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縣,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縣,屬福寧府。三國時期曾是東吳的造船基地,史上稱“溫麻船屯”。晉太康三年(282年),霞浦始設溫麻縣,距今已有1741年的建縣歷史,相繼涌現溈仰宗始祖靈祐、易學宗師黃壽祺以及著名歷史學家、書法家游壽等一批歷史文化名人。是中國東南沿海海峽西岸經濟區東北翼港口城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的沿海經濟開放縣,是福建最早開放的對臺貿易口岸,是“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中國南方海參之鄉”、“中國海帶苗之鄉”、“中國生態大黃魚之鄉”、中國南方海參之鄉,素有“閩浙要沖”、“魚米之鄉”、“海濱鄒魯”的美譽。 東壁是霞浦三沙鎮一個面朝大海的小漁村,距離霞浦縣28公里。山腳下是沙灘,遠方是連綿疊加的山峰。這里海域寬闊,有一個小沙灘可以扒著沙子、撿著貝殼、嬉著海水等待日落,也可站在大橋上看日落。<br><br>東壁島北望馬祖島,東接平潭島,東壁島上基本保持著原有的自然生態,有著豐富并獨特的社會和人文景觀,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海沙溫柔,海水清澈。明代抗倭英雄戚繼光視其為海疆東面的壁壘屏障,故稱“東壁”。 <p class="ql-block">村里的基督教堂</p> 東壁的落日、海灘、巖礁、怪石、海堤,都可以成為你獨一無二的小確幸。在教堂旁邊有一條小路,可以直接下到一座橋那里,那座橋便是觀賞日落的絕佳點位!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東壁灘涂夕照》</b></p><p class="ql-block">夕照灘涂似畫工,流金溢彩韻無窮。</p><p class="ql-block">云帆倒影波光里,漁網斜陽桅桿中。</p><p class="ql-block">礁石蜿蜒迎雪浪,海鷗舒卷戲腥風。</p><p class="ql-block">人生難得幾回醉,霞客癡迷忘返篷。</p><p class="ql-block">—Deepseek</p> 東壁村的村民,在海上建造了“牧場”,躲在小貝殼里的紫菜是這片大海最豐富的回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灘涂》</b></p><p class="ql-block">碧海銜云影,金灘沐曉光。</p><p class="ql-block">潮開千頃鏡,日淬萬斛妝。</p><p class="ql-block">竹陣穿煙立,鱗波載月航。</p><p class="ql-block">誰持調色筆,繪就水天香?</p><p class="ql-block">—元寶</p> <p class="ql-block">美女在東海一號觀景臺留影</p> 觀景臺旁邊是一個小漁村 — 海尾角村。 海尾村是霞浦目前漁村風貌保持較好的一個村落,仍葆有較濃的古老漁村韻味,村口、路旁、漁棚、碼頭,漁網、錨碇等漁具隨處堆放,村中處處彌漫著那種久違的淡淡海鮮腥味。 村里的門牌號碼 走進村里,石階、石巷、石坡岸可窺年代,街道窄而短,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種舊房居多,且臨海依坡而建,層次分明。村中沒有飯館,更無住店,背海面街的吊腳樓便利店偶有為外人炒米粉,肉、菜均為外村板車拉入叫賣。 村前一灣天然小型避風港,漁閑港內漁船密集,有序一致迎風錨定,港外一塊巨大出水礁石,給海尾村憑添一處獨特風景。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海尾漁村即景》 </b></p><p class="ql-block">東海之濱古韻存,石墻黛瓦隱漁門。 </p><p class="ql-block">碧波瀲滟連灘闊,白鷺翩躚掠岸喧。 </p><p class="ql-block">舟系浮槎迎曉霧,網收斜日映黃昏。 </p><p class="ql-block">潮聲漫訴滄桑事,煙火千家守樸魂。 </p><p class="ql-block">—Deepseek</p> <p class="ql-block">部分文字來源于網絡,七律詩由Deepseek創作,五言格律又元寶創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泽县|
崇义县|
罗江县|
文水县|
仙桃市|
海原县|
山西省|
嘉鱼县|
饶平县|
辽阳县|
宁明县|
潼关县|
茌平县|
名山县|
长兴县|
张家港市|
城口县|
应用必备|
南召县|
久治县|
潢川县|
乐业县|
祁阳县|
英吉沙县|
页游|
自治县|
涿鹿县|
东城区|
太仆寺旗|
洛南县|
周至县|
红原县|
绥中县|
新沂市|
蓬溪县|
文登市|
宁陕县|
射洪县|
苍溪县|
辉县市|
乌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