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王永光</font></h5> <b>作者 / 曹春華</b> <p class="ql-block"> 他是嚴(yán)爹,也是屈原,還是魏征,曾是“小調(diào)皮鬼”,做過“小糊涂仙”,活成了“老頑童”,原湖南省音協(xié)主席、一級作曲張九說他是具有“學(xué)者風(fēng)度”的演員。這就是王永光先生。在每一個湖南人的心里,總有一個屬于王永光的角色與形象。</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少年時期的王永光</font></h5> <h1><br></h1><h1><b>這個湘劇少年是個“調(diào)皮鬼”</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圓圓的臉蛋,大大的眼睛。”八十二歲的湘劇老戲骨陳愛珠說起這位共事了六十多年的老同事,她依然能夠清楚地記得初見時王永光的模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永光九歲入的湖南省湘劇團(后升級為湘劇院)訓(xùn)練班,陳愛珠比王永光大三歲,進訓(xùn)練班卻比他晚兩年。回憶起當(dāng)年的情形,陳愛珠依然忍俊不禁。王永光第一次在《關(guān)公盤貂》演關(guān)公時因為身量太矮,只好穿女蟒。而且在貂蟬唱時,他竟然坐在臺上睡著了,把在后臺的老師急得直跳。</p><p class="ql-block"> 1957年在北京參加學(xué)習(xí)的小訓(xùn)練班臨時接到一個任務(wù),到懷仁堂給毛主席和領(lǐng)導(dǎo)們演出。大家接到消息既興奮又緊張,安排了一個折子戲《打獵回書》,王永光飾演小三軍。臺上十二歲的王永光正好唱到“多多多,拜拜拜,多多拜見小將軍”這一句,突然看到坐在臺下的毛主席,心里一緊張,在“多多多”卡了殼,不停地反復(fù)“多多多,拜拜拜”,窘迫的樣子逗得毛主席哈哈大笑:“這個小把戲忘記臺詞了啊,哈哈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對一切陌生事物都有充滿著好奇心。1961年,十六歲的王永光隨劇團來到廣東省江門市演出。在演出劇院所在的大樓樓頂,有一架據(jù)說是用來保衛(wèi)國家安全的儀器。被演出閑暇出來溜達(dá)的王永光發(fā)現(xiàn)。他對此充滿了好奇,為了弄清楚這是個什么東西,這里摸一摸,那里擰一擰,一不小心把儀器弄出了故障,驚動了當(dāng)?shù)貒野脖2块T的負(fù)責(zé)人,后來在湘劇院的大會上挨了批評,王永光也因此獲得了“調(diào)皮鬼”的稱號。</p> <h1><br></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趟藝海,弄狂潮,他是學(xué)者式的演員</b></h1><h1><br></h1><p class="ql-block"> “他很好學(xué),永遠(yuǎn)就像一塊干海綿,到處吸收著知識,不但演戲了得,而且能譜曲,能編詞,能寫詩,能書法,能繪畫,水平還很高。”陳愛珠說。</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湘劇《琵琶記》劇照王永光飾張廣才(右)和陳愛珠飾趙五娘(左)</font></h5> <h3><br></h3><h3> 1961年毛主席來湖南視察工作,晚會上湘劇大師徐紹清即興演唱了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贊揚。王永光是徐紹清弟子,三十年后的1991年,全國政協(xié)舉辦“毛澤東詩詞演唱會”紀(jì)念毛澤東同志誕生98周年。王永光在中央電視臺的文藝晚會上演唱了恩師譜曲的這首毛主席詩詞作品《沁園春·雪》,由大型中央民族樂團伴奏。為了突顯湖湘地域藝術(shù)特色,征得冷永銘導(dǎo)演的同意,王永光在前奏音樂中用韶山方言深情地朗誦了整首作品,還根據(jù)這首曲子的整體風(fēng)格,用現(xiàn)代表現(xiàn)方式為前面的朗誦譜寫了前奏曲,讓湘劇《沁園春?雪》展現(xiàn)了獨特的湖湘藝術(shù)色彩,受到了毛主席的兒子毛岸青、兒媳邵華以及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張玉鳳、李銀橋的一致好評。</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毛澤東詩詞演唱會”紀(jì)念毛澤東同志誕生98周年,王永光在中央電視臺文藝晚上上演唱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影像攝于1991年。</font></h5> <div><br></div> 除了演唱詩詞,王永光還會創(chuàng)作詩詞,是岳麓詩社的一員。“輕筏一葉駕銀濤,仗劍飛須任爾猋。不履人生驚險處,怎迎藝海起狂潮。”1988年秋,電視劇《山鬼》外景在湘西茅巖河拍攝,飾演屈原的王永光在激流中駕著竹筏沖浪而下,險象環(huán)生,豁然有感,寫下了這首七言絕句詩。<br><br> 1990年初,王永光和陳愛珠搭檔的《琵琶記》在北京展演,飾演張廣才的王永光榮獲第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岳麓詩社為二人舉辦“王永光榮獲第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陳愛珠從事戲劇三十六周年”慶祝詩會,在全國征集詩詞聯(lián)共270余首,在文藝界轟動海內(nèi)外。王永光多門藝術(shù)兼修,原湖南省音協(xié)主席、一級作曲張九在對他的描述中,說他具有“學(xué)者風(fēng)度”。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王永光刻的匾額,攝于湘劇院鄧伯峰家花園</font></h5> “他居然還會雕刻。”說起王永光的本事,陳愛珠如數(shù)家珍。聊到雕刻,陳愛珠仿佛又看到了許多年前的光景。有一年他們在江西省上栗市演出,劇場對門有一家專刻墓碑的小店。劇團晚上演出,白天沒事大家打牌的打牌,睡覺的睡覺,上街閑逛的閑逛,只有王永光一人蹲在一個墓碑店看人家刻墓碑,有時師傅有事離開一會兒,他就趁機敲幾下。<br><br> 不知道什么時候他竟然開始給人刻章雕匾,湘劇院的大院里,鄧伯峰老師花園進門,抬頭扇形匾額由原湖南省音協(xié)主席張九所書的“麟峰閣”就是他1992年冬月所刻,深見功底。王永光有一句名言——“四處留心皆學(xué)問”,他經(jīng)常說,凡事多留點心,自然就會懂。<br><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臺灣四哥(左)、王永光(中)、劉漢華(右)</font></h5> <div><br></div> 臺灣有一位湘籍藝術(shù)家,書法和竹刻的藝術(shù)造詣極高。2002年湘劇院派劇團赴臺兩岸戲劇文化交流,為了拜訪這位藝術(shù)家,王永光提前弄到這位藝術(shù)家的地址電話。一到臺灣,就去找圈內(nèi)聞名已久的“四哥”喻德文先生。喻德文先生比王永光大十三歲,老家湖南寧鄉(xiāng),能拉大筒能寫詩也能寫書法,是一位資深的文藝愛好者,在家排行老四,其表妹是花鼓戲傳承人劉趙黔,劉趙黔隨他的弟妹一起喊他“四哥”,于是圈內(nèi)藝人不論年齡都以“四哥”稱之。王永光找到四哥說明來意,四哥熱心腸,當(dāng)即開車把他送到了那位老鄉(xiāng)家里。因有著同樣的愛好,又都是同鄉(xiāng),王永光、四哥、還有那位藝術(shù)家三人一見如故,之后他們經(jīng)常通過電話書信進行文化交流。<br><br> <h1><b>老少皆宜的“小糊涂仙”與“老頑童”</b></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一家老小向前沖》劇照,李小嘉扮演的嚴(yán)嬸子(左)、王永光扮演的嚴(yán)爹(右)</font></h5> <div><br></div> 2004年,唱了一輩子湘劇的王永光走上熒幕,演起了電視劇,在《一家老小向前沖》飾演幽默風(fēng)趣、固執(zhí)又好面子的家庭嚴(yán)父“嚴(yán)爹”。第一次參的演電視劇空前火爆,“嚴(yán)爹”成了家喻戶曉的可愛爹爹,也成了一代人溫暖的回憶。<br><br> 王永光愛喝酒,但喝多了容易忘臺詞。每次要演出時,他總?cè)滩蛔∠牒葍煽冢皣?yán)嬸子”李小嘉就會勸他:“老頭子,少喝點咯。”還經(jīng)常悄悄把他的酒杯拿走,大家也因此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小糊涂仙”。<br><br> 博學(xué)多才成就了“學(xué)者”,幽默睿智則造就了“老頑童”。生活中的王永光和“嚴(yán)爹”一樣幽默風(fēng)趣。有段時間湖南盛行地下六合彩,俗稱“買碼”,王永光在一次下鄉(xiāng)演出時,有觀眾起哄問他要特碼,他稍加思索回了四句:“六合私彩莫沾邊,莊家賺錢你虧錢。要是嚴(yán)爹會解碼,有家銀行會姓嚴(yán)。”贏得一片喝彩。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 2023年夏,四哥回鄉(xiāng)探親,與湘劇院老友雅聚。前排左起湘劇老生演員羅永洪、四哥女兒喻昭芬、朱球球愛人“糖粒子”、王永光、朱球球、左大玢、趙海燕(《老年人》雜志主編)、后排左起四哥、劉漢華、曹春華(本文作者)。</font></h5>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無論什么年齡段的人他都聊得來。”湘劇伴奏樂團擔(dān)任笛子主奏的劉漢華(現(xiàn)已退休)這樣說。劉漢華比王永光小十七歲,兩人曾經(jīng)住在一個大院,既是同事又是鄰居,四哥從臺灣回來探親,一個三零后,一個四零后,一個六零后,三個人經(jīng)常一起相談甚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院里的小孩也都喜歡王永光,每次見到都“嚴(yán)爹嚴(yán)爹”地叫個不停。王永光去世不久,一個低智青年在王永光的海報墻前佇立良久,嘴里喃喃自語:“這是嚴(yán)爹爹,對我最好的嚴(yán)爹爹。”旁人皆聞之落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是因為這種幽默風(fēng)趣又平易近人的性格,所有人都能和他聊得來。對湘劇院副院長著名湘劇演員王陽娟來說,王永光更是亦師亦友,王陽娟親切地稱其為“老頑童”。</p> <div> 王永光生活中為人和善,幫助后輩排練王永光也是盡心盡力,生病住院后,身體還沒完全恢復(fù)就出院指導(dǎo)排練。這一次陳愛珠參加湘劇四大記之一《金印記》的排練,就是年前王永光多次打電話,把她從杭州叫回來的。“我還想著,排練的時候,王永光就像以前那樣坐在我旁邊。沒想到這么快他就......”說到王永光去世,陳愛珠不禁哽咽。“廣才今何在,屈原翱九天。摯友乘鶴去,湘劇失英賢。”“張廣才”和“屈原”是王永光在湘劇中扮演的角色。剛接到王永光去世消息時,幾十年的回憶涌上心頭,陳愛珠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寫下了這四句詩。<br><br> 王永光就像一顆璀璨的巨星,在浩瀚文藝蒼穹中栩栩生輝,也將溫暖的光芒灑進了每一個人的心中,讓我們永遠(yuǎn)懷念。</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易清歡曹春華于2025年清明)</font></h3><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关县|
贺兰县|
襄汾县|
宝鸡市|
柳江县|
那坡县|
喀喇沁旗|
拉萨市|
兰西县|
漯河市|
扎囊县|
瓦房店市|
重庆市|
深圳市|
陕西省|
巩留县|
昔阳县|
盐边县|
松桃|
灵石县|
文安县|
盘锦市|
大悟县|
昌黎县|
铜山县|
福清市|
大田县|
绥滨县|
扶余县|
高淳县|
漾濞|
萨迦县|
宜州市|
阳谷县|
绩溪县|
太原市|
清原|
理塘县|
永福县|
广汉市|
渝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