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秘密寺位于山西五臺山臺懷鎮西南約37公里的維屏山,這里松柏蒼翠,山巖險峻,風景奇麗。據《清涼山志》記載,秘密寺最初由唐代的木叉和尚在此藏修,后來逐漸發展成為一座禪宗道場,特別是秘魔巖“龍洞”這一圣地,更是五臺山朝拜的必經之地。有句俗語說:“朝五臺山,不朝龍洞,只朝了半座山”,可見其重要性。在古時候,秘魔寺號稱五臺山必須到來的地方。徐霞客在游歷五臺山時,也曾路過此地,并贊譽其環境之陡峭。</p> <p class="ql-block">秘密寺的山門兩側不見石獅,而是兩只石雕狗守護著寺廟,這是與眾不同的。</p> <p class="ql-block">?五臺山秘密寺?,又稱?秘魔寺?,位于山西省繁峙縣巖頭鄉巖頭村東,距西豆公路2.5公里。秘密寺因其所在地稱為秘魔巖而得名,始建于北齊時期,在唐朝武則天時期,高僧秘魔和尚(又稱木叉和尚)在此講經說法,使其成為著名的禪宗道場??,將寺院辟為聞名全國的禪宗道場。到了金代,秘密寺成為五臺山十大寺之一,明代屬西臺外九寺之一,在佛教界享有盛名。</p> <p class="ql-block">秘密寺鐘鼓樓?國保碑</p> <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秘密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秘密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齊時期,唐宋時期名聲大噪,成為五臺山十大寺之一。寺廟最初由唐代木叉和尚在此藏修,后逐漸發展成為禪宗道場。秘密寺在佛教界享有盛名,尤其是其北面的“龍洞”,被譽為“五臺八景”之一,許多佛教徒朝拜五臺山時必朝拜龍洞??。</p> <p class="ql-block">一進院</p> <p class="ql-block">秘密寺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秘密寺天王殿面寬三間,懸山頂,前設廊,內有彌勒、韋陀、四天王像。</p> <p class="ql-block">秘密寺的建筑風格獨特,現存建筑多為明清風格,盡管經歷了歷史破壞,但仍保留了部分明清時期的建筑。寺廟內有一位年輕的僧人修行,寺院干凈且人跡罕至,環境清幽??。</p> <p class="ql-block">秘密寺二進院</p> <p class="ql-block">秘密寺大雄寶殿</p> <p class="ql-block">大雄殿為寺內主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前設廊,方椽,占地312平方米,內有釋迦、藥師、彌陀及十八羅漢像 。大雄寶殿有三百多年歷史。</p> <p class="ql-block">大雄殿十八羅漢像</p> <p class="ql-block">秘密寺創建于北齊,唐武則天時為禪宗道場。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宋太宗下詔重修。紹圣二年(1095年)五月,秘密寺不幸遭火燒,除搶救出一部大藏經外,千間房廊化為灰燼(《福全大師塔幢》)。紹圣三年(1096年),福全大師募化重建。宋金之際,戰爭頻仍,寺院屢遭破壞。金代,廣云和尚重建了東閣、西閣、羅漢閣、山門和后殿(《廣云塔銘》)。</p> <p class="ql-block">大雄殿的梁架和門楣上,還保留著精美的彩繪。</p> <p class="ql-block">秘密寺大雄寶殿</p> <p class="ql-block">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賢澍和尚在觀音洞石壁上雕刻15尊佛像,弘治十八年(1505年),道童劉明臻雕玉皇大帝一尊并金裝此像。正德年間(1506—1521年),賢澍和尚及其門徒在觀音洞東側修建大佛樓。</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p> <p class="ql-block">康熙五十五年大修大雄寶殿碑</p> <p class="ql-block">客堂</p> <p class="ql-block">清順治五年(1648年),劉遷聚兵反清復明,占領繁峙縣城,包括秘密寺在內的不少寺廟被燒毀(一說清兵鎮壓劉遷軍時燒毀)。順治八年至康熙九年(1651一1670年),常平和尚重建秘密寺。秘密寺原坐落在木叉和尚塔附近,坐北向南,常平和尚遷移寺址,改為坐東向西。</p> <p class="ql-block">秘密寺</p> <p class="ql-block">秘密寺三進院 文殊殿</p> <p class="ql-block">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洪水沖毀后院藏經樓和南樓。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秘密寺內塑像被搗毀。1966年,拆除中庵大佛樓、三圣庵瓦房、西庵房屋。</p> <p class="ql-block">1985年至1987年,國家撥款30萬元,修公路2千米,揭瓦重修天王殿、大雄殿、文殊殿、鐘鼓樓,重建中院南北配房、中庵大佛樓。1991年,玄護和尚在三圣庵修建山門及南房。</p> <p class="ql-block">文殊殿內供奉的是三大士 </p> <p class="ql-block">文殊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內里梁架上有彩繪。</p> <p class="ql-block">秘魔和尚:秘密寺創建于北齊時期,在唐初已初具規模。唐朝武則天時期,高僧秘魔和尚到此修行,將寺院辟為聞名全國的禪宗道場。秘魔和尚行事十分特異,他手里常持一柄木叉,看見有僧人來禮拜,就用木叉抵住來人的脖子質問:“哪個魔魅教汝出家?哪個魔魅教汝行腳?道得也叉下死,道不得也叉下死,速道速道!”來的人多被問得啞口無言,因此又被稱為木叉和尚。</p> <p class="ql-block">秘密寺有唐代磚塔1座,五代時磚塔1座,明代磚塔1座。</p> <p class="ql-block">明代磚塔</p> <p class="ql-block">明普同塔</p> <p class="ql-block">明普同塔是明萬歷年間的建筑,是一座普通僧人的墓塔,八角三級密檐式磚塔。塔身雕刻著花卉圖案的須彌座,每層都有仿木構磚雕斗拱,疊澀出檐。第一層塔身各面都辟有假門。</p> <p class="ql-block">秘密寺原坐落在木叉和尚塔附近,坐北向南,常平和尚遷移寺址后,改為坐東向西。</p> <p class="ql-block">秘魔巖位于忻州市繁峙縣巖頭鄉巖頭村的維屏山上,秘魔巖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聞名。這座寺廟始建于北齊時期,到了唐朝武則天時期,高僧秘魔和尚在此修行,使得寺廟成為全國知名的禪宗道場。金代時,秘魔巖成為五臺山十大寺之一,明代更是佛教界的名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秘魔巖龍洞:被譽為“五臺八景”之一的“秘魔巖龍洞”,位于秘密寺北約2公里處的維屏山懸崖峭壁上,高10余米、寬10厘米的巖縫,不僅是一處風景奇絕的絕佳觀賞點,還流傳著許多神話傳說。</p> <p class="ql-block">龍洞是佛教徒到五臺山的必朝拜之地,有“朝五臺山不朝龍洞,等于只朝了半座山”的說法。?</p><p class="ql-block">歷史與傳說?</p><p class="ql-block">龍洞在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傳說這里是文殊菩薩指令五百神龍潛修的地方。據《清涼山志》記載,“懇禱則龍現,見者非一”,賦予了龍洞神秘的宗教色彩。此外,還有傳說稱文殊菩薩曾在此封印五百惡龍,使其成為佛教徒朝拜五臺山的必到之地。</p> <p class="ql-block">摩崖造像</p> <p class="ql-block">秘魔巖以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歷史遺跡聞名。景區內懸崖峭壁、蒼松滴翠、流水潺潺,被譽為“巖山疊翠”,是繁峙十景之一,展現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秘密寺不僅是佛教信徒的朝圣地,也是游客探訪五臺山文化的重要場所。這里的每一塊巖石、每一個傳說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淄博市|
新和县|
哈尔滨市|
南京市|
饶阳县|
新蔡县|
买车|
垣曲县|
淮阳县|
张家川|
左云县|
东乡族自治县|
景泰县|
兴国县|
濮阳县|
桂林市|
博野县|
贺州市|
曲靖市|
比如县|
都安|
集贤县|
武强县|
台江县|
洪江市|
兴国县|
温泉县|
万源市|
巴林左旗|
石景山区|
离岛区|
海口市|
镇赉县|
察哈|
天水市|
嘉祥县|
怀来县|
固始县|
奈曼旗|
仁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