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拍攝時間:3月31日,4月1日</p><p class="ql-block">拍攝地點:北京大興區南海子公園</p><p class="ql-block"> 金眶鸻和白鹡鸰我算是第一次拍到,過去雖然都見過,卻沒專門去拍它們。今年春天,金眶鸻和白鹡鸰的數量比較多,在多個水域出現,我見著了就拍唄。</p> <p class="ql-block">1、金眶鸻</p> <p class="ql-block">金眶鸻俗稱黑領鸻,是鸻形目鸻科鸻屬動物。體長約16厘米的小型涉禽;嘴黑色,下嘴基部黃色,眼周金黃色,眼后白斑向上延伸到頭頂,左右兩側相連,前胸黑環較寬,腳橙黃色(在繁殖期時為淡粉紅色),飛行時翼上無白帶。</p><p class="ql-block">金眶鸻在中國分布于華北、華中、內蒙古、云南及四川南部等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棲息于平原至低山的湖泊、河流的濱岸及附近濕地,也出現在海濱、河口和農田。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遷徙和越冬時集群。常在水岸或河灘上快速行走一段距離后忽然停住,稍定后再快速行走,邊走邊覓食,并發出細弱的叫聲。金眶鸻以鱗翅目、鞘翅目昆蟲及蝦、軟體動物等水生無脊椎動物為食。金眶鸻繁殖期在5-7月,營巢于河灘或沙洲上,刨坑為巢。窩卵數3-4枚,由雌鳥孵化,雄鳥警誡,孵化期24-26天,幼鳥早成,不到1個月就可以飛行。</p><p class="ql-block">金眶鸻是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p> <p class="ql-block">2、白鹡鸰</p> <p class="ql-block">鹡鸰(學名:Motacilla)是鹡鸰科鹡鸰屬鳥類的通稱,共13種,又稱點水雀、尾顫兒。體形纖小秀麗,嘴形細長,嘴須發達;腳細長,后趾有長而下彎的爪。背羽純色,無縱紋,尾呈圓尾狀,中央尾羽較外側尾羽為長;</p><p class="ql-block">雄鳥上體自頭后至腰際均深黑色;胸部輝黑;翼表黑底而綴白斑;其他部分為白色;雌鳥黑色部分較淡,背部常現褐色;</p><p class="ql-block">體色大多由黑白兩色組成,或由黑色、黃色、白色、灰色、綠色組成。</p><p class="ql-block">鹡鸰分布幾乎遍布全球。在中國廣泛分布,絕大多數分布于東南部和西北部。</p> <p class="ql-block">常見種類有白鹡鸰和黃鹡鸰。</p><p class="ql-block">地棲鳥類,生活于海拔400-2000米的沼澤、池塘、水庫、溪流、水田等處,</p><p class="ql-block">在離水不遠的墻上、樹洞、灌木叢、土坑、石縫、橋梁下面筑巢。食性廣,胃口大,以甲蟲、蛾類、蠐螬、蝗蟲、松毛蟲、蠅類以及水濱昆蟲為食。</p><p class="ql-block">善于在地上奔馳,不會跳躍。</p><p class="ql-block">每窩產卵四至六枚,卵呈灰白色,微現黑褐色斑紋。孵卵期十三天左右。育雛期間,親鳥常到遠處覓食。</p><p class="ql-block">《詩經》中有“鹡鸰在原,兄弟急難”之句,古人認為此鳥“飛則鳴,行則搖,有急難之意”,常用來象征兄弟友愛之情。</p><p class="ql-block">黃鹡鸰、黃頭鹡鸰、灰鹡鸰、白鹡鸰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23年6月26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p> <p class="ql-block">感謝您的欣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滋市|
永嘉县|
新田县|
远安县|
麟游县|
万安县|
宝清县|
桃江县|
富平县|
汽车|
成武县|
东源县|
东海县|
广州市|
皋兰县|
巴里|
重庆市|
和顺县|
姜堰市|
沙洋县|
仁寿县|
青铜峡市|
藁城市|
宝应县|
绥中县|
固镇县|
海宁市|
乌兰察布市|
长葛市|
抚宁县|
乌审旗|
赤城县|
麻阳|
临潭县|
青海省|
合江县|
郴州市|
溧水县|
江源县|
铜川市|
冀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