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記得第一次知道沙石峪這個地方,是我在70年代上學時語文課本上,有一篇介紹沙石峪的文章,里面有一句話“萬里千擔一畝田,青石板上創高產”,印象非常深刻。1975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攝制的彩色紀錄片《沙石峪》在全國各地的放映,沙石峪“當代愚公換新天”的革命精神成了國內各地干部群眾學習的又一個典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沙石峪位于河北省遵化市新店子鎮,距離遵化市區東南20公里處。新中國成立前,沙石峪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溝,素有“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頭”之稱。新中國成立后,在第一任村黨支部書記張貴順的帶領下,勤勞樸實的沙石峪人硬是在石頭縫里取土,青石板上造田,先后使3000畝荒山變成良田,創造了“萬里千擔一畝田,青石板上創高產”的奇跡。周恩來總理曾經先后兩次到沙石峪視察,稱贊沙石峪人為“當代活愚公”和“中國北方農業的一面旗幟”。此后的十年間,沙石峪村成了享譽全國、聞名世界的“明星村”,累計接待了167個國家和地區包括40個國家元首在內的1萬多名國際友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我第二次來到沙石峪村,不知不覺距離第一次來已經過去12年了。與之不同的是第一次是專程參觀學習,而這一次則是來踏青賞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沙石峪陳列館外部造型從正面看構成一個“山”字,象征沙石峪人民開山填澗,從背面俯看構成一個“土”字,象征沙石峪人民取土造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館前沙石峪三個字是由原冀東軍分區司令員李運昌題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沙石峪陳列館廣場上的周恩來總理漢白玉雕像于2008年8月1日建成,雕像身高4.29米,寓意著1966年4月29日,周恩來總理第一次視察沙石峪。底座的前門和后門共有兩級臺階,前門自東向西長1.966米,后門自東向西長1.967米,寓意著總理在1966年和1967年兩次視察沙石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6年4月29日、1967年2月9日,周恩來總理先后兩次陪同阿爾巴尼亞貴賓乘直升飛機到此視察,稱贊沙石峪人為當代“活愚公” 。周總理和阿爾巴尼亞總理謝胡還親手栽植了兩株柏樹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沙石峪是繼遵化西鋪王國藩農業生產合作社也稱窮棒子社(被毛主席譽為“整個國家的形象”)典型之后,涌現出的又一個農業戰線上的先進典型。1962年,黨中央選派了很多干部到農村調研,中央辦公廳秘書、新華社記者東生來沙石峪邊勞動,邊調研,被沙石峪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愚公精神深深感動,欣然動筆寫下《看愚公怎樣移山》的長篇通訊,于1962年6月27日在《人民日報》第一版發表,《人民日報》還在頭版頭條配發了社論。從此,沙石峪聞名于中外,成為全國農業戰線的一面紅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陳列館廣場上的愚公移山雕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題序廳部分北墻為周總理、張貴順等人物浮雕,浮雕基座鑲嵌“艱苦奮斗繼往開來”八個大字,點明陳列館的主題。浮雕西側為前言,說明建設紀念館的目的意義。浮雕東側為《當代愚公換新天》曲譜及歌詞,歌頌沙石峪人民戰天斗地的當代愚公精神。2019年9月,沙石峪陳列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館內展陳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沙石峪艱苦的自然條件和沙石峪人苦苦求索的歷史過程;第二部分介紹了沙石峪人興修水利、開山造田、開挖愚公洞的動人故事;第三部分主要講述國家領導人的到訪和社會各界的關懷;第四部分介紹了沙石峪“當代愚公”精神的時代內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7年12月,張貴順到北京參加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參觀農業成果展時,他被山東莒南縣厲家寨村整山治水、科學種田的先進事跡打動。毛主席親筆批示:“ 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厲家寨是一個好例。”回到村里,張貴順對鄉親們說:“咱們也要學愚公移山,改造沙石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1966年到1971年,沙石峪共動土石方1760萬立方米,投入勞動力1180萬個,將原來2.3萬塊、780畝土地,改造成5020塊、1200畝高產田。這就是“萬里千擔一畝田,青石板上創高產”的由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沙石峪“萬里千擔一畝田,青石板上創高產”的動人事跡,隨著各地前來參觀的人們傳遍四方。來自各地參觀的人,不約而同地給沙石峪帶來的禮物是土。解放軍來了,他們背包里、麻袋里裝的是沉甸甸的土:朝鮮族阿媽妮來了,她們從山外頂來的是土:藏族和蒙古族的同志們,用大袍子兜來的還是土。消息傳到國外,國際友人遠隔重洋,給沙石峪人民寄來了友誼土;到這里參觀的國際友人也帶來了土。沙石峪的每寸土地都蘊含著各族人民及國際友人的關心與支持(這些情節我在紀錄片《沙石峪》看到過,記憶特別深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歷經十余年的苦戰,沙石峪由一個需要國家救濟的“缺糧戶”變成了“余糧戶”,從1957年到1965年,9年共向國家上繳糧食20萬公斤。從1964年到1965年,向國家交售干鮮果品8.5萬公斤。勤勞勇敢的沙石峪人,創造了“萬里千擔一畝田,青石板上創高產”的人間奇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的沙石峪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一代沙石峪人接過“當代活愚公”的接力棒,萬里繼續走,千擔永遠挑。努力在曾經創造農業生產奇跡的青石板上續寫農村發展篇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沙石峪為發展鄉村旅游建起具有濃郁山村特色的精品民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越是貧苦的地方,人們的干勁越大。你們這種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很值得各地學習效仿,你們才是當代的“活愚公”。你們能夠把貧窮的家鄉改變得這樣好,在中國還是少見的,正好作為我們的大學校嘛!千萬記住,要讓愚公精神代代相傳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1966年4月29日周總理視察沙石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處處具有山村特色的休閑民宿、各具特色的農家院、采摘園,處處彰顯著沙石峪人民在新時代的大潮中走出了一條“傳承愚公精神、實現鄉村振興”的致富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沙石峪農民新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沙石峪的一個網紅打卡地——半日山居。來此用餐需提前幾天預約。節假日期間更是人頭攢動,座無虛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鐵鍋柴火燉魚燉肉,真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昨日的貧窮落后到今天的富裕美麗,沙石峪的變化離不開村民們的辛勤付出和堅定信念。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愚公精神”的內涵,也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現在的沙石峪村已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全國文明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鄉村旅游模范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謝謝您的瀏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4月5日手機拍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西县|
海林市|
寿宁县|
屏东市|
东源县|
舞钢市|
舟曲县|
惠安县|
莎车县|
海丰县|
时尚|
濮阳县|
霸州市|
乐业县|
全椒县|
黎平县|
镇沅|
铁岭县|
宁国市|
忻城县|
平南县|
永德县|
中宁县|
鹿泉市|
翼城县|
抚松县|
新巴尔虎右旗|
巴东县|
岑溪市|
内江市|
田东县|
江陵县|
马边|
贺州市|
祁门县|
浮梁县|
津市市|
汤阴县|
辽源市|
彩票|
葵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