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攝影/文編/幽蘭</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434911</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踏入延安王家坪革命舊址,仿佛翻開了一部厚重的紅色史書。每一寸土地、每一間窯洞都在靜靜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王家坪景區分成二大部分,一部分是軍委政治部駐地稱南院;一部分是軍委司令部和參謀部駐地稱北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兩院面積并非均等。南院面積是北院面積的十倍左右。因為南院包括了大禮堂,華僑聯合會,軍人俱樂部,通訊室等機關。所以面積較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6年9月,延安革命遺址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span></p> 中央軍委禮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革軍委和中央軍委沿革表</span></p> 王家坪南院 中央軍委總政治部會議室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央軍委總政治部是中國共產黨對軍隊進行政治、思想、組織建設的重要領導機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7年10月10日,為統一和加強對軍隊政治思想工作的領導,中央軍委決定在延安重新成立軍委總政治部,對外稱八路軍政治部。駐地由鳳凰山麓遷到王家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任弼時、毛澤東(代理)、王稼祥、劉少奇先后任或代理主任,譚政、傅鐘、程子華先后任副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延安時期,軍委總政治部繼承了中國工農紅軍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堅持“共產黨領導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的原則;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創造性地貫徹執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指導八路軍、新四軍發揮了黨的政治工作的優勢,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初期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7年3月,軍委總政治部離開王家坪隨黨中央轉戰陜北。中央軍委總政治部舊址現存會議室一間。2007年由軍委總政治部重新投資予以修繕。</span></p> 中央軍委警衛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進王家坪,印象較深刻的是那些質樸而簡陋的窯洞式的舊居。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些舊居中住和工作。</span></p> 毛澤東舊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澤東先后兩次在此工作和生活。第一次是1945年12月中旬至1946年2月中旬,第二次是1947年3月中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重慶談判返回延安后,毛澤東因疲勞過度,于11月中旬住院。12月中旬出院后,黨中央安排他到王家坪休養。在此期間,他認真思考國內與國際形勢,指導人民軍隊由抗日戰爭向國內革命戰爭的戰略轉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6年2月中旬,毛澤東遷回棗園,偶爾也回到這里辦公、會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7年3月12日,為便于指揮作戰,毛澤東再次搬到這里。16日,毛澤東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的名義,發布關于邊區各部隊保衛延安的部署命令。18日晚8時,毛澤東率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機關從王家坪出發,踏上了轉戰陜北的征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見毛主席在王家坪居住時間較短,總共住了二個半月左右時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狹小的空間內,陳設極為簡單,一張床、一張桌子、幾把椅子,便是全部家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澤東舊居墻上掛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澤東主席和毛岸英合影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難以想象,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卻運籌帷幄,指揮著全國的革命斗爭。為新中國的誕生奠定了堅實基礎。</span></p> 總政治部組織部、周恩來舊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延安時期,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組織部主要負責部隊干部的考察、任免、派遣和調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根據中央軍委指示要求,總政治部組織部及時推薦德才兼備的優秀干部配備到各敵后抗日戰場,發展補充黨的新生力量,加強軍隊干部的組織紀律。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提供了可靠的組織保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方強、胡耀邦先后任組織部部長并在這里辦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7年3月12日,周恩來由棗園移住這里,協助毛澤東做了大量部署保衛延安和戰略轉移的工作。18日晚8時,毛澤東、周恩來率領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機關從這里踏上轉戰陜北的征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見周恩來總理在王家坪只住了六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周恩來的臥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種艱苦樸素的作風,是他們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它時刻提醒著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應保持勤儉節約、不驕不躁的品質。</span></p> 防空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飛機多次轟炸延安,為了防備日本飛機轟炸,中央軍委組織工作人員與綏德、米脂縣的石匠,共同開鑿了此防空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洞長50米,寬1.2米,高1.8米。洞頂向上連通兩層瞭望哨,隨時可以觀察敵機轟炸情況和外部環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洞內開鑿了十幾平米的空間,作為中央軍委領導防空期間的辦公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1年,葉劍英總參謀長由重慶返回延安,曾在王家坪居住了一個多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7年,胡宗南部進攻延安時,毛澤東也曾在此洞內防空和辦公。</span></p> 岡野進舊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岡野進,原名野坂參三,是日本共產黨的創建者和領袖之一。野坂參三被任命為日共駐共產國際的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0年3月,野坂參三隨周恩來、任弼時從莫斯科來到延安。到延安后他任八路軍總政治部顧問。參加創建和領導日本工農學校和在華日人反戰同盟支部,從事對侵華日軍的宣傳和對日軍俘虜的教育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3年7月,岡野進在延安發表《告日本士兵書》,號召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建立日本人民政府;1945年4月,岡野進以日共代表的名義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了題為《建設民主的日本》的演說,闡明了日共反對軍國主義的堅定立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抗戰勝利后,岡野進于1945年9月離開延安回國。</span></p> 延安華僑救國聯合會舊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延安華僑救國聯合會于1940年9月成立。會址初設文化溝(今大砭溝)內。1942年夏移往王家坪。此前,這里曾是中央軍委機關合作社和軍人俱樂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延安僑聯俱樂部也曾在王家坪。延安僑聯經常在這里舉行報告會,聯歡會和文化娛樂活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7年3月,延安僑聯由這里撤離延安,遷往河北平山縣西柏坡附近的李家莊。</span></p> 王稼祥舊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8年8月初,王稼祥在此居住,任軍委總政治部主任,兼代八路軍政治部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增補為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協助毛澤東主持軍委日常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9年1月,兼任中共華北華中工作委員會主任和八路軍軍政學院院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6年2月由于傷病復發,從王家坪離開延安,再次赴蘇聯治病。</span></p> 王家坪北院 中央軍委會議室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間小瓦房是中央軍委會議室,也是軍委作戰研究室。延安時期,黨中央、中央軍委經常在這里舉行例會,研究作戰問題,許多重大戰役戰斗、重要軍事行動的決策指揮都和這間小小的會議室密不可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抗戰時期的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美軍觀察組都曾到訪。1946年3月,美國特使馬歇爾在周恩來、張治中的陪同下飛抵延安,受邀專門來到這間會議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他看到房間的布設后大感驚奇,感嘆共產黨領導百萬大軍的統帥部卻只有這么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澤東告訴他:我這個統帥部,只發布作戰命令,其他什么也不發;要衣服沒有,要糧食也沒有,要錢也沒有,要槍要炮也沒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央軍委會議室墻上所掛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全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主要戰績統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解放戰爭防御階段戰果統計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央軍委會議室墻上的形勢圖</span></p> 中央軍委參謀部通信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延安時期,中央軍委非常重視通信部隊的建設。適時健全和加強對通信兵領導機關軍委三局及其直屬單位,以及八路軍、新四軍通信分隊的建設。從而有力保障了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對各戰略方向的高效指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9年4月,毛澤東在此接見軍委通信學校全體干部、學員并講話。指出:通信工作是黨和軍隊的耳目,沒有通信聯絡,軍隊打不了勝仗。過去你們做了很多工作,有很大成績。今后你們還要做出更大的成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澤東還說:許許多多卓越的功績都是無名英雄創造出來的。而做無線電工作的、當教員的都是無名英雄。他的講話給了學員們很大的鼓舞。</span></p> 朱德舊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1年3月,朱德由楊家嶺移住這里。1945年8月,朱德由此移住棗園。在此期間,朱德協助毛澤東指揮全國各根據地的抗日戰爭。為克服陜甘寧邊區的嚴重經濟困難,朱德親自指導南泥灣的開發工作,推動了大生產運動。培育和倡導“南泥灣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黨的七大上,朱德作《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系統地總結了黨領導的武裝斗爭特別是抗日戰爭的經驗,詳細闡述了人民戰爭的基本特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黨的七屆一中全會選舉朱德為中央書記處書記。當年8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朱德為中央軍委副主席。</span></p> 彭德懷舊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個小院是延安時期中央軍委參謀機關駐地。蕭勁光、滕代遠、葉劍英、李濤等先后在這里工作生活。1947年3月3日,為指揮延安保衛戰,保護黨中央轉戰陜北,彭德懷由棗園搬到這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8日晚,毛澤東和周恩來率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機關安全撤離后,彭德懷仍在王家坪繼續指揮作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日拂曉,在一切部署停當以后,彭德懷率西北野戰兵團的指揮機關,從王家坪后溝翻過山頭,向東北方向撤離。</span></p> 彭德懷在延安王家坪圖片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彭德懷在抗戰時期建奇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后改稱第十八集團軍),彭德懷任副總司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在華北戰局十分危急的時刻,協助朱德總司令率部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放手發動群眾,廣泛開展抗日游擊戰爭。迅速打開華北敵后抗戰的局面,開辟了華北廣大的抗日根據地。為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作出了重大貢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國民革命軍軍事委員會委任“彭德懷為第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的委任狀。(下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馳騁陜甘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彭德懷歷任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司令員、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紅一方面軍司令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指揮部隊取得了“切尾巴”戰斗、直羅鎮戰役、東征戰役、西征戰役等一系列戰役的勝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多次在關鍵時刻使黨中央和紅軍擺脫危險境地。獲得毛澤東的高度贊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率領紅軍進行的東征和西征戰役,對擴大和鞏固陜甘寧根據地,實現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發揮了重大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縱橫大西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解放戰爭時期,彭德懷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總參謀長、西北野戰兵團(后改為西北野戰軍、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堅決貫徹執行毛澤東的戰略決策,在敵我力量懸殊、十分艱難的條件下,指揮部隊馳騁疆場,英勇奮戰,解放了大西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歸途回望王家坪,黃土高原溝壑縱橫的地貌與錯落的窯洞構成震撼人心的美學畫卷。這里沒有故宮的雕梁畫棟,沒有西湖的瀲滟風光,但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著理想主義的血色浪漫。</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延庆县|
常熟市|
尉氏县|
保康县|
辽阳市|
西宁市|
南部县|
哈尔滨市|
彩票|
东海县|
金昌市|
茌平县|
大化|
浦江县|
康乐县|
呼和浩特市|
信丰县|
大化|
长岭县|
招远市|
任丘市|
青铜峡市|
开封市|
中卫市|
静海县|
休宁县|
广水市|
三江|
砚山县|
安顺市|
墨脱县|
军事|
平乡县|
张家口市|
丹阳市|
南澳县|
江都市|
宁蒗|
花莲市|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