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5日攜女游黃鶴樓后整理圖文</p> <p class="ql-block">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地處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為武漢市地標建筑;始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年),歷代屢加重修,現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詩人崔顥登樓所題《黃鶴樓》一詩而名揚四海。自古有“天下絕景”之美譽,與晴川閣、古琴臺并稱為“武漢三大名勝”,與湖南岳陽岳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是“武漢十大景”之首、“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世稱"天下江山第一樓"。</p> <p class="ql-block">黃鶴樓主樓為四邊套八邊形體、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飛檐五層,攢尖樓頂,頂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圓柱支撐,樓上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樓外有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建筑環繞,整樓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檐下四面懸掛匾額,正面懸書法家舒同題“黃鶴樓”三字金匾。</p> <p class="ql-block">黃鶴樓不僅是一座建筑,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見證了歷史的變遷,承載了無數文人墨客的情感與寄托。如今,黃鶴樓已成為人們緬懷歷史、欣賞美景的勝地。</p> <p class="ql-block">下為收錄有關黃鶴樓的詩詞及作者簡介,供鑒賞。</p> <p class="ql-block">唐代閻伯理的《黃鶴樓記》 里曾這樣描述——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秷D經》云:“費祎登仙,嘗駕黃鶴返憩于此,遂以名樓。”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云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何必瀨鄉九柱、東陽八詠,乃可賞觀時物、會集靈仙者哉。</p><p class="ql-block">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荊岳沔等州都團練使,河南穆公名寧,下車而亂繩皆理,發號而庶政其凝?;蝈藻仆斯虻擒囁瓦h,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極長川之浩浩,見眾山之累累。王室載懷,思仲宣之能賦;仙蹤可揖,嘉叔偉之芳塵。乃喟然曰:“黃鶴來時,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p><p class="ql-block"> 有命抽毫,紀茲貞石。 時皇唐永泰元年,歲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p> <p class="ql-block">滿江紅 · 登黃鶴樓有感</p><p class="ql-block"> 宋 · 岳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p><p class="ql-block">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p><p class="ql-block">萬歲山前珠翠繞,</p><p class="ql-block">蓬壺殿里笙歌作。</p><p class="ql-block">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p><p class="ql-block">兵安在?膏鋒鍔。</p><p class="ql-block">民安在?填溝壑。</p><p class="ql-block">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p><p class="ql-block">何日請纓提銳旅,</p><p class="ql-block">一鞭直渡清河洛。</p><p class="ql-block">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p> <p class="ql-block">岳飛(1103年—1142年),字鵬舉,宋朝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后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參與、指揮大小戰斗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1134年),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云、部將張憲一同遇害。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后又追謚忠武,封鄂王。岳飛是南宋杰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復失地;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金軍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岳家軍的由衷敬佩。岳飛的文才同樣卓越,其代表詞作《滿江紅·怒發沖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后人輯有文集傳世。</p> <p class="ql-block">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p><p class="ql-block">作者:李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p><p class="ql-block">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p> <p class="ql-block">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為人爽朗大方,樂于交友,愛好飲酒作詩,名列“酒中八仙”。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李白所作詞賦,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后世譽為“詩仙”,與詩圣杜甫并稱“李杜”。</p> <p class="ql-block">滿江紅</p><p class="ql-block">寄鄂州朱使君壽昌</p><p class="ql-block">[宋]蘇軾</p><p class="ql-block">江漢西來,高樓下、蒲萄深碧。猶自帶、岷峨雪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說。</p><p class="ql-block">《江表傳》,君休讀;狂處士,真堪惜。空洲對鸚鵡, 葦花蕭瑟。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愿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p> <p class="ql-block">蘇軾(1037年—1101年),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與父蘇洵、弟蘇轍三人并稱“三蘇”。嘉祐二年(1057年),參加殿試中乙科,賜進士及第。嘉祐六年(1061年),參加制科考試,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宋神宗時,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出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等職,外放治理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隨著新黨執政,又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赦北還,病逝于常州。南宋時期,追贈太師,謚號“文忠”。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文著述宏富,縱橫恣肆,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善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宋四家”;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寒食帖》《瀟湘竹石圖》《枯木怪石圖》等。</p> <p class="ql-block">題朱久香學使《花問補讀圖》</p><p class="ql-block">作者:林則徐</p><p class="ql-block">黃鶴樓前玉笛吹,</p><p class="ql-block">梅花如雪駐擔帷。</p><p class="ql-block">燃藜獨理丹鉛業,</p><p class="ql-block">門下何人借一鴟。</p><p class="ql-block">西風分手短長亭,</p><p class="ql-block">水藝紅疏荇葉青。</p><p class="ql-block">何日名山同展卷,</p><p class="ql-block">書聲還許灶觚聽。</p> <p class="ql-block">林則徐(1786-1850),清代著名政治家、大臣,杰出的愛國主義者,"宣南詩社"詩人。字少穆,福建福州人。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歷仟河督、巡撫等。道光十八年(1838)任穎廣總督時,曾在黃鶴樓下焚銷鴉片,開虎門禁煙之先聲。道光二十年(1840)任兩廣總督,擊退英國侵略軍。后受投降派誣陷,次年革職遠戍新疆。后又起復任巡撫、總督、欽差大臣等。其詩作氣魄雄偉,格律嚴整,功力深厚,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有《云左山房詩鈔》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盧侍御與崔評事為予于黃鶴樓置宴,宴罷同望</p><p class="ql-block">作者:白居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邊黃鶴古時樓,勞置華筵待我游。</p><p class="ql-block">楚思淼茫云水冷,商聲清脆管弦秋。</p><p class="ql-block">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p><p class="ql-block">總是平生未行處,醉來堪賞醒堪愁。</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772年—846年),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唐代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少年時經歷藩鎮戰亂,立志苦讀。唐貞元十六年(800年),進士及第。802年,與元稹同時考中“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校書郎。后又罷校書郎試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及第,授盩庢(今西安周至縣)縣尉。歷任進士考官、集賢校理,授翰林學士等職,在任期間,除草擬詔書外,經常上書論事,積極參政,直陳時弊。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被認為是越職言事,遭誹謗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822年,出為杭州刺史,后又做過短期的蘇州刺史。827年,拜秘書監,次年轉刑部侍郎。晚年的白居易在洛陽度過了生命的最后階段,于846年8月病逝后葬于洛陽龍門香山琵琶峰,追贈尚書右仆射。白居易是唐代最高產的詩人之一,其詩歌題材廣泛,語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現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長恨歌》等經典作品得到了廣泛傳播和流傳,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 黃鶴樓 </p><p class="ql-block"> 作者:崔顥</p><p class="ql-block">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p><p class="ql-block">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p><p class="ql-block">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p><p class="ql-block">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p> <p class="ql-block">崔顥(約704年—754年),唐代著名詩人,字不詳,汴州(今河南開封)人,原籍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他出身于唐代頂級門閥士族“博陵崔氏”,家族背景顯赫。?他自幼聰慧,飽讀詩書,擅長寫詩,文采斐然。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他進士及第,曾任許州扶溝縣尉、太仆寺丞、監察御史等職,最終官至司勛員外郎。然而,他仕途并不順利,宦海浮沉,終不得志。這與他“年少輕狂”的性格有關,他嗜酒、好賭,但他的文學成就斐然,他的詩歌風格多變,早期多寫閨情和婦女生活,詩風較為輕?。缓笃趧t以邊塞詩為主,風格雄渾豪放,反映邊塞的慷慨豪邁與戎旅之苦。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黃鶴樓》,這首詩被譽為“唐人七律之首”,甚至讓李白為之擱筆,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度圃姟肥珍浟怂?2首詩,包括《長干行》《王家少婦》等。他的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著有《崔顥集》。崔顥與王昌齡、高適、孟浩然并稱,是盛唐時期邊塞詩派的重要成員,對唐代詩壇產生了深遠影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阳县|
喀喇沁旗|
双江|
丰原市|
县级市|
水富县|
伊宁市|
尤溪县|
西和县|
紫阳县|
庆城县|
克什克腾旗|
四会市|
壶关县|
馆陶县|
玉田县|
托克逊县|
江达县|
新津县|
赣州市|
东台市|
满城县|
嘉黎县|
江陵县|
曲沃县|
星座|
合江县|
鄂托克前旗|
搜索|
濮阳市|
斗六市|
莱西市|
社会|
西昌市|
祁门县|
秦安县|
诸城市|
西青区|
许昌县|
营山县|
库尔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