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太湖漁洋山景區位于蘇州市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中心區,占地5000畝,三面臨湖,東接胥口古鎮,北對光福鄧尉、玄墓、大小貢山,南望東洞庭山,西扼西洞庭山,太湖大橋串聯起西山、葉山、長沙諸島。</p><p class="ql-block">漁洋山是伸向湖心的一個半島,山勢綿延,形如鰲首,擁有湖蕩、山塢、島嶼、溪水、森林、古井、清泉、奇石等多種生態資源。其位置面臨湖,有“太湖最佳視角”的美稱,主峰海拔171米。總面積約11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太湖漁洋山風景區標志性建筑之一漁洋閣。漁洋閣總高27.1米,整體建筑外形類似龍鰲背著寶塔的形狀,正如漁洋山地形一樣,與鰲神十分神似,取意獨占鰲頭。</p><p class="ql-block">漁洋山又是一個很有歷史底蘊的山。漁洋山南麓曾建有法華寺、清華寺和七佛寺,唐代高僧釋貫休、詩僧皎然曾在此駐錫。史載最盛時,僧房多達數千間。現僅存法華寺,為村民于20世紀九十年代募資新建。其中,四面觀音殿中建于南梁的四面觀音像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p><p class="ql-block">狀元文化</p><p class="ql-block">據《吳縣志》記載,年少時,錢棨曾多次參加童試,但都落榜。來到漁洋山悟道,就地取材,采前山的木耳,后山的竹筍制作漁洋面,后在洞中跪拜觀世音菩薩。乾隆三十一年(1766),屢敗屢戰的錢棨以第一名考中了長洲縣生員,后在縣、府、院三次考試中都得到了第一名,被稱“小三元”。乾隆四十四年(1779),參加鄉試獲得第一名解元;乾隆四十六年(1781)進京會試,得中第一名會元;同年緊接著在殿試中,又摘得狀元桂冠。漁洋山狀元面由此而來。</p><p class="ql-block">感恩文化</p><p class="ql-block">漁洋山又稱“感恩山”,得名于伍子胥“贈山報恩”的故事。當年伍子胥率軍大破強楚,報得血海深仇之后,找到當年曾對他有過救命之恩的老漁翁后人帶回吳國,妥善安置在離王宮最近的風水寶地,并將該地取名“漁洋山”,表示對老漁翁的救命之恩如浩蕩海洋,永世不忘。</p><p class="ql-block">漁洋山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不少詩歌和書畫。吳門畫派代表人物沈周畫《太湖一覽》、《洞庭兩山圖》,并賦詩“長虹引南北,橫截太湖流。步月金鰲背,嘯歌天地秋”;唐寅畫《湖山一覽》《黃茅小景》《黃茅渚》,詩作《泛太湖》對當年吳國的水師基地漁洋塢發出感慨“吳越興亡付流水,空留月照洞庭船”;文征明畫《望漁洋山》及《洞庭兩山圖》:“誰能胸貯三萬頃,我欲身游七十峰”;王鰲寫《洞庭兩山賦》;元代趙孟頫畫《東西兩洞庭圖》;明代末年,董其昌晚年隱居太湖,取法湖光山色,寄情太湖山水,并“歸骨漁洋”;清康熙朝刑部尚書、清初文壇領袖王士禎著有《漁洋山人精華錄》《漁洋詩集》等四十多部作品,世人稱之“王漁洋”。</p><p class="ql-block">吳地風云</p><p class="ql-block">漁洋山風景區曾是吳國王城所在地,作為吳越文化的發源地,已有2500年的悠久歷史。相傳這里曾是汪芒國活動的地點,尚有汪芒墳、烽火墩、藏軍洞遺址,山下臨湖有多處船塢遺址,是吳國當時制造舟楫、操練水師的場所。闔閭王的父親諸樊將王城從無錫梅里遷至胥口,并在漁洋山東側修建南宮。闔閭王在這里組建了一支當時最先進的水師部隊,它由樓船、騎船、戰船等組成,分別擔當登陸、運輸、水上作戰等任務,由伍子胥負責水師的訓練,后期撰寫了《伍子胥兵法——水戰法》,系統性地提出“疲敵、擾敵、誤敵、勝敵”的戰略目標及靈活機變的戰術思想,可謂開創了我國戰爭史上游擊戰術的先河。離南宮不遠處,有一個土墩,叫將墩,孫武“三令五申”“斬二妃”、拜將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p><p class="ql-block">漁洋山風景區擁有專業山地自行車賽道2180米,屬于中國難度系數最高的三條山地越野賽道之一。</p><p class="ql-block">注:圖片、文字資料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從下車出發點遠眺漁洋閣。</p> <p class="ql-block">入山。</p> <p class="ql-block">霧霾天氣。</p> <p class="ql-block">從上山土路斜插爬升至山間公路。</p> <p class="ql-block">離開公路,進入山林。</p> <p class="ql-block">上孫武道。</p> <p class="ql-block">孫武道的下山入口。</p> <p class="ql-block">進入叢林。</p><p class="ql-block">受到許多帶刺小樹枝的“熱情挽留”。</p> <p class="ql-block">叢林中俯瞰太湖大橋。</p> <p class="ql-block">小羊的疑惑(這可是我們的地盤)?</p> <p class="ql-block">觀景臺俯視。</p> <p class="ql-block">下山,沿湖行。</p> <p class="ql-block">孤獨一枝。</p> <p class="ql-block">幼鳥吃食。</p> <p class="ql-block">徒步全程11公里(含返程上車點公里數),累計爬升近300米,耗時4小時30分鐘。</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梨树县|
永康市|
涿州市|
普安县|
个旧市|
长丰县|
天峨县|
电白县|
府谷县|
永丰县|
南召县|
塘沽区|
宿松县|
涪陵区|
花莲县|
兴安县|
紫阳县|
宜黄县|
江口县|
尉犁县|
额济纳旗|
阳西县|
鲁甸县|
广河县|
巨野县|
祁东县|
射洪县|
澄迈县|
宜宾县|
旺苍县|
衡阳市|
江都市|
连城县|
灵璧县|
河曲县|
旅游|
永清县|
彩票|
观塘区|
黄龙县|
仙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