區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對于了解古代軍事防御、城市建設以及民族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div> 庫車清代城墻遺址是新疆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見證了庫車的歷史變遷以及清朝時期新疆地區的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對于研究新疆歷史、建筑文化以及民族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13:47:庫車王府城墻 13:46:王府城垣簡介<br>清乾隆二十三年 (公元一七五八年),米爾扎?吾德 (清<br>史稱鄂對),在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之戰中建功,封輔國<br>公,旋晉封貝子,賜貝勒品級,世襲罔替,建庫車王府。隨時代進程和戰時再三,城墻已成斷垣殘壁,老城墻長約 300 米,<br>基寬 3 米,高 4 米,頂部 1 米。為開發庫車王府,增進民族團<br>結,對王府老城垣進行部分修復,以延續歷史,教育后人,并<br>供游人參觀。<br>庫車縣人民政府 2006.3.26 13:39:庫車王府中的葡萄長廊。 前言<br>庫車,古稱龜茲。它是古代西域綠洲邦國龜茲故地,是漢時時期絲綢之路北道上的重鎮。這里是龜茲文明的搖籃。<br>在庫車北部山前地帶,沿庫車、克孜爾、木扎特、托什罕等河分布著許許多多的古代遺跡,蘊含著青銅時代、早期鐵器時代的燦爛文化。庫車市的麻扎甫塘、哈拉墩,拜城縣的克孜爾、喀拉蘇等聚落遺址和墓地,述說著龜茲產生、發展的過程,凝聚著居民的智慧和汗水。<br>公元前 60 年,控制東部天山北麓的匈奴日逐王降漢,西漢統一西域。同年,在龜茲烏壘城設西域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公元 91 年,漢以班超為都護,居龜茲它乾城,公元 123 年,東漢改西域都護府為西域長史府,繼續行使管理西域的職權。640 年,唐王朝置西州,在交河建安西都護府。658 年,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龜茲成為唐朝管理西域的中心,以龜茲、于闐、焉耆、疏勒為安西四鎮。漢唐時期龜茲能夠成為西域政治、經濟、文化一個重要的中心,與中央政府有效管轄密不可分。 13:51:仿真龜茲石窟雕像<br>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龜茲石窟雕刻復制品。這些復制品出自克孜爾石窟,真品現珍藏于德國柏林博物館,我國專家學者曾多次赴德國考察驗證,將頭像雕刻一一復制回國。<br>這些頭像分別是菩薩雕像、比丘尼雕像、供養人雕像。我們可以看到,這些頭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從臉部來看,他們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這表明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匯的地區”“新疆地區既是新疆各民族的家園,也是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的組成部分。”<br>龜茲石窟群是新疆地區最大的石窟群,現存石窟 500 多個,可見當時龜茲地區佛教的興盛以及財力的雄厚。供養人出資供養佛是行善事,也是為了來世得一個善報的姻緣。<br>其中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拉石窟在 1961 年就被列為國家首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3:52:龜茲古代佛教雕塑藝術<br>新疆古稱西域,位于東西方交通要道。三世紀以后佛教盛行,是時西域各族人民受到虔誠信仰的激勵,以極大的熱情和聰明才智,吸收了隨著佛教涌進的種種外來藝術因素,用靈巧的雙手創造出燦爛的佛教藝術。這里介紹的是古代龜茲的佛教雕塑藝術,其造型、藝術形式、藝術語言的多樣性,令人嘆為觀止。還有英語的:Called western region in ancient times. Xinjiang is situated in the traffic artery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Buddhism prevailed in the third century, encouraged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in the western region with pious belief, absorbed all kinds of external art elements with the entering of Buddhism, with great passion and striking intelligence and wisdom, created splendid Buddhist art with their skillful hands. Here we are introducing Qiuci ancient Buddhist sculptural arts. Its model, art form, and the diversity of artistic language make people impressive. 13:52:展示了一個室內展覽空間,墻壁上陳列著多尊古代佛教雕塑。這些雕塑主要是佛像和佛頭,雕刻在類似石窟的壁龕中,背景墻的顏色和質感模仿了石窟的巖石質地。這些雕塑是龜茲古代佛教雕塑藝術的復制品或真品,展示了該地區在佛教藝術方面的輝煌成就。 13:52:兩幅古代佛教壁畫的復制品。壁畫中的人物姿態優雅,身穿傳統服飾,頭戴寶冠,周圍有裝飾性的花紋。這些壁畫可能是來自敦煌莫高窟或其他佛教石窟的藝術作品,反映了古代佛教藝術的精湛技藝和獨特風格。畫面中的人物可能是佛教中的菩薩或飛天,具有重要的宗教和藝術價值。 13:52: 彩繪泥型供養人頭像。根據圖片中的文字說明,這件文物屬于唐代(公元 618 - 907 年),1964 年在庫木吐拉石窟采集。<br>庫木吐拉石窟位于新疆庫車縣,是古代龜茲國的佛教石窟遺址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這件彩繪泥型供養人頭像可能是當時佛教信徒為了表達對佛的虔誠而制作的,反映了唐代時期庫車地區佛教藝術的風格和特點。 13:53:古代壁畫,畫框中的壁畫展示了幾位姿態優美的飛天形象。飛天們身著飄逸的服飾,周圍有卷云、花朵和樹木等裝飾元素,營造出一種靈動、輕盈的氛圍。這幅壁畫來自公元 7 - 8 世紀,出土于庫木吐拉 10 號窟。庫木吐拉石窟位于新疆庫車縣,是古代龜茲國的佛教石窟遺址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13:53:龜茲,是新疆最早傳入佛教的地區之一。公元前六世紀至前五世紀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創立佛教,至公元前二百年左右,龜茲已有了佛教,公元三世紀佛教已經相當興盛。正是在這一歷史時期龜茲成為西域佛教的中心,成為龜茲樂舞的故鄉。<br>龜茲是佛經薈萃、翻譯家輩出的地方,最早以弘法為業的龜茲高僧是佛圖澄 (公元 232 - 348 年),公元 258 年白延在洛陽白馬寺譯出了《無量平等覺經》、《除災患經》。兩晉時期帛延、帛元信、帛尸梨密多等龜茲沙門都到中原參加了譯經,唐朝武周時期推崇華嚴宗,頒詔在全國興建大云寺,龜茲在今庫車縣西南的庫木吐拉附近也建造了大云寺。<br>隨著佛教的傳播,哲學、文學、美術、音樂、舞蹈、雕塑、建筑、天文、醫學等古印度文明在西域傳播,隨之東傳至中原大地。 13:54:龜茲,是新疆境內佛教遺跡數量最多的地方。龜茲石窟遍布全境,東起森木塞姆、瑪扎伯赫,縣城附近有蘇巴什、庫木吐拉、克孜爾尕哈和克孜爾石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r>這里保存了大量的四 - 十一世紀的石窟寺遺址,其獨具特色的龜茲石窟藝術,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遺產的藝術寶庫;其石窟寺的建筑形制、雕塑、壁畫等,為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佛教史、藝術史、建筑史等提供了珍貴的形象資料。 13:55:漢唐時期的龜茲經濟與文化<br>1899 年庫車古婆羅迷字母文書的發現,從而破解了龜茲文字、語言的一些秘密。龜茲文是由印度婆羅迷中亞斜體字母改制而成,龜茲語屬一種古老的印歐語系語言。《北史》、《魏書》、《梁書》等都記載了龜茲文字,說 “學胡書及婆羅門書”;唐玄奘也記述了龜茲文,說 “文字取則印度,粗有改變”。<br>目前,發現的龜茲文字資料主要有:石刻文、陶文、壁畫題記、木簡、紙、帛文書、佛經類;內容涉及到佛教經典、醫方、咒語、寺院和世俗帳冊、關隘通行證、題識等。成為補史和證史的實物例證。<br>龜茲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西域綠洲邦國,礦產資源豐富,有著悠久的冶金歷史。同時,在西域諸國中龜茲的手工業和商業也都很發達。 13:56:安西號令萬里疆域<br>公元 658 年安西都護府移至龜茲,隨之晉級為安西大都護府。這是唐朝在西域地區最先建立的軍府建置,轄制安西、于闐、疏勒、焉耆(碎葉)四鎮及十六都督府及七十三州之地。安西號令萬里疆域,跨越了蔥嶺(今帕米爾)東西、天山南北,西南遠達大食,到了今天的阿拉伯一帶。 前言<br>巍巍峻峭的天山連綿起伏,源遠流長的塔里木河水滾滾東流,在這高山和長河的孕育中西域出現了龜茲古國,中心就在今天的庫車綠洲。秦漢時期的龜茲包括了今天的新和、沙雅、拜城等縣,至魏晉、隋唐擴展到了溫宿、阿克蘇、阿瓦提、烏什、阿合奇、柯坪、輪臺等縣市。歷史上龜茲一名的漢譯多有變化,如屈支、丘茲、屈茨、曲先等,至清代定名庫車。<br>西漢中期龜茲已同中原的漢朝政府有了正式交往,公元前 60 年漢朝政府在今輪臺一帶設西域都護府,東漢的西域都護府和唐代的安西都護府設在龜茲,龜茲成為西域軍政、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龜茲地處絲綢之路要沖,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匯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科技文化的進步、商貿的昌盛。在吸收和兼容中原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臘文明、草原文明文化因素的基礎上,產生了具有鮮明的地域和民族特點的龜茲文化,佛教藝術、龜茲樂舞等都為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文化注入了新鮮血液。<br>本館展示的歷史文物僅是揭開了龜茲輝煌歷史文化的冰山之一角,然而透過這一角已足見龜茲的開放、和諧、多元、多姿文化之一斑。 14:00,王府中的“逸園”。 14:01,王陵 14:07:王陵內的建筑<div>融合了維吾爾族傳統建筑風格與伊斯蘭建筑元素,拱形結構、精美的廊柱裝飾都是典型的維吾爾族建筑特色。<br>建筑采用土黃色為主色調,與當地的自然環境相融合,同時在細節處有豐富的雕刻和裝飾,體現了工匠的高超技藝。</div> 王陵中的紀念臺:<div>庫車世襲回部親王府歷代王爺及王室成員的安息之地,紀念臺用于紀念他們,承載著庫車王室家族的歷史記憶,讓后人能夠緬懷先輩。末代王爺達吾提?買合蘇提和兩位王妃就長眠于此,人們可以通過紀念臺表達對他們的追思。</div> 達吾提·買合蘇提 (1927.8-2014.7)<div>死 者<br>1927 年 8 月生于庫車。<br>1942 年 9 月任命為第十二代親王。<br>1984 年 2 月至 2014 年 7 月擔任庫車縣政協副主席<br>2014 年 7 月 31 日在王府家中病逝</div> 14:10<div>庫車王府游覽基本結束,王府內有宣傳海報:來新疆必看的演出,《杏花之約·絲路龜茲》尋夢千年,龜茲樂章---庫車市大馕城景區龜茲劇場。</div><div>為什么“杏花之約”?</div><div>杏花在中國文化中常象征著美好、純潔和詩意,:杏花是新疆地區常見的花卉,將其與龜茲文化相結合,象征著自然之美與歷史文化的交融。庫車所在的阿克蘇地區有著豐富的杏花資源,每年春季杏花盛開,形成美麗的景觀,杏花花期短暫,盛開時絢爛奪目,這與龜茲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的輝煌成就有相似之處。</div><div>龜茲舞蹈:</div><div>龜茲樂舞起源于絲綢之路的商貿往來與文化交流中,融合了古印度、希臘、波斯、漢唐四大文明的精華。</div><div><font color="#ed2308">姿態造型</font>:舞者身體線條常呈 S 型,雙腳交叉,出胯、扭腰、勾腳,展現出婀娜多姿的美感。這種獨特造型與古印度樂舞 “天竺樂” 有關,帶有佛教樂舞特征。</div><div><font color="#ed2308">動作韻律</font>:動作靈活多變,充滿活力與節奏感。有迅疾敏捷、輕快活潑的跳躍舞步,如 “蹺足”,即抬腳舉高、迅速翹起,姿態性強,在龜茲石窟壁畫中常見。此外,還有大量的 “抃”(擊掌)、“彈指” 動作,強調手腳造型,且多有旋轉、騰躍等高難技巧,幅度大、動勢活,兼具力量感與張力。</div><div><font color="#ed2308">情感表達</font>:注重通過眼神傳遞情感,《通典》中記載龜茲舞蹈有 “弄目” 特點,舞者揚眉動目、眼含流波,以眼神與觀眾交流,使舞蹈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長于感情抒發,具有獨特神韻。</div><div><font color="#ed2308">舞蹈形式</font>:常執道具而舞,如飄帶、花巾、花繩、碗、盤等,或腰上系鼓,舞者執樂器邊奏邊舞,樂器既是伴奏工具,又是增色道具。此外,還有鼓舞等形式,羯鼓等各類鼓是龜茲樂中的主要樂器,鼓手除伴奏外,也會創造各種鼓舞加入舞蹈。</div><div><font color="#ed2308">表演風格</font>:歌、舞、樂相交融,以 “撼頭弄目” 加強迷人神韻,整體風格勁健明朗又不失柔和流暢,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能讓觀眾感受到熱烈歡快的氣氛。</div><div>比較遺憾的是,因為演出的時間點,我們趕不上,失去了一次觀賞的機會。</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杏花之約 絲路龜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海市|
古田县|
兴文县|
石首市|
马山县|
吉水县|
阿瓦提县|
科尔|
石台县|
西城区|
垦利县|
清河县|
汉源县|
武川县|
茂名市|
西乌|
正蓝旗|
临汾市|
高邮市|
商丘市|
大理市|
楚雄市|
太保市|
多伦县|
息烽县|
峡江县|
甘孜|
南平市|
嵊泗县|
洞头县|
临澧县|
南乐县|
文安县|
乐昌市|
获嘉县|
许昌市|
永嘉县|
普格县|
汉阴县|
中宁县|
阳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