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丹巴縣素有“千碉之國”的美稱,古碉樓分布于全縣15個鄉(xiāng)鎮(zhèn)181個行政村,共562座,尤以梭坡鄉(xiāng)、中路鄉(xiāng)、蒲各頂鄉(xiāng)三處的古石碉樓群最為稠密壯觀,古碉保存完整,并與村寨民居相容一地。</p><p class="ql-block"> 梭坡古碉樓群位于丹巴縣城東面,距縣城3公里,是丹巴古碉群的一部分,是全縣古碉最多最集中的核心分布區(qū)域。梭坡鄉(xiāng)相傳古東女國故鄉(xiāng),也是東女國都的遺址所在地,因此梭坡被譽為“千碉之鄉(xiāng)”、“東女故都”。全鄉(xiāng)共有古碉175座之多,其中十三角碉1座,八角碉1座,五角碉1座,四角碉172座。丹巴古碉群建筑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三角之分。高度以10米、20米逐漸發(fā)展到30米、35米,最高可達(dá)50余米。碉樓功能較多,從現(xiàn)存的碉樓看,功能大慨有4種,即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要隘碉,多建于地勢險要之處,是防御外敵入侵的重要關(guān)卡;烽火碉,肩負(fù)著傳遞軍情的重任,一旦有緊急情況,烽火燃起,便能迅速將信息傳遞出去;寨碉,是整個村寨的防御核心,守護著村民的安全;家碉,則更多地體現(xiàn)了家族的威望與財富,同時也有著增添家庭男性成員、象征家族和睦穩(wěn)定以及禳除災(zāi)禍等功能。</p><p class="ql-block"> 丹巴古碉群是嘉絨藏族建筑,碉樓具有實用層面的軍事防御意義和民間宗教信仰層面的象征意義。碉群年代為唐代至清代,規(guī)模宏大,類型多樣,具有較高的美學(xué)、社會學(xué)、歷史學(xué)、民族文化學(xué)價值,是后人體驗嘉絨藏族文化及進行相關(guān)研究的寶貴資源和重要資料。 </p><p class="ql-block"> 2006年丹巴古石碉群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區(q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兰县|
扎赉特旗|
闽侯县|
罗定市|
聊城市|
宝清县|
彰化市|
大渡口区|
沈丘县|
铜山县|
公安县|
兴安县|
阿尔山市|
常州市|
九江县|
泉州市|
德阳市|
雅江县|
泸州市|
富宁县|
壶关县|
宁晋县|
台湾省|
山丹县|
灵川县|
北安市|
巴林右旗|
友谊县|
南投市|
襄城县|
林口县|
宝鸡市|
宜都市|
铁岭市|
深州市|
陇西县|
永善县|
临武县|
定南县|
定襄县|
镇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