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渝西踏青之旅 ?(202503)

洪奕

<p class="ql-block">1、《大圓祥博物館(璧山)》</p><p class="ql-block">被許多朋友安利無數(shù)次的大圓祥博物館,這次我專程為它而來!這座隱匿于喧囂之外的博物館,滿是歲月的痕跡與歷史的厚重,逛完真的超震撼!</p> <p class="ql-block">《木頭上的敦煌》(視頻)</p><p class="ql-block">來到大圓祥,有人說是震撼,有人說是驚嘆,我覺得: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若得一刻相遇,且當(dāng)感懷于心。</p> <p class="ql-block">2、《鄉(xiāng)村油菜花(璧山)》</p><p class="ql-block">此處是離大圓祥博物館1.5公里璧山區(qū)健龍鎮(zhèn)新石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的油菜花田。</p><p class="ql-block">早上出門時沿途還是大霧彌漫,現(xiàn)在大地已是陽光燦爛、春光明媚。</p> <p class="ql-block">《心有陽光、眼有春花》(視頻)</p><p class="ql-block">沒想到這個偏僻鄉(xiāng)村居然藏了個“小婺源”。讓我無意間闖入了油畫里的春天。</p><p class="ql-block">人說:心有熱愛,哪怕是浪跡江湖,那一橋、一水、一樓、一影,也能愜意半日。而我佛則曰:心態(tài)平和,即便是孤獨一人,那一山、一石、一花、一草,也能自樂其中。</p><p class="ql-block">生活就應(yīng)該是:夏有星辰春有花,秋坐搖椅品暖茶。</p> <p class="ql-block">3、《神圣路德堂(璧山)》</p><p class="ql-block">很難相信在璧山偏遠的正興小鎮(zhèn)還藏著一個神秘而寧靜的教堂:露德堂。</p><p class="ql-block">這座天主教堂始建于光緒十六年(1890年),由法國傳教士選址修建,所以建筑外觀具有濃郁的中國川派建筑特色,而又兼具法國哥特式建筑風(fēng)格,透露出典雅與莊嚴,是新中式的經(jīng)典代表。</p><p class="ql-block">路德堂是西南地區(qū)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天主教堂之一。讓我驚異不已的是,教堂歷經(jīng)百年風(fēng)雨,依舊保持著宏偉的原貌。</p><p class="ql-block">2015年,璧山正興“路德堂”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重慶市旅游局評為“重慶市100個最美觀景拍攝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路德堂沉思》(視頻)</p><p class="ql-block">踏入路德堂,除了驚詫之外,更多地是對它悠遠往事的追思。</p><p class="ql-block">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露德堂由法國傳教士選址設(shè)計并修建完成。</p><p class="ql-block">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露德堂因反洋教運動被毀。</p><p class="ql-block">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露德堂由法國傳教士利用庚子賠款重建。</p><p class="ql-block">1949年后,露德堂教會活動中斷,傳教士被驅(qū)逐回法國。</p><p class="ql-block">1953年,露德堂被改為糧倉。</p><p class="ql-block">1958年,露德堂建筑又被作為正興中學(xué)校舍。</p><p class="ql-block">1989年,正興中學(xué)遷出,露德堂終歸還教會。</p><p class="ql-block">由此歷史可見,百年路德堂正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p><p class="ql-block">這真是;追溯路德堂沿革,把握近代史脈絡(luò)。</p> <p class="ql-block">4、《老虎口瀑布(銅梁)》</p><p class="ql-block">老虎口瀑布位于銅梁二坪鎮(zhèn)一個偏僻的山坳之中。這是近年來才被發(fā)現(xiàn)的小眾秘境,被稱作是重慶版的“壺口瀑布”。因為小眾,所以游客極少,除了去時路上遇到兩個人返回,整個景區(qū)空無一人,被我們包場。</p><p class="ql-block">老虎口瀑布共有四級,第一級瀑布為比較寬大,水中有兩棵老黃葛樹,與瀑布相映成趣;第二級瀑布的河岸較寬,有些類似于壺口瀑布;而第三和四級瀑布的落差變大,江水湍急奔騰而下,氣勢不輸虎跳峽。</p><p class="ql-block">厭倦了城市的喧囂,渴望一場心靈的洗禮。于是遠足踏入了這片被遺忘的仙境。</p><p class="ql-block">來時已是夕陽西下。光影斑駁,鴨子悠閑地在瀑布下清潭里怡然嬉戲,與周圍青青水草景致相映成趣。瀑布上那兩棵古老的黃桷樹,枝條輕輕垂落,輕拂蕩漾在水面,帶來一絲歲月的靜好。 藍天和白云的倒影在水波中搖曳,美得不似人間。</p><p class="ql-block">遠遠就被那震耳欲聾的轟鳴聲擁抱,仿佛這是大自然最純粹的樂章,直擊心靈深處。站在這片天地間,我仿佛成了畫中人,所有的煩惱都隨著那轟鳴的水聲遠去。這一刻,只想時間靜止,讓心靈徹底沉浸在這份寧靜與壯闊之中。</p><p class="ql-block">如果你也不喜塵世的紛擾,不妨來這里,讓老虎口瀑布的每一滴水珠,每一聲轟鳴,都成為你心靈重生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春到老虎口》(視頻)</p><p class="ql-block">春天的老虎口瀑布之畔, 景色如詩如畫,所有的煩惱都隨著水流一瀉而去。春風(fēng)拂面讓人心曠神怡,徹底忘記塵世間的喧囂。在這里可尋覓心靈的慰藉, 釋放生活的壓力。</p><p class="ql-block">這真是:人面櫻花相映紅,碧波遠山意無窮。</p> <p class="ql-block">5、《李花如雪(銅梁)》</p><p class="ql-block">三月來銅梁,看到盛開的李花,臨時決定到近來網(wǎng)上很火的石魚鎮(zhèn)花果山,去欣賞李花開得怎么樣。</p><p class="ql-block">花果山離銅梁城區(qū)只有幾公里路程,開20多分鐘的車就直接到花果山半山腰。停車場就在花海之中,四周被李花簇擁。花開得正艷,游人很少,太適合拍照春游了。不負所望,感覺這一趟來得值得。</p><p class="ql-block">陽春三月正是鮮花盛開的季節(jié)。花果山整個山坡種的都是李子樹。數(shù)百米落差的山上,層層疊疊綿延起伏開滿了非常艷麗的雪白李花。偶有幾株紅色桃花或黃色油菜花點綴其間,搭配上晴天的藍天白云,看起來真是壯觀又漂亮,讓人陶醉其中,不能自拔。</p><p class="ql-block">三月來到花果山踏青,可以讓人體會到“滿山李花猶似雪,方知李花最冰潔”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春山之約》(視頻)</p><p class="ql-block">當(dāng)?shù)桥R花果山,親眼看到漫山遍野撲面而來的春花,這才明白什么叫做“春風(fēng)如醇酒,著物物不知”。</p><p class="ql-block">可以說每一朵花都是春天最靈動的使者,它們熱熱鬧鬧地湊在一起,把整個世界都變得溫柔又浪漫。</p><p class="ql-block">朋友,找時間一定要去赴一場與春天的約會,去感受一下春花的無限美好。</p> <p class="ql-block">6、《舌尖上的非遺(銅梁)》</p><p class="ql-block">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歡美食,尤其在外出之中,必須要將美景與美食融為一體。這次出行當(dāng)然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這一路上可說是吃了不少當(dāng)?shù)靥厣L(fēng)味美食。有印象的是:璧山花20元錢吃全雞鴨魚肉和豆花的豐盛自助餐、潼南雙龍街路邊店的小炒、雙江古鎮(zhèn)名吃“袁涼粉”、安岳“內(nèi)江牛肉面”以及遂寧安居“水廠飯店”的肝腰合炒和麻婆豆腐……。</p><p class="ql-block">如果要說印象最深,那必須是銅梁“三活莊”的非遺名菜:“銅梁紅燒兔”莫屬。</p><p class="ql-block">那晚要了一盤麻辣鮮香的“三活兔”和一缽鮮嫩可口的冬蔊菜湯,外加兩大碗毛干飯,吃得我是胃脹肚圓。剩下一半兔肉打包帶走,第二天無意中發(fā)現(xiàn),這道菜華麗轉(zhuǎn)身搖身一變,又幻化成了自貢名菜“冷吃兔”。能把一道菜搞成冷熱雙吃,也算一種創(chuàng)新。</p><p class="ql-block">吃了這道“銅梁紅燒兔”后我的感覺是,既然是銅梁當(dāng)?shù)氐姆沁z傳承名菜,應(yīng)該有其道理。而且這道菜在網(wǎng)上也很紅,圈友們可以上網(wǎng)搜索。建議親們?nèi)绻袡C會到銅梁時不妨前去一試。</p> <p class="ql-block">7、《尋古千年大佛寺(潼南)》</p><p class="ql-block">潼南大佛寺位于縣城西之定明山下,依山傍河。潼南大佛寺始建于唐咸通年間(860-873年),已有千余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大佛寺初名“定名院”,又名“南禪寺”。后因宋朝在寺內(nèi)依山鑿一大佛,方改稱“大佛寺”。明朝在大佛像上覆蓋七重飛閣以蔽風(fēng)雨,今尚完好。大佛寺歷史上曾重建三次,前兩次分別在1151年和1278年;最后一次是民國11年重建。</p><p class="ql-block">潼南大佛寺享譽中外,它有許多世界之最:世界第七摩巖大佛、世界第一大室內(nèi)裝金摩巖大佛、最早使用全琉璃頂?shù)墓沤ㄖ捌唛芊痖w”、中國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石磴琴聲”、最大的摩石刻書法“佛”字、天然回音壁“海潮音”等勝景。</p><p class="ql-block">大佛寺保存有始于隋、盛于唐宋、繼于明清、迄至民國,延續(xù)時間長達1400多年之佛、道二教摩崖造像,并有歷朝歷代文人墨客、朝庭重臣的所撰寫的碑文楹聯(lián)、碑刻、題詞,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shù)、科學(xué)價值,是珍貴文化遺產(chǎn)。</p><p class="ql-block">另外,在寺內(nèi)崖壁上集中標(biāo)刻有不同年代的洪水標(biāo)記線和題記。題刻始刻于明清,續(xù)于民國及現(xiàn)代。這些洪水標(biāo)記線集中于一處,可以比較歷次涪江洪水在此的高程,對探索洪水的演變規(guī)律,具有一定科學(xué)價值。</p> <p class="ql-block">8、《美艷桃花山(潼南)》</p><p class="ql-block">眾所周知,潼南不但是全國的著名蔬菜基地,同時也是第二大黃桃生產(chǎn)基地,所以歷來就有種植桃樹的習(xí)慣,其中以桂林鎮(zhèn)半坡村尤為最甚。</p><p class="ql-block">每到春天,桃花山漫山遍野都是盛開的桃花,放眼望去恍如粉色的海洋。同時桃花山的視野極為開闊,可以遠眺潼南城區(qū)及涪江。</p><p class="ql-block">桃花山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桃花觀賞地,號稱潼南最美桃花觀賞地確實名不虛傳。</p> <p class="ql-block">《桃花山上桃花艷》(視頻)</p><p class="ql-block">邂逅桃花山是這次潼南之行的意外收獲。</p><p class="ql-block">登上高坡目之所及皆是春意盎然。遠觀紅霞如云,近看白里透紅,令人為之傾倒!真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它的美!</p> <p class="ql-block">9、《踏入雙江古鎮(zhèn)(潼南)》</p><p class="ql-block">雙江古鎮(zhèn),是中國第一批十大歷史名鎮(zhèn)之一。因猴溪與浮溪在境內(nèi)交匯而得名“雙江”。</p><p class="ql-block">古鎮(zhèn)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余年歷史。鎮(zhèn)中的明清建筑保存完好。漫步于古鎮(zhèn)小街窄巷,石階起落,灰瓦老屋,那以清代商市為特色傳統(tǒng)街道,風(fēng)格各異的深宅大院,星落棋布散落其間,有典型的巴蜀古鎮(zhèn)風(fēng)韻。被專家們譽為“難得的清代一條街”。</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清光緒四年的楊氏民宅是經(jīng)典的清代民居建筑,從設(shè)計到建造都具有很高的學(xué)術(shù)價值和文化品位。房屋廳堂,規(guī)模恢宏,布局講究,宅內(nèi)有幾株臘梅、葡萄、黃桷蘭、芭蕉,雖經(jīng)百年風(fēng)霜,至今仍郁郁蔥蔥。</p><p class="ql-block">雙江禹王宮始建于清朝初期,頗有名氣的“老戲臺”就位于這里,中國50年代第一部川劇藝術(shù)片《杜十娘》,其影片的領(lǐng)銜主演廖靜秋就是從這里成長起來的。周末時常有文藝演出活動。</p><p class="ql-block">雙江古鎮(zhèn)不僅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小鎮(zhèn),還孕育了許多名人。其中以楊氏家族最多,如楊闇公、楊尚昆、楊白冰和楊白林等。</p> <p class="ql-block">《回到明清》(視頻)</p><p class="ql-block">來到潼南雙江古鎮(zhèn),雖是匆匆驚鴻一瞥,就被梁思成譽為“民族瑰寶”的“楊氏民宅”所傾倒。進入楊氏老屋就像回到了明清。想那時候在這深宅大院應(yīng)該能見春花秋月,卻沒有電視空調(diào)。也不知穿越回到明清是不是比現(xiàn)在過得更好?</p><p class="ql-block">不想那些,只管當(dāng)下,只需在此“坊間獨步悅己心,笑看浮云自歡欣”。足矣!</p> <p class="ql-block">10、《油菜花的彷徨(潼南)》</p><p class="ql-block">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崇龕油菜花應(yīng)是潼南的一張名片,所以才有今年的第十五屆潼南崇龕油菜花節(jié)。</p><p class="ql-block">春天的四川盆地,最不缺的就是油菜花。一路走來,沿途看了不少油菜花。不論大小或高矮、地里或土外,還是黃色或七彩、食用或觀賞,不一而足。這趟出來可以說是啥子油菜花都看到啦,甚至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一些視覺疲勞。所以到了雙江都還在猶豫:要不要去崇龕看油菜花?</p><p class="ql-block">查信息得知:首先,崇龕油菜花海規(guī)模宏大,數(shù)萬畝油菜花一起盛開就仿佛一片金黃色的海洋,所以這里入列“中國最美十大油菜花田”之一的名譽,僅憑這一條就足以吸引觀眾。其次,崇龕油菜花海與其它地方的風(fēng)景不同之處是,一條瓊江從數(shù)萬畝油菜花田中緩緩流過,花依偎著水,水映襯著花。借用《歌唱祖國》里的歌詞“一條大河波浪寬,風(fēng)吹菜花香兩岸”,就這意境想想都覺得特別美啊。其三,此時恰逢當(dāng)?shù)嘏e辦油菜花節(jié),今年的油菜花節(jié)還第一次對游客免票。歸納以上三條,結(jié)論就是價廉物美。于是,我們決定要前去打卡,哪怕就算是湊個熱鬧捧個場。</p><p class="ql-block">崇龕油菜花海究竟好與不好,是否值得一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不管怎樣,我們在2025年3月的“潼南崇龕油菜花節(jié)”期間曾經(jīng)來過。</p> <p class="ql-block">《崇龕三月》(視頻)</p><p class="ql-block">人隨春好花爛漫,春與人宜自安然。</p> <p class="ql-block">11、《夢入百年中(潼南)》</p><p class="ql-block">這次出行幾天,一路上住過好幾間酒店,不過讓我印象最深且不能忘懷的是,陰差陽錯地住了一晚重慶市級文物:興隆街大院。</p><p class="ql-block">這座興隆街大院位于潼南雙江古鎮(zhèn),它于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修建,屬于晚清風(fēng)格為特色的院落庭園。據(jù)說當(dāng)年的宅主楊紫豐是潼南首富的后代,雖然他繼承了這座豪宅,但由于當(dāng)?shù)貦?quán)勢和駐軍的逼賭磕詐,不到幾年,風(fēng)光一時的興隆街大院便家道中落了。現(xiàn)在的興隆街大院已被改造成了一座高檔民宿,供游客們下榻。據(jù)說,旅游高峰期每套房的價格在千元以上。</p><p class="ql-block">來到大門口,門前兩旁種有蒼松,“興隆街大院”幾個金色的大字顯得古色古香。這座清代的興隆街大院為單檐穿逗式、抬梁式懸山磚木結(jié)構(gòu)古建筑,座北向南,是典型的“一顆印”布局,呈南北豎向長方形復(fù)四合院布局。大院庭院幽深,規(guī)模宏偉,房屋對稱,門徑相通,院落相連。院落深邃可窺,關(guān)閉大門,每進各成緊湊完整的獨立小院。</p><p class="ql-block">當(dāng)我走進興隆街大院,青綠的石板路通往宅院,老樹、水墨小畫隨處可見;房間內(nèi)美人榻、案桌、老式屋頂和中式家具,無不與現(xiàn)代舒適穿插得和諧自然,不動聲色的流露出西南民宿的原汁原味。</p><p class="ql-block">大戶人家的舊居該是怎樣,我過去只在文學(xué)作品或是夢中聽見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照理說睡在高院大墻的寬房大床上應(yīng)是睡意濃酣。而真讓我夢想成了真,我心里倒有些不踏實,再加整個大院晚上除一個值班人員,幾十套客房里就我們兩個人入住,夜深人靜更顯得空蕩蕩的。說實話,那一夜我是沒睡安穩(wěn)。天亮早起,又在大院上下轉(zhuǎn)悠了幾圈。飯后還在院里坐著喝了一壺早茶。</p><p class="ql-block">雖然那晚在如此有意義的地方居然沒睡好,但興隆街大院的悠長文化和古樸風(fēng)韻,確實讓我記憶深刻,感覺值得一書予以收藏。</p> <p class="ql-block">12、《安岳石刻:圓覺洞》</p><p class="ql-block">重慶潼南與四川安岳相鄰,從潼南崇龕出發(fā)只需30分鐘車程就可到安岳。</p><p class="ql-block">因母舅在那個不堪回首年代在安岳的悲慘遭遇,安岳于我是個不愿提及的傷心之地。故安岳雖距離重慶很近,但我一直不愿觸及。而這次到安岳的唯一目的,就是來看心心念念許久的安岳石刻。</p><p class="ql-block">看石刻究竟看什么?我很贊同一位老師所講:石刻觀賞點就在于美、殘和理三字。美,無關(guān)其他,就是美,是原始質(zhì)樸和天真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殘,是經(jīng)歷戰(zhàn)亂紛爭、自然和人為損害而遺留下的文明的印記;理,是石刻背后的佛理、經(jīng)變故事還有儒釋道三教乃至宇宙間的真理。以上三點美美與共。</p><p class="ql-block">與其它地方的石刻石窟不同,安岳石刻景點非常分散,遍布縣域四鄉(xiāng)。若不自駕很難走全。這次我分別去了有代表性的一洞、一寨、一寺、一院四處景點。</p><p class="ql-block">圓覺洞應(yīng)該算是安岳石刻的象征和標(biāo)志,且離縣城最近。所以外地游客到安岳大多先到圓覺洞。</p><p class="ql-block">圓覺洞石刻造像群始于唐代,盛于五代及宋。此處因有宋代開鑿的石窟雕刻十二圓覺而得名。2006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圓覺洞石刻造像精雕細琢,技藝精湛高超,造型典雅俊美,展示了公元8~12世紀佛教和道教信仰極盛時期石刻藝術(shù)的風(fēng)采,是中國石刻藝術(shù)唐宋時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佛教文化、藝術(shù)從神秘化走向世俗化、民族化的歷史見證。圓覺洞石刻極具觀賞價值!</p> <p class="ql-block">《初逢圓覺洞》(視頻)</p> <p class="ql-block">13、《安岳石刻:千佛寨》</p><p class="ql-block">千佛寨,顧名思義:一是指這里的佛像眾多,二是說這里原本有一座山寨。</p><p class="ql-block">在千佛寨這座聞名遐邇佛教圣地的崖壁上,密密麻麻地雕刻著3000余尊摩崖佛像造型,十分蔚為壯觀。所以千佛寨早在2006年就被國務(wù)院列為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然而,盡管擁有如此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由于地理位置偏遠且景點分散,千佛寨在過去并未受到廣泛關(guān)注。</p><p class="ql-block">隨著《黑神話:悟空》游戲的問世,千佛寨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游戲中的多個場景,如蜘蛛精的居所、莊嚴的佛像等,均取材于千佛寨的石刻造像。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在數(shù)字化技術(shù)的精心打造下,在游戲中煥發(fā)出了新的光彩。</p><p class="ql-block">游戲的傳播使千佛寨迅速走紅,《黑神話:悟空》不僅為千佛寨帶來了人氣,更為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了新的思路。</p><p class="ql-block">在千佛寨眾多佛像中,以下兩龕窟在同期安岳石窟中同屬精品:一是圖4的第96窟藥師經(jīng)變圖(唐 宋);另一是圖6的第08窟西方三圣(唐 宋)。</p> <p class="ql-block">14、《安岳石刻:木門寺》</p><p class="ql-block">木門寺,位于安岳縣臥佛鎮(zhèn)木門村,距離縣城二十多公里。從安岳城區(qū)出來走臥佛大道其路況奇好,最后拐入約3公里村道,路面雖平整但很狹窄,會車時比較困難。</p><p class="ql-block">木門寺是臨濟宗禪院,始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寺內(nèi)最知名的建筑是以無際禪師塔為中心的亭內(nèi)修塔、亭外建殿的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明正統(tǒng)十一年(1446年),無際禪師圓寂于北京,明英宗命大臣祭奠,派人運送遺體回原籍安岳,安葬在木門寺無際禪師塔內(nèi)。后又在塔外修建無際禪師亭及祖師殿,這組建筑也就是目前寺內(nèi)保存下來的最重要的建筑。</p><p class="ql-block">木門寺原寺建有七重大殿,現(xiàn)僅存大雄寶殿和祖師殿。單從建筑藝術(shù)上說木門寺,就在于該寺除兩扇門為木制外,其余結(jié)構(gòu)皆為石仿木制成,故名木門寺。</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與安岳其它景點主要是看石刻藝術(shù)不同,木門寺的神奇之處并不在石刻,也不是看其木門,而在觀賞其石仿木。</p><p class="ql-block">圍繞木門寺轉(zhuǎn)一圈參觀看到,寺內(nèi)那些修建的塔、亭、殿上的石頭建筑,經(jīng)古代巴蜀匠人之手精雕細琢做出來的產(chǎn)品形狀和效果,完全看不出來是石做的,其以假亂真的程度與木器無二,讓人嘆為觀止,不免令后人欽佩和拜服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手藝。</p> <p class="ql-block">《木門寺訪古》(視頻)</p> <p class="ql-block">15、《安岳石刻:臥佛院》</p><p class="ql-block">臥佛院景區(qū)是安岳最北的石刻景區(qū),距離縣城大約25公里左右。臥佛院也是安岳所有景點中最早(第三批)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景區(qū)。</p><p class="ql-block">臥佛院始建于盛唐開元年間(最早題記為公元723年)。歷經(jīng)唐、五代、宋代的持續(xù)開鑿,達到鼎盛,后因戰(zhàn)亂逐漸沉寂。如今,這里仍留存了龕窟142個,摩崖造像1613尊、石刻經(jīng)文15窟,是研究唐宋宗教、書法、藝術(shù)的“活化石”。臥佛院擁有我國最大的唐代左側(cè)臥佛,也是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全身臥佛像。</p><p class="ql-block">看完臥佛院就意味著,這次安岳石刻(一洞、一寨、一寺、一院)之行到此結(jié)束。</p> <p class="ql-block">《臥佛院探幽》(視頻)</p> <p class="ql-block">16、《閑言碎語說安岳》</p><p class="ql-block">前面說到,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四川安岳。我們的車剛下高速路口,只見路旁一行大字介紹安岳的兩大特色:“中國石刻之鄉(xiāng)和中國檸檬之鄉(xiāng)”。</p><p class="ql-block">確實,安岳有石刻且歷史悠久,數(shù)量還不少。但遺憾的是,它的知名度和檔次卻都不如隔壁的重慶大足石刻。據(jù)史料記載,安岳石刻歷史比大足石刻要早上百年。畢竟大足寶鼎與敦煌莫高、洛陽龍門和大同云岡同列中國四大石刻,更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所以安岳石刻一直以來只能屈居大足之后以低調(diào)示人。</p><p class="ql-block">不過,安岳盛產(chǎn)檸檬,稱為檸檬之鄉(xiāng)還是名副其實的。為了提高安岳自身的地位和價值,于是封了一個“檸都“的名號。想在檸檬上找到一種“首都”的感覺。我覺得“之鄉(xiāng)”可以,稱“都”則大可不必。總給人一種自吹自擂的感覺。因我自身胃酸過多,對檸檬之類的酸物敬而遠之,所以到安岳就沒買檸檬,也不知道這檸檬配不配得上“檸都”的稱號。</p><p class="ql-block">就我個人而言,喜歡安岳石刻的程度遠超安岳檸檬。希望安岳加強對石刻文化的保護和宣傳,進一步搞好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和完善配套設(shè)施,相信安岳石刻藝術(shù)定會發(fā)揚光大,熠熠生輝。</p><p class="ql-block">這次專程到安岳來看石刻,走了縣城附近和北邊的幾個石刻景點,但是南面的那幾個重要景點:華嚴洞、毗盧洞、茗山寺等,還沒來得及去,就因家事匆匆返回重慶了。所以,這次安岳之行只能說是完成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只能留待以后再找機會來完成吧。</p><p class="ql-block">本系列完,謝謝觀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乐县| 科技| 宿州市| 九龙县| 丹巴县| 阳城县| 汉阴县| 荣昌县| 西平县| 西峡县| 乌兰浩特市| 方山县| 建水县| 定州市| 张家界市| 嘉祥县| 建瓯市| 平遥县| 清流县| 雅江县| 林芝县| 特克斯县| 延安市| 安图县| 呼伦贝尔市| 璧山县| 涪陵区| 台北市| 抚顺市| 南昌市| 页游| 海南省| 甘孜| 临猗县| 山西省| 祁门县| 郑州市| 五家渠市| 怀安县| 和硕县| 阿拉善盟|