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擁有十畝茶林的吳偉麗</b></p><p class="ql-block"><b>?</b>彈指揮間20年過去,大體是2004年的春天,這是我第四次來到了杭州。此行,記住了沈陽日報總編室老主任的那句話,沒到杭州該到的地方,來杭州多少次等于白來。這回我拉著老友邊尋路邊奔走,終于來到了杭州的九溪。這里峰巒疊嶂,流水潺潺,茶園散落,鳥語呢喃,濃密綠樹映襯著像蜜糖一樣的湖水,為人們帶來返璞歸真的純美享受。頓時,油然詠誦起白居易的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p><p class="ql-block">我們沿著一條石板路往上走,沿途迷人的風(fēng)光深深吸引著我們。本來是20分鐘的路程,我們卻走一小時,來到一個小村莊,村民們正在炒制茶葉。一對夫妻向我們介紹,這就是獅峰楊梅嶺龍井茶的原產(chǎn)地。這位妹妹名叫吳偉麗,她告訴我們說,你們來到楊梅嶺這條古道小路,也就是清代皇帝乾隆走過的上山小徑,這就是當(dāng)今這里取名為乾龍路的來歷。吳偉麗妹子一邊告訴我們楊梅嶺為乾龍路125號,一邊隨手遞給了我們一份有關(guān)介紹龍井茶歷史和現(xiàn)實(shí)的資料。這會我們才比較詳細(xì)地了解到,當(dāng)年乾隆帝對龍井一帶的熟悉程度,超乎人們想象。乾隆來杭州,不是走馬觀花喝杯茶就走,而是正兒八經(jīng)的“深度游”;被他游走出了“龍井八景”,這八景分別為:龍泓澗、風(fēng)篁嶺、過溪亭、方圓庵、滌心沼、一片云、神運(yùn)石、翠峰閣。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到龍井尋山問水,觀茶作歌。他以龍井為題先后創(chuàng)作過三十余首詩。最著名的是,“翠綠一茶紅滿堂,一泓碧水世間香。”乾隆皇帝這一詩句將龍井茶的色、香、味以及其獨(dú)具之魅力表達(dá)得淋漓盡致;詩句的賡續(xù)傳承讓后人對龍井茶產(chǎn)生更深的向往和珍重。有詩贊道:“乾隆御筆留佳句,萬古流芳耀世間。”</p> <p class="ql-block"><b> 聞名國內(nèi)外的杭州九溪景色</b></p><p class="ql-block">置身于楊梅嶺村,我們被這里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yùn)和淳樸祥和的民俗村風(fēng)所深深地打動。吳偉麗妹妹和丈夫應(yīng)利明倆擁有著十畝地的茶林,公公婆婆成為他們的好幫手,孩子正茁壯成長。楊梅嶺村的家家戶戶都和吳偉麗妹子的家一樣,靠著地理的優(yōu)勢和他們辛勤的勞作,過著殷實(shí)無憂的生活。告別的時候,偉麗妹子熱情地邀請大連更多的朋友來楊梅嶺村品龍井游九溪。</p><p class="ql-block">打這以后,在我們的推薦下,大連的新族公司每年都在偉麗妹子這里訂購了明前的龍井茶。時隔三年的2007年3月,我?guī)е?7歲的老母親隨新族公司,又一次來到了蘇杭。在杭州的樓外樓進(jìn)餐的第二天,我和老母親便來到了九溪。佇立在風(fēng)景宜人的九溪,老母親直說,這才是真正的人間仙境啊!一晃11年過去,2018年兒女們要帶88歲的老母親到海南旅游。老媽說,走那么遠(yuǎn)我打怵啊,我還是想到杭州咱去的地方住幾天。我當(dāng)即對媽說,這完全可以辦得到,咱們不坐飛機(jī),坐火車到杭州。記得傍晚我當(dāng)著老媽的面把電話通到杭州楊梅嶺村吳偉麗妹子那里。電話那邊傳來了這樣的聲音:老大哥呀,你說要來俺們杭州這里住住,這都十多年啦也見不到你。這回你務(wù)必把老媽領(lǐng)來住些日子,在這里品龍井游九溪。聽了吳妹子的話語,老媽滿臉堆笑。老母親雖然是一介布衣,但是她的審美價值從來就不缺失。然而,天公不作美,正要前往的時候老媽卻病倒了;轉(zhuǎn)過年去世了。留下不可挽回的遺憾。</p> <p class="ql-block"><b> 獅峰楊梅嶺龍井被視為國茶</b></p><p class="ql-block">轉(zhuǎn)眼六年過去,今年清明節(jié)的前夕,我與吳偉麗妹子通了電話,讓她為我介紹一下明前的龍井茶。她告訴我,3月27號開始采摘的茶都為明前茶;在老樹上采摘的茶為明前禮品茶。也就是按人頭每人上交半斤明前禮品茶到北京,國家每斤支付給你3000元。每逢這個季節(jié),楊梅嶺村商賈盈門,游人如織。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楊梅嶺深深地感動著我。</p><p class="ql-block">臨了,偉麗妹子對我說,大哥,我倆加一個微信,把你的住址發(fā)給我,我給你郵寄明前的龍井茶,讓你品嘗品嘗不就更了解明前龍井了嗎?僅隔一天的時間,一包獅峰楊梅嶺的龍井便擺到了我的茶臺上。沖泡來自乾隆品茗地方的龍井,淺綠色的茶湯剔透晶清,呷一口真正的醇香芬芳啊。頓時,我又重溫了童年跟著爺爺喝西湖龍井的“清香美味”。我們和偉麗兩口子萍水相逢,20年只見了一面,余下的盡是電話來往,相處的卻像故交老友一樣。品著芳香四溢的龍井,溫暖、親切、溫馨、思念一起涌上心頭。</p><p class="ql-block">五月上旬,偉麗給我發(fā)來微信,說是在楊梅嶺茶林里一棵老橡樟樹洞成為貓頭鷹巢穴。上午10點(diǎn),似乎是貓頭鷹的睡眠時間,在蒼綠的樹干里,貓頭鷹站在樹洞邊緣閉著眼睛一動不動。這一景致很快爆紅了全國各地。眾多攝影愛好者舉著長槍短炮對準(zhǔn)貓頭鷹拍攝不息。整個的五月獅峰楊梅嶺成為游覽拍攝的勝地。</p> <p class="ql-block"><b>楊梅嶺老橡樟樹洞成為貓頭鷹的巢穴</b></p> <p class="ql-block"><b> 楊梅嶺成為游覽拍攝的勝地</b></p><p class="ql-block">就在這個時候我閱讀了高姿老哥的《南潯一杯茶》的美篇。他攜家人到浙江湖州南潯旅游,正當(dāng)口渴時遇到一家奶茶店,高姿老哥先給家人們每人買了一杯花生奶茶,由于他是糖尿病人,再想給自己買一瓶礦泉水。可是店主人告訴他,本店只賣奶茶不賣水。了解了老哥個人的具體情況,店主人給他沖了杯茶水。喝著碧綠香醇的茶水,高姿老哥感激不盡,要付茶水的錢。店主人卻說,出門在外,誰都能遇到難處,喝口茶水不要錢。感激之下高姿老哥才撰寫了這一美篇。</p><p class="ql-block">我在美篇的閱評區(qū)留下了這樣的文字:讀高姿老哥的美篇,似干涸中的清泉,像酷暑中的綠蔭。感動,溫馨;親切,流芳。南潯一杯茶,使我想起前些日子,當(dāng)年乾隆品茗的地方獅峰楊梅嶺吳偉麗妹妹給我寄送的一包明前龍井茶。真可謂“江浙一杯茶,香醇千萬家”啊。在物欲橫流的社會,江浙一帶的淳樸民風(fēng)匯聚的人間真情和民族美德,是家國情懷的根脈;是前行在復(fù)興之路上的加油站;是祖國大地春常在的原始動力。</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4年5月18日撰寫于大連綠山</b></p><p class="ql-block"><b>2025年4月6日潤色于大連星海綠山城</b></p> <p class="ql-block"><b>品茗乾隆路龍井國茶請與吳偉麗聯(lián)系</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健康|
洞头县|
莱阳市|
长岛县|
农安县|
明溪县|
加查县|
琼中|
衡阳县|
元朗区|
武宁县|
扎兰屯市|
抚顺市|
民和|
门源|
贵州省|
马鞍山市|
桃园县|
阳朔县|
崇明县|
呈贡县|
抚松县|
灵寿县|
瑞金市|
基隆市|
灵武市|
麻栗坡县|
汽车|
余姚市|
濮阳县|
新安县|
平昌县|
稷山县|
沿河|
东兴市|
杂多县|
天镇县|
祁门县|
团风县|
渝北区|
石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